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成年人的世界,告別不需要有儀式感,因為誰都明白回不到過去了?!?/p>
這話對感情適用,對其他亦是。
最近美妝界又一條讓人唏噓的消息:法國美妝品牌歐舒丹,宣布正式從港交所退市,結束了其14年的上市歷程。
至退市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歐舒丹總市值約497.7億港元(約453億元人民幣)。
對于這些龐大的數(shù)字,普通消費者往往沒太大概念,但要提起“護手霜中的愛馬仕”,或許能勾起一些回憶:
“一兩百的價格不算貴,但對于護手霜來說又是天花板,當年不知用那款乳木果護手霜水過多少次伴手禮?!?/p>
圖源:歐舒丹官網
風光時,它曾占領各大中高端商場的一層黃金位置,明黃色的店面放在海藍之謎、雅詩蘭黛之間都顯得格外亮眼。
圖源:微博 @普羅旺斯歐舒丹
但那是從前的事了,盡管對于醞釀“私有化”已久的歐舒丹而言,走到這一步并不太讓人意外。
但在許多人心中,和那些逐漸被遺忘的美妝“前輩”一樣,關于它的最新劃分,已經是“又一滴時代的眼淚”。
毫無疑問,歐舒丹一開始落腳中國市場,就是沖著北上廣來的。
2005年,歐舒丹在上海頂級商圈南京西路附近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將其在亞洲市場的重心從日本轉至中國。
“根植于薰衣草的故鄉(xiāng)普羅旺斯,創(chuàng)始人立志發(fā)揚家鄉(xiāng)傳統(tǒng),漂洋過海帶來法國南部的芳香,提取自乳木果、馬鞭草、科西嘉臘菊等天然植物?!?/p>
每一樣描述,似乎都讓這款百元一支的護手霜看起來物有所值。
在那個消費升級、品牌意識剛剛覺醒的年代,歐舒丹的精美話術屢試不爽/圖源:歐舒丹官網
獨特的香味和顏料管狀的包裝,更是它提升產品辨識度的兩大法寶。
回想那些年的歐舒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很多高級酒店才能配備的歐舒丹套裝,和標志性的薰衣草與馬鞭草香味。
巴黎名媛風也好,貴婦公主路線也罷,強調浪漫、幸福、溫暖的歐舒丹,在那幾年拿捏了女性消費者的心。
一個品牌能殺出重圍,定位有了,銷售定價策略也不能缺。
很長一段時間內,在銷售額分布于60元以下市場、20~40元價格帶銷售額占比最高的護手霜市場,歐舒丹的高溢價就是制勝法寶。
圖源:小紅書
一如無數(shù)網上流傳的那句送禮物訣竅:要選小品類里價值最高的,而不送大品類里價值普通的。
“這句話當然不僅適用于送人禮物,也適用于裝點自己?!?/p>
在網友總結中,類似的東西如:香奈兒的口紅,LV的巧克力,還有歐舒丹的護手霜。
這種“換個角度秒變高性價比”的巧妙定位,讓歐舒丹在婦女節(jié)、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跨年夜等節(jié)點都一路躺贏。
一度成為精致女孩們包包里的必備單品,個中精髓便在于“不經意地掏出”。
在護手霜禮盒品類,歐舒丹的熱度依然領先
“護手霜之王”的名號,為歐舒丹賺來了不俗流量;整體偏向高端的定位,也讓它并無什么強勁對手。
僅僅5年后,歐舒丹集團便在香港聯(lián)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港上市的法國企業(yè)。
上市后的十二年內,歐舒丹一路踩到準時機,高光不斷。
2014年首次“觸網”入駐天貓,僅3天就賣出線下門店一個月的銷量,2017年簽下鹿晗后又銷量暴漲。
雖然幾個月后“一鹿彤行”戀情就官宣了,但對歐舒丹也并沒造成太大沖擊,之后歐舒丹將宣傳話術做了改動“不能擁有男神,但可以追求同款”
到2018年時,該公司在全球已經擁有4840個實體銷售網點,年交易額13億歐元。
雖然在規(guī)模上尚不及一家區(qū)域型的中等零售企業(yè),但它的銷售毛利率達83%,年度經營利潤達10%。
在日本和中國市場,歐舒丹都成績不俗。2021財年,中國市場甚至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舒丹最大單一市場。
歐舒丹早期線下門店
這些年,眼見著周遭品牌來來去去,生命周期一個比一個短暫,再回看歐舒丹在中國輝煌的十多年,實屬難得。
只不過,透過這些高光時刻,其實也不難發(fā)現(xiàn),歐舒丹的潛在危機始終沒被解決。
最明顯的問題,是其出圈產品單一;且事實上,人們對手部意識的投資意愿始終較弱。
歐舒丹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試圖豐富品類,加快收購擴張步伐,一路“買買買”。
但可惜,收購半生,歸來仍還是一只護手霜打天下。
先后將英國奢侈護膚品牌ELEMIS、北美高端身體護理品牌Sol de Janeiro、澳大利亞奢侈功效護膚品牌Grown Alchemist、意大利香氛品牌Dr. Vranjes Firenze等都攬到麾下,意圖將歐舒丹全面打造成高端美容品牌。
另外,市場在不斷進化,歐舒丹早些年的主打賣點“純天然”,已逐漸淪為護膚品牌爛大街的宣傳語。
高仿品頻出,身陷維權打假風波;門店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密度大等問題也逐漸顯露。
2012年左右,歐舒丹便已經開始在官微“打假”
性價比更是硬傷,直播電商崛起后的數(shù)年,消費者不再熱衷集郵式購買美妝產品,對海外大牌也逐漸祛魅。
“成分黨”們不再輕易被幾句看似高端的說明打動,更不會為某個代購推銷、某個明星代言沖動消費。
而最致命的一擊,還是消費升級熱潮逐漸遠去,比起“有錢難買我喜歡”,人們開始關注性價比、長期主義。
在夾縫中難逃“高不成低不就”尷尬處境的歐舒丹,迫切需要轉型。
回看歐舒丹近兩年的動態(tài),會發(fā)現(xiàn)它的退市并不突然。
今年1月4日,歐舒丹還在宣布收購意大利奢華家居香氛品牌Dr. Vranjes Firenze。
距離僅4天后,便發(fā)布了關于集團內部領導結構調整“換帥”公告。
圖源:藍鯨財經
4月初,歐舒丹宣布以2835.28萬歐元(約人民幣2.2億元)出售旗下澳洲護膚品牌Grown Alchemist。
同月,又在港交所發(fā)布公告稱“暫時停牌”,并在月底正式宣布私有化方案。
收購、換帥、拋售、私有化等重大變動頻出,似乎都可窺見歐舒丹正在步入動蕩期。
圖源:歐舒丹微博
聚焦到中國市場,坊間對于歐舒丹未來的猜測,也是眾說紛紜。
2023財年,歐舒丹中國市場銷售占比遭遇近十年來首次下滑,降至14%;2024財年中期,這個比重繼續(xù)降至12.9%。
這樣的結果,不能說是歐舒丹不努力。
今年上半年,其市場營銷投入顯著提高了4.4%,占營收比為22.2%。
增加的過半預算,主要用于主品牌在中國的營銷活動,可見其焦慮,但依然難擋頹勢。
歐舒丹在請明星代言上也投入不菲
面對中國市場銷售額持續(xù)下滑,歐舒丹開始意識到不能僅靠一二線城市撐起營收。
當大城市的中產們逐漸不再踏足時,歐舒丹開始計劃尋找下一個救世主。
打工人漂不動時,會想逃回老家;品牌在中高端市場卷不動時,目光也自然會轉移。
于是這一次,歐舒丹和星巴克、Lululemon等“過氣中產品牌”一樣,盯上了“縣城貴婦”們的錢包。
圖源:新京報
做出類似選擇的,歐舒丹不是第一個,背后的原因也不那么難以理解。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三線以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70%。
全國300個地級市,2800個縣城,4萬余個鄉(xiāng)鎮(zhèn)和66萬個村莊,約10億人口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藍海市場——人們常說的“下沉市場”。
圖源:微博話題
在最新的互聯(lián)網語境中,也總少不了關于“縣城貴婦”的傳說。
“工作不忙,有錢有閑,不用太遭生活的苦,日常消費能和大城市無縫對接?!?/p>
這對“有點貴,又不算太貴;有點高級,又不特別高級”的歐舒丹,似乎不能更合適。
落水時,看到稻草就想抓——普通人會如此,身價百億的上市公司也會。
在2024財年中期業(yè)績發(fā)布后的電話會議上,歐舒丹方面表示,將在中國三四線城市開設10間~15間全新門店。
目前歐舒丹的超250家門店中,諸如麗水、諸暨、上虞、泰州、青海、臨沂、新鄉(xiāng)等地區(qū),也都有拓展。
一邊進縣城,一邊私有化,“護手霜霸主”籠絡“小城貴婦”,一度成為行業(yè)熱門話題。
只不過,在品牌已經成立的近50個年頭后,歐舒丹還能跟上新一輪節(jié)奏嗎?
“從普羅旺斯,到河南新鄉(xiāng)”,雖然歐舒丹曾無數(shù)次貢獻送禮靈感,但新的問題也來了:
多年來,歐舒丹在其主攻的一二線城市有過氣嫌疑,在三四線城市卻還沒有混個臉熟。
處境不溫不火,品牌知名度有,但也不多。
眼見“護手霜中的愛馬仕”title不再行得通,歐舒丹曾嘗試推過其他單品。
比如緊跟審美潮流的“高顱頂”洗發(fā)水、與頭部帶貨主播合作推廣過的精油面霜、身體乳系列的禮盒……
可惜仍是銷量慘淡,除了護手霜,歐舒丹好像再也沒能打造出第二個出圈爆品。
畢竟門店的最近一次火爆,是教師節(jié)時排隊領取免費的護手霜禮盒,還附帶兩份洗護發(fā)小樣/圖源:小紅書@小洋老師愛生活,已獲授權
當然,時移事易,“再難抓住消費者的心”的困境,不只歐舒丹有。
近年來,在美妝護膚產品領域,黯然離場的昔日大牌不在少數(shù)。
美寶蓮、露華濃、雪花秀、春雨、伊麗莎白雅頓、貝玲妃、水芝澳、可伶可俐……
圖源:微博話題
如今這些同行,要么早已被大眾遺忘,要么放棄了中國市場,慢慢淡出消費者視野。
人們似乎早已經習慣了告別,以至于遺憾和震撼都開始沒有太多,只想淡淡地問一句:
“所以,現(xiàn)在去買有折扣嗎?”
從前擔心你“別停產”,現(xiàn)在更想知道“所以,打折嗎”
一邊是人們的消費習慣趨于理性,更具性價比的競品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xiàn);
一邊是新興品牌戳準年輕人痛點,迅速占領直播電商等新興渠道。
多重擠壓下,留給昔日大牌的生存空間也不多了;哪怕降價,恐怕吸引力依然有限,只能黯然轉場。
何況如今,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越發(fā)個性化和多元,對“美”的產品追求亦是。
在一二線城市,它們漸漸失去了先鋒和潮流的標簽,與個人身份象征幾乎無關,一句“國際大牌”就能暢通無阻的年代早就過去。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商場都快失去年輕人了,商場一層的歐舒丹門店再耀眼,也不過是余暉罷了。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退市,是為了更靈活地放手一搏也好,是審時度勢之后的重心轉移也罷。
眼前在縣城這塊新的必爭之地上,歐舒丹必須得拿出點真東西來,才能有立足之地。
下沉不是萬能的解藥,離開互聯(lián)網的調侃,下沉市場也有它的復雜生態(tài)和多元選擇。
就像有人評價扎堆縣城現(xiàn)象:北上廣受挫后,試圖投身縣城降維打擊,未嘗不是一種傲慢與偏見。
至少對于品牌們而言,解決問題的關鍵,從來不應是如何把舊東西賣給新消費者。
而是從一開始就想清楚,消費者需要什么,以及自己到底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