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wǎng)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讓觀眾愛恨交織的《小舍得》剛剛完結(jié),具有相同主題的美劇《養(yǎng)育者》第二季正漸入高潮。
同樣講教育,這部劇卻看得人相當(dāng)舒心。
在豆瓣收獲8.8的高分評價。
有網(wǎng)友評論說:“這是一部讓中國父母和英國父母打通異國文化差異,產(chǎn)生高度靈魂共振的好劇”。
第一季中,夫妻倆還在同兩個七歲以下的娃大戰(zhàn)三百回合。
到了第二季,時間跨度快進了幾年,一躍來到了青春期對撞中年危機的階段,其混亂程度,堪比彗星撞地球。
孩子長大,作為養(yǎng)育者面對的困境不再僅局限于吃喝拉撒睡這類直白露骨的生理問題。
使撫養(yǎng)難度加劇的是,你要對付的不再是嗷嗷待哺的人類幼崽,而是兩個無論是思想意識還是體格都已亟待成長的獨立個體。
“小鬼”,已經(jīng)“成人”了。
迷茫的中年夫妻站在沒有指向標(biāo)的路口,與年輕的“成年人”進行對望與交火。
如何真誠溝通、如何化解焦慮、如何一步步放手,都是沒有前人開辟的未知數(shù)。
終于,在一個失眠的深夜,教育,這個沒有指南的話題,讓這對劇中的“困頓中年”替所有戲外的父母提出深埋心底的無力詰問:
“養(yǎng)兒育女的手冊,到底在哪里?”
1.“最熟悉的陌生人”
Paul和Ally最近很煩惱,從小看到大的孩子怎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內(nèi)向聽話的兒子Luke在步入青春期后開始擁有了自己的秘密。
本以為Luke會恪守承諾去晚托班接妹妹Ava回家,結(jié)果卻收到班級老師詢問的電話,夫妻倆才發(fā)現(xiàn)兒子一直沒有履行職責(zé)。
二人以13歲生日禮物作為要挾威逼Luke,這成功使Luke維持了一段時間“好孩子”人設(shè),但隨即又再次崩盤。
Paul通過手機定位發(fā)現(xiàn)Luke撒謊,盛怒之下把工作同伴丟在談判地點,自己匆匆前去抓包。
一回家便沖著Luke吼道:“沒有禮物!”
Luke卻漠不關(guān)心:“反正我也不想要禮物”。
面對無動于衷的Luke,夫妻的“無能狂怒”仿佛一計打在棉花上的拳頭。家庭鬧劇,只能以互相傷害的狠話收場。
不僅如此,還有莫名其妙的成績下滑。在Luke的家長會上,Ally略帶自豪地向老師說道:“盧克喜歡歷史,他一直都是?!?/font>
聽到老師說:“盧克現(xiàn)在是等級4,換算成評分是C“后,Ally還欣慰地點點頭表示:”那他合格了,這很好啊!“
直到看到老師面露難色:“并不盡然,如果盧克想要在中等教育普通證書考試中選歷史,那他現(xiàn)在恐怕還有些困難?!?/p>
才反應(yīng)過來,原來自己的兒子成績很不理想。
成績差還能補習(xí),擊垮夫妻倆最后一根信任稻草的是:Luke學(xué)會了抽煙和撒謊,標(biāo)準(zhǔn)的青少年惡習(xí)。
令夫妻真正難以接受的是,在乖乖仔兒子的心中,也許早已建立起一個父母禁止入內(nèi)的新世界。
與此同時,小女兒Ava也學(xué)會了隱瞞。
在一次葬禮上,Paul察覺到一直堅持無神論的Ava過于虔誠的禱告不太尋常,于是同她聊起了宗教信仰的問題。
盡管收到了“我不信教”的否定回復(fù),Paul還是隱隱懷疑,于是向妻子Ally求助:“我知道青少年沉默很快就要來了,但我以為我們還有幾年時間。她還是個孩子,而我們還是朋友,我們可以分享一些重要的事?!?/font>
昨天還是無話不說的朋友,今天就是緘口不語的“室友”。
這種突如其來的隔膜和不被信任感,最讓為人父母者感到沮喪和挫敗。
一切過往的親密,仿佛都因青春期的到來而煙消云散。
荷爾蒙、代際溝壑、觀念參差,種種因素裹挾著最終讓他們變成了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2.自顧不暇的困惑中年
與孩子們青春期的麻煩同期而來的,是Paul和ally自身“隨遲但到”的中年危機。
Paul的煩惱來自對過去的執(zhí)念。
他的腦海,總在無數(shù)次閃回曾經(jīng)家庭聚會的歡樂時光:
爸爸負責(zé)去超市采購,孩子和妻子在客廳等待,一切就緒后,一家四口整整齊齊坐在沙發(fā)上,觀看電視里播放的《花樣冰舞》。
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就是最佳配樂。
但睜開雙眼,現(xiàn)實是空蕩的客廳,兒子沉浸在手機游戲中,女兒也對動畫片下出“過于幼稚”的判斷,就連妻子也為工作殫精竭慮。
只有自己孤零零一人,堅信著這份“家庭活動”的重大意義。
“我們是一家人,為什么不能在同一時間看同一個屏幕呢?”
Paul無力且憤怒的疑問,最終消弭在空氣里。四人合體的夢想,最終也只能讓位于“爸爸,舊時代過去了”的事實。
Ally的郁結(jié)則來自伴侶對自己想法的忽略,她因即將絕經(jīng)而導(dǎo)致三胎受孕失敗,與此同時丈夫的精子被醫(yī)生判定為像25歲精壯小伙一樣活躍,“臨死前都可以想懷就懷”。
這種巨大的落差,讓Ally自我懷疑,并深信作為女性的那部分自己儼然已是“空殼”一具了。
在是否搬家這件事上,Paul自顧規(guī)劃著未來的美好生活:離開倫敦,減少經(jīng)濟支出,買一棟夢想的海邊大宅,擁有一個大花園,釋放城市生活帶給自己的所有壓力。
但對于ally來說,倫敦就是她夢想中的居住地,她并不想離開現(xiàn)狀。她討厭這種失控的感覺,但沒有人聽她講話,作為一個妻子,本應(yīng)有著重要話語權(quán)的她逐漸在這個家庭隱身了......
為了自救,Ally對著在女兒跆拳道班剛認識的一位家長傾倒苦水:
來自陌生人的一句善意的“我在聽”,讓瀕臨崩潰的ally突破防線,做出了讓自己都難以置信的“出軌”行為。
直到回到家,她才向Paul坦白:
“我親吻了一個男人?!?/p>
得知“被綠”真相的Paul勃然大怒,他摔門而去。這時對此一無所知的女兒問媽媽:“能不能吃咖喱”,還留在客廳的Ally只能偷偷擦掉眼淚說:“馬上送來?!?/font>
為人父母,甚至沒有為偶發(fā)受挫的愛情流淚的權(quán)利。
繁復(fù)重壓,讓這對中年夫妻日漸疏遠,曾經(jīng)的生活簡單快樂,擠在窄窄的床上,看著屋頂天花板的水漬也能感受豐富的愉悅。
而現(xiàn)在,在經(jīng)歷對生活的一再退讓和“人已中年又能如何”的自我勸服后,兩人全力以赴成為稱職的父母,逐步了結(jié)了作為彼此“愛人”的身份。
3.你的孩子“與你無關(guān)”
那么,“犧牲一切,成為父母”,值得嗎?
其實兩人不止一次想過放棄:
察覺到Luke日漸糟糕的精神狀況,夫妻倆睡前討論是否帶他去醫(yī)院檢查,聊著聊著,Ally就冒出一句:“我們能直接把孩子送領(lǐng)養(yǎng)了,然后去葡萄牙生活嗎?”
Paul拍掌叫好:成交!
但說完這句,便又老父親上身:“我去看看Luke。”
Paul跟著手機導(dǎo)航在公園找到了出逃的luke,他正一個人在湖上劃船,并沒有他平時說的狐朋狗友圍繞左右。
Paul這才意識到兒子并不像自以為的那樣貪玩和叛逆,恰恰相反,他沒有任何朋友,他的內(nèi)心有一塊無人踏足的領(lǐng)域。
父與子坐在一起,像一對真正的成年人那樣討論所有人都要面對的終極問題:孤獨。
因為沖突開始的對話,最終也以一句“我愛你”“我也是”,實現(xiàn)了和解。
同時,持無神論的他也試著理解小女兒Ava的基督教信仰。
在這份信念背后,有著真誠又柔軟的心愿。
哥哥Luke曾罹患重病差一點死去,彼時仍年幼的Ava忘記了很多事,卻唯獨把爺祈禱的樣子記在心底。
而后,Luke奇跡般地度過危機。
盡管Paul解釋說:這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因果,但Ava堅定的眼神,卻讓他動搖了自己心中科學(xué)的“絕對正確”。
一次外出時,父女倆路過一座教堂,Paul甚至主動提議:我們要進去待一會兒嗎?
隨即自我吐槽道:“誰能想到有一天我也會進教堂呢?”
使父母改變的,是愛。但同時,也是對于孩子獨立意識的信任和尊重。
Paul的母親曾經(jīng)告訴過他:“孩子是孩子,你是你,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不能要求他跟你一樣?!?/font>
作為旁觀者,我們都明白沒有人愿意活在一個全然被動的世界,被教養(yǎng)、被安排、被照顧。
可當(dāng)局者迷,真正為人父母之后,總會在所難免地將自己的遺憾和希冀投射在孩子身上,渴望掌控全局,用“天賦父母權(quán)”的那點主動名義成為他人人生的合法“掌控者”。
但生活教會Paul和Ally最重要的一課是:學(xué)會尊重,尊重一個“與己無關(guān)”的生命體。
正如那句:“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該承受和經(jīng)歷的,都有其完整的體驗?!?/p>
換一個角度想,那句得到天下父母共識的調(diào)侃:“孩子是我想掐死的小惡魔”,也許另有解讀。
為人父母看到的那個魔鬼,是否是漸行漸遠的兒女脫離自己形成獨立人格后,父母自身的“心魔”?
劇的名字雖然叫做《養(yǎng)育者》,但第二季它要表述的內(nèi)核在小妹看來已經(jīng)不再是單一的父母立場,而是包裹在“養(yǎng)育者”視角下,父輩與子輩雙向的立體存在。
“被養(yǎng)育者”或許才是第二季隱藏的話語重心。
教育,不是將孩子打造成另一個自我,而是成全一個完整的他人。
cool girl 如王菲仍在學(xué)習(xí)做好家長的路上
如果有一天驚呼自己的孩子變成了陌生人,那也很好。至少他,已經(jīng)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別人”。
回到最初的問題,那本“教育手冊”究竟在哪?
也許,在反省和懷疑自己“是不是好父母”的過程中,養(yǎng)育者們就已經(jīng)在不斷接近那個目標(biāo)了。
想要在第一時間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歡迎關(guān)注我們的公眾號,搜索“槽值”或者“caozhi163”就可以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