
尊敬的各位知青戰(zhàn)友、各位來賓代表:
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和喜悅的心情,歡聚在占城果園陸井工區(qū)這片曾經(jīng)揮灑青春汗水的熱土上,共同紀念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五十年前,一九七五年七月的夏天,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來自江蘇省運河中學、邳縣各中學的你們,響應祖國的號召,帶著理想與信念,踏上這片土地,開始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旅程。今天,我們再次相聚,不僅是為了追憶往昔,更是為了致敬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致敬我們共同的青春!
一、致敬青春:那段熱血沸騰的歲月
五十年前的今天,你們還是十幾、二十歲的少年,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也帶著一絲懵懂與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占城果園陸井工區(qū)。那時的你們,或許還不完全明白“上山下鄉(xiāng)”背后的深刻意義,但你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奉獻。
在這里,你們剪過果樹,施過肥料,看過蘋果園,摘過沉甸甸的果實;你們修過路,挖過河,種過苕子,喂過豬;你們在凜冽的寒風中修剪枝條,在炎炎烈日下裝運蘋果,在泥濘的田間辛勤勞作……你們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那個時代賦予的重任。
那時的生活艱苦嗎?當然艱苦!但你們沒有退縮,而是以樂觀的精神、堅韌的意志,書寫了一代人的傳奇。你們是那個時代的英雄,是激情歲月的見證者,更是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中堅力量!涌現(xiàn)出向張敏、李海峰、吳三勝、蒲瑞生、王秋霞、謝光亞、單超、陳洪、陳鵬、胡振祥、等先進知識青年。他們不同程度受到邳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全國婦聯(lián)的表彰。

二、回望歷程:汗水澆灌的成長之路
在占城果園的歲月里,你們不僅學會了勞動技能,更在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中,懂得了生活的真諦。你們從城市里的學生,變成了能吃苦、能戰(zhàn)斗的勞動者。
還記得嗎?春天,你們跟著園圃老工人學習剪枝,小心翼翼地呵護每一棵果樹,夏天,你們頂著酷暑施肥、除草,汗水浸透了衣衫,秋天,你們爬上高高的果樹摘蘋果,歡聲笑語回蕩在果園里;冬天,你們冒著刺骨的寒風挖河修路,手腳凍得通紅卻依然堅持……
這些場景,仿佛就在昨天。正是這些點點滴滴,塑造了你們堅韌不拔的性格,也讓你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迅速成長。你們不僅為果園的建設(shè)貢獻了力量,更在勞動中收獲了友誼、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擔當。

三、知青精神:永不褪色的時代豐碑
知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你們用青春和熱血,鑄就了“知青精神”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樂觀向上、永不言棄。這種精神,不僅屬于那個年代,更屬于今天的我們,屬于未來的每一代人。
你們在占城果園的經(jīng)歷,是共和國歷史的一部分,是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重要篇章。你們用實際行動證明:青春的價值,不在于享受,而在于奮斗;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
今天,當我們回望那段歲月,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艱辛,更是輝煌,不僅是汗水,更是榮耀。你們是那個時代的脊梁,是共和國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五十年后再聚首:情誼依舊,初心不改
五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青蔥少年,如今已是白發(fā)蒼蒼,當年的熱血青年,如今已步入人生的金秋。但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那段共同的記憶,那份深厚的情誼,始終未曾改變。
今天,我們重返故地,漫步在曾經(jīng)勞作過的果園,撫摸那些熟悉的樹木,仿佛還能聽到當年的歡聲笑語,還能感受到青春的脈搏在跳動。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載著你們的青春故事;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你們的足跡。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們聚在這里,不僅是為了懷念過去,更是為了珍惜當下,展望未來。愿我們永遠銘記那段歲月,永遠保持那顆年輕的心,永遠做時代的追夢人!
五、感恩與祝福:愿歲月靜好,情誼長存
最后,讓我們以最誠摯的感恩之心,感謝這片土地,感謝那個時代,感謝所有曾經(jīng)并肩奮斗的戰(zhàn)友們。正是因為有了你們,占城果園的歷史才如此精彩;正是因為有了那段歲月,我們的人生才如此豐盈。
在此,我謹代表占城果園陸井工區(qū),向所有曾經(jīng)在這里奉獻青春的知青朋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晚年安康!愿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愿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永遠銘刻在心!
謝謝大家光臨!占城果園路井工區(qū)就是你們的第二故鄉(xiāng),歡迎你們在退休后帶著兒孫經(jīng)常到我們這里走走,看看。這里就是家的感覺,這里就是桃花盛開的村莊。
謝謝大家光臨第二故鄉(xiāng)
2025、5、10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