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wǎng)2025年4月22日訊(記者 張佩君)4月21日晚,南方科技大學聯(lián)合新閱閱讀成長社群舉辦“用閱讀點亮生命”閱讀推廣公益活動。此次活動吸引幾百名大學生、教師、家長及文化界人士參與,以跨界對話、沉浸式體驗為核心,旨在探索閱讀對個體成長與城市文化的深層意義。

故事與對話:跨越界限的閱讀力量

“年閱百本,百煉成鋼”,活動邀請新閱閱讀成長社群創(chuàng)始人郭琳靜Grace以“那些被閱讀點亮的生命旅程”為主題發(fā)表演講,從自動化工程編程師到閱讀推廣演講者,郭琳靜Grace以成長時間為線索,講述自己從不愛閱讀到挑戰(zhàn)年閱百本的經(jīng)歷,她認為,讀書的意義是當我們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想法和情緒被作者看見了,我們就有了信念和支撐,生活便有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隨后,三位來自不同領(lǐng)域的嘉賓登臺,講述他們與閱讀相遇、被閱讀改變、再通過閱讀點亮他人的真實故事。

“我們往往只會忘記被灌輸?shù)臇|西,而不會忘記自己主動學習的知識。”從中學被迫退學到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導師,來自金融行業(yè)的徐耀權(quán)以自身經(jīng)歷鼓勵大家主動在滿懷科學魅力的書籍中體驗生活魅力。

12歲意外殘疾的張家瑞,在漆黑封閉的小屋中被《我與地壇》的文字溫度擊中,“史鐵生的身體如此痛苦,靈魂卻如此充盈”,找到信心和勇氣的張家瑞開始閱讀、學習、寫作,并出版書籍,到最終站在臺上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他認為,“是閱讀,讓我從自卑走向勇敢?!?/p>
南方科技大學教授陳勁松以“寫作與交流”為題,探討理工科大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從《活著》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入手,陳教授鼓勵學生“在面對人生的挫折時,要從閱讀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讀書不是為了讀書,而是為了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p>
從人生困境到精神覺醒,嘉賓的真實感受引發(fā)在場學生共鳴。參加講座的一位學生表示,“深圳是一座閱讀氛圍非常濃厚的城市,在這里讀書,我感覺很幸福,幾位老師的分享深刻又溫情,也讓我更加明白了讀書的價值?!?/p>
“如何才能做到主動學習?”“如何用最快的辦法出版一本書?”“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該以什么形式鼓勵他們閱讀?”在圓桌對談環(huán)節(jié),四位嘉賓與現(xiàn)場觀眾圍繞“閱讀”展開思辨與對話,探討閱讀如何打破認知邊界、構(gòu)建社會聯(lián)結(jié),現(xiàn)場金句頻出。
行動與延續(xù):共讀計劃點亮未來
活動現(xiàn)場還發(fā)布了“7天共讀計劃”,號召參與者通過共讀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實現(xiàn)“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使閱讀力量得到延續(xù),讓書香從校園蔓延至城市角落。

4月20日, 《深圳全民閱讀發(fā)展報告2025》發(fā)布,報告顯示,2024年深圳成年居民年閱讀量達22本。在數(shù)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閱讀的意義愈發(fā)復雜而深刻。一方面,信息爆炸與短視頻的盛行催生了“碎片化閱讀”現(xiàn)象,公眾注意力被切割,深度思考能力面臨挑戰(zhàn);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虛擬互動加劇了人際疏離,精神孤獨感蔓延。活動現(xiàn)場,嘉賓們多次提及閱讀的“治愈力”,書籍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對抗社會焦慮、重建精神秩序的工具。深圳作為中國創(chuàng)新引擎,更需以閱讀夯實人文根基。

此次活動不僅通過多元形式深化了公眾對閱讀價值的理解,更以“共讀計劃”為起點,推動閱讀從個體行為轉(zhuǎn)化為城市文化行動。主辦方表示,未來將持續(xù)打造系列品牌活動,助力深圳建設(shè)“人人皆讀、處處書香”的文明典范。
(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