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重要盟友,然而特朗普政府推出的關稅政策并未給予日本“特殊待遇”,這也招致了日本的強烈反對。盡管雙方已進行了兩輪談判,但尚未達成共識。專家表示,美日已經進行了兩輪談判,在談判中日本提出關稅豁免的要求,而美國拒絕。這說明不僅僅在談判桌上,美國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優(yōu)勢,要進一步提高要價達到目標,反映出的實質更是美國借關稅談判為名,行勒索和脅迫之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豆(資料圖)

在4月中旬,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曾前往白宮,與特朗普以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等人進行磋商。隨后就有日媒爆料,在這一輪談判中日本提出了一些貿易舉措,包括增加進口美國大豆和大米。就在前兩天,又有日媒傳出類似消息,稱日本政府考慮針對性地購買更多美國大豆,幫助抵消中國反制措施對美豆出口的影響。雖然還不清楚美日在這個問題上談得到底怎么樣,但如果日本愿意買單,無疑將緩解美豆出口的燃眉之急。

從美日的第一輪談判情形來看,光是多進口一點美國的大豆和玉米,壓根滿足不了特朗普的胃口,特朗普提出的條件包括,希望將對日貿易逆差縮減至零,還強硬要求日本擴大進口美國車,美國牛肉、大米、水產品、馬鈴薯等農產品,以及要求日本取消關稅以外的限制。在美日第一輪貿易談判結束后,石破茂還特別強調了保護日本農業(yè)的重要性,排除了通過降低對農產品的保護、犧牲農民利益的方式與美國達成協(xié)議的可能性,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日本農協(xié)的施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石破茂(資料圖)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東京聽取美日關稅第二輪談判的簡報后,對記者表示“美日沒有找到共同點”;同日下午,他在接受日本電視臺獨家專訪時再次強調,在與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談判中,日本“絕對不會接受對汽車加征關稅”,“絕對不會讓日本的就業(yè)受到影響”。

美日關稅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雖然特朗普宣布了對于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對等關稅”90天的暫緩,不過截至目前,日本仍要面對特朗普設定的10%的基準關稅、25%的汽車和鋼鋁產品關稅。

專家指出,石破茂政府眼下內外承壓。外部方面,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會對日本對美出口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內部方面,日本國內的反對黨以及黨內反對派可能會以石破茂政府執(zhí)政無能及對美協(xié)調不力等為借口施壓,其執(zhí)政壓力將進一步增大。有分析認為,汽車行業(yè)是日本一個重要的就業(yè)領域,從業(yè)人數(shù)占到日本就業(yè)總人口的約8%,這對于日本政府執(zhí)政來說非常關鍵。如果一味妥協(xié)退讓,會造成國內激烈的震蕩,會直接影響到自民黨的執(zhí)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當然,日本在對美貿易問題上態(tài)度強硬的底氣,還來自他們掌握的可“致死”美元霸權的王牌。日本財務大臣日前曾隔空提醒特朗普,他們手里掌握有上萬億的美債,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拿上桌面當對美談判的籌碼。日本突然來這么一招,估計把美國打個措手不及。畢竟,在美債因美元信用暴跌而遭遇拋售潮的背景下,一旦日本打出這張王牌,對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按照美媒的說法就是“核選項”,其破壞力之大就可想而知。

關稅戰(zhàn)打到今天,真正著急的人是美國。否則它也不會天天對外放消息,說談判的國家很多,馬上就有協(xié)議。特朗普經常出爾反爾,誰能保證美國拿到好處后,不會轉身就反悔呢?當然,日本不敢明牌得罪美國。據(jù)日媒報道,日本現(xiàn)在更多是拖延,一邊和美國談,但一邊啥也不和美國談成。這某種程度上,已經給美國上壓力了,畢竟是最早接觸的國家,還是最好拿捏的盟友。就這,美國還拿不下來。那后面其他國家怎么選,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