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給你三秒鐘時間,說出河南的省會在哪里。

如果你說“鄭州”,那這是標準答案;如果你說“開封”,是你對八朝古都的尊重;如果你的答案是“胖東來”,那你是會生活的……

而如果你的答案是“杭州”,朋友,你是真的懂河南的。

前有“徽京”,后有“豫杭”,不少網友調侃,南京成了安徽的第二省會,杭州則是河南的第二省會。

“可不許說杭州是美食荒漠了,至少這里有河南燴面和正宗胡辣湯呢!”

杭州的河南人密度有多大?

河南人來杭州旅游,感覺跟沒出省一樣。

打上一輛網約車,司機可能是河南人,操一口地道老汴京口音:噫,瞅卓恁是俺嘞老鄉(xiāng)呀。

圖源:微博

來到民宿一看,老板是河南人,熱情地招待你,哎呀,俺這地方可得勁兒。

去餐館吃飯,服務員是河南人,全程用河南話點菜。

連上街邊散步,你都有可能聽到一句熟悉的“wish today”——留言區(qū)的河南老鄉(xiāng)可以解釋一下這句話。

外地游客來杭州,玩了三天,杭州話倒沒學幾句,河南話反正是會了。

實際上,用不著實地感知,光是根據杭州人口數據就能看出杭州的“含豫量”。

2021年,在杭州1220.4萬常住人口中,河南籍的人口總量達到了192.3萬人,占比15.8%,僅比杭州本地籍貫的17.8%,低了2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在杭州大街上遇到的每100個人中,河南人只比杭州土著少2個。

2021年參與杭州新房搖號的人口比例中,河南也是僅次于浙江省,排名第二,占比15%。

圖源:潮新聞

今年5月9日,杭州取消限購后,互聯(lián)網上直接爆出了“河南老板來杭州花2300萬買八套房”的消息,直接登上熱搜。

圖源:微博@錢江晚報

看看,河南人是多想在杭州有個家啊。

同樣直觀地表明“河南人在杭州”的數據,還有增長速度。

在2000年時,杭州市的河南人還不到20萬,占比僅僅5.4%。

而在2019年到2021年,杭州新增河南人就有42.8萬,同時期內,浙江同省內來到杭州人數,才不過13.5萬。

圖源:潮新聞

如今的杭州被稱為“豫杭”,這個詞兒不是瞎說的。

杭州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如今都與河南有著親密互動。

杭州街頭處處能看到“河南燴面”幾個字,胡辣湯店也是數不勝數。

甚至有面館兒,直接就叫豫杭燴面了……

聽說新疆大盤雞也成河南拿手菜了,這個店可謂要素過多/小紅書@Chad查德,已獲授權

建筑業(yè)、各種服務行業(yè)等,也都能夠見到河南人的身影。

他們可能是裝修公司的老板,風里雨里穿梭的外賣員,搖奶茶、打雪糕的奶茶店員,等等等等。

更離譜的是,眾所周知,來自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zhèn)的胡辣湯,是“中華名小吃”“河南十大名吃”。

《舌尖上的中國》曾拍攝過一家胡辣湯店,作為河南美食的代表。

但這家店不在逍遙鎮(zhèn),不在西華縣,甚至不在河南省。

在杭州。

紀錄片中同樣提及,杭州有近一萬名河南籍出租車司機/圖源《舌尖上的中國》

還有一些細節(jié),能佐證河南人對杭州的愛。

比如,有河南人表示,備受好評(擬刪去)的西湖醋魚,和開封的黃河鯉魚,味道相差無二。

那么開封鯉魚這道菜到底好不好吃……

在河南,不少小孩的小名叫作“杭杭”。

如果這是一道閱讀理解,這個名字或許真的表達了起名者美好的愿望,或者思鄉(xiāng)之情。

還有河南人說,走遍全國大小城市,就是對杭州有著說不出的好感,這算不算刻在骨子里?

最有趣的是,連洛陽的井蓋上,都滿滿當當圍了一圈杭州的“杭”字……

圖源/小紅書@晴朗小桔子,已獲授權

噫老鄉(xiāng),你這是弄啥嘞!

照這樣發(fā)展下去,早晚有一天,杭州街頭老友見面打招呼會變成“喝湯某?”

走在西湖邊就能聽到有人說“咦,今兒個西湖的小風咋恁涼嘞”。

其實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見證了河南人和杭州人的友好交流、密切合作了。

還記得《智慧樹》嗎?

紅果果是浙江杭州人,而綠泡泡,是河南洛陽人。

圖源:抖音@主持人耿晨晨(綠泡泡)

從現(xiàn)實氛圍到統(tǒng)計數字,杭州的河南人含量,毋庸置疑。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河南人偏愛杭州?

作家劉震云在發(fā)布作品《一日三秋》后,曾接受浙江媒體的采訪。這本書寫的是自己的老家,河南延津的事情。

他說延津就在開封的旁邊,曾經的北宋汴京相當于延津的郊區(qū)。因此,帶有一種“老汴京”的情愫,他一直將杭州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

從河南到杭州,這場跨越兩個地域的“迷戀”,打從宋代開始便結下了緣分。

南宋林升所寫的《題臨安邸》中就有寫:“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闭f的是宋室南遷后的的歌舞升平、紙醉金迷。

曾有杭州網友說,自己的祖輩就是跟著宋高宗趙構,從河南遷居過來的。

宋高宗趙構

別說,這還真有可能。

當年,宋高宗在紹興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于臨安(今浙江杭州),建炎南渡完成。隨著宋王室一起移居杭州的,就有大批河南一帶的移民。

復旦大學的研究顯示,移民中的76%來自河南,所以說不少杭州人身上,真的流著中原血脈。

當時,杭州本地人口只有7萬人左右,而遷來的河南移民,足足有18.9萬戶,數量很快便數倍于當地的土著,杭州成為了一座移民城市。

在今天的杭州文化中,我們還能夠看到一些歷史上的河南老鄉(xiāng),留下的痕跡。

比如杭幫菜中就蘊含了許多中原元素,成為一種移民菜系。

有人說,河南燴面和杭州片川極為相似;有人說,河南人吃鯉魚而浙江人不吃,唯有杭州人例外;還有人說,白蛇傳原型是河南,又被移植到了杭州……

圖源:抖音評論區(qū)

拋開歷史淵源,如今真正拉近河南與杭州關系的事件,是外出打工、謀生、發(fā)展的熱潮。

在今年的《歌手》節(jié)目中,海來阿木曾演唱過一首老歌《流浪》。它的背景是中國第一代“流浪”群體,農民工背井離鄉(xiāng)、外出打工。

河南也不例外。地處中原地區(qū),距離他們最近的發(fā)達城市,便是江浙滬一帶。

典型代表是出租車行業(yè)——上世紀九十年代,大批河南人抱掙錢養(yǎng)家的希望,來杭開起了出租車,逐漸成為“的哥的姐”中的主力。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胡辣湯店,起初就是方便出租車司機才開的 / 圖源:微博@1818黃金眼

2015年河南省《周口日報》報道,杭州從事出租車行業(yè)的兩萬多人員中,河南籍約占60%。

這成為現(xiàn)代意義上,第一批流向杭州的河南人。

隨著人口遷移愈加頻繁,加上杭州城市發(fā)展所產生的自身吸引力,河南人選擇杭州,既是一種歷史慣性,又是擇良木而棲。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河南人的選擇其實不止杭州,數據顯示,近10年內,河南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之間的差距在持續(xù)擴大。

即大批河南戶籍的人,并未常住在河南,而是流向外省/圖源:城市進化論

到2021年,兩者之間的差距達到1649.74萬人,同年,海南省的常住人口有1020.46萬人。

算下來,河南向外流出了超過1.5個海南人口。

除了杭州,河南人還去哪了?

根據河南省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到2020年,河南人口數量達到了頂峰,為9941.2萬人。

自此之后,河南人口連年下降,到2023年末為9815萬人。

有網友在社交網絡發(fā)問,在河南哪里發(fā)展更好?

熱評回復是:你看我們頂著著四面八方的IP,不就知道了嗎?

甚至還有人說,河南人的唯一使命就是走出河南。

雖然辛酸無奈,但人口大量外流是河南不爭的事實/圖源抖音評論區(qū)

人口流出的直接原因,是經濟,或者說是發(fā)展。

在經濟發(fā)展領域,河南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是在全國經濟總量的排名中,被四川省超越,退居第六位。

圖源/第一財經

根據河南中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院長喻新安發(fā)表在第一財經的文章:

2019年,浙江GDP 62352億元,同比增長6.8%;河南GDP 54259億元,同比增長7.0%,總量比浙江少8093億元。

2023年,浙江GDP 82553億元,比上年增長6%;河南GDP 59132.39億元,增速為4.1%。

河南與浙江的總量差距,擴大到了23421億元,增加了2.89倍。

另一個對照組,是取代河南,成為經濟大省第五位的四川。

2019年,四川GDP 46616億元,比上年增長7.5%,在經濟總量上,比河南少7643億元。

2023年,四川GDP 60132.9億元,同比增長6.0%,經濟總量反超河南,多出1005.1億元。

這幾乎成了河南經濟現(xiàn)狀最明顯的寫照。

作為傳統(tǒng)的經濟大省,河南優(yōu)勢突出。“中原糧倉”之名名不虛傳,河南占據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占全國1/10的糧食。

其中,小麥產量占全國1/4,畜牧業(yè)產值占全國1/10,均居全國第一。

河南信陽有淮河穿流而過,淮南開水田,淮北種小麥,是河南豐富農業(yè)資源的縮影/圖源:CCTV13

但這也是如今限制它發(fā)展的地方——

產業(yè)結構過于單一,缺乏騰籠換鳥的能力與契機,這讓它逐漸顯得后勁不足。

守住耕地紅線,將近一半土地不能開發(fā),這限制了它的發(fā)展。

加上“山河四省”的人口教育資源比例失衡等原因,人口遷出的趨勢,幾乎是必然。

圖源:抖音評論區(qū)

河南是全國凈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人因此被稱為中國的“吉普賽人”,寓意出外四處謀生。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河南去往廣東的人口數量最多,達到了277.36萬人,其次則是浙江、江蘇,都超過了200萬人。

但你可能沒想到的是,在排名前幾位的河南人去向中,除了東部發(fā)達沿海省份外,新疆竟然也占據了一席。

圖源/城市進化論

有73萬之多的河南人,長途西行,入疆發(fā)展。

前往新疆淘金的原因,也與河南自身產業(yè)特點有關。

新疆盛產棉花、大棗、哈密瓜等,這些種植行業(yè)都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yè),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同時,河南人也可以承包新疆土地,發(fā)展優(yōu)質農業(yè)。

“一招鮮,吃遍天”,靠著自己勤勞樸實、踏實本分的特質,無論去往哪里,河南人都能四處生根,在所在地好好生活。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杭州人調侃“杭州,是河南人的第二故鄉(xiāng)”,但也不乏杭州人表示:

既然都是自己人,那河南啥時候才能在杭州,開一家胖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