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緊接上文。
前文概要
我當時問了他一句,你當兵之前做什么呢?
“我是學徒,Ausbilder, 本來是要去工廠的,這不后來我自愿當兵了嗎”
隨后,這個二戰(zhàn)德國老兵的話題,從開始講作為士兵的故事,轉到了德國人民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
其實很多人到現(xiàn)在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時二戰(zhàn)的時候,為什么整個德國都參與并贊成了戰(zhàn)爭。
畢竟德國人在我們心中的印象,以理智出名。
但聽過這個老兵說完之后,我似乎明白了那句話。
每個德國人都是理性的,但整個德國是瘋狂的。
這個德國老兵出生于上世紀20年代,如果翻看歷史書,那個時候的德國,正好是一戰(zhàn)失敗之后,擔負巨額賠款導致國內超級通貨膨脹的時代。
所以在他的童年記憶里,生活水平是相當?shù)牡拖隆?/p>
我后來翻閱了資料,發(fā)現(xiàn)當時的德國的經濟確實非常的糟糕。
紙幣濫發(fā)導致通貨膨脹,小孩子們都拿紙幣當玩具玩,做風箏壘城堡什么的。
用這個老兵的話來說,他的童年簡直是furchtbar可怕的,沒吃的,沒玩的。
然后,他話鋒一轉,說,那個人當上總理后,我們的生活開始慢慢變好,大家有了工作,我們有了錢,有人買了小汽車,有人買了樓房。
那個人,是誰? 我當時聽了一愣,沒反應過來。
他笑了,繼續(xù)說,當時生活變化很大,變好之后,大家都是很相信那個柏林人的。
他當時用了這個詞, Berliner,柏林人。
我猛然想起來了,那個人,是指希特勒?
“所以當時他做的事情,我們并不認為是錯的,也沒有意識到他是壞的?!?/p>
這個老兵點頭表示我說對了,不過他很倔強的沒有說名字,自始至終,他都沒有說希特勒的名字。
真是一個倔強的德國人。
剩下的話,我覺得很能說明當時德國人的心理活動。
畢竟,有一個像救星的領導者出現(xiàn),他帶領你從苦日子出來過上了好日子,然后他的話,你會不去聽嗎?
“他們說猶太人偷走了我們的錢,我們要趕走猶太人,我們照做了。
他們吞并了奧地利,我們覺得大家都是一個民族,應該是一個國家。
他們占領了波蘭,我們覺得那里以前本來就屬于普魯士,我們也同意了。
他們說要建立更大的德國(類似于大德國圈這樣的概念),我們也認為沒錯?!?/p>
就這樣,德國逐漸滑入了戰(zhàn)爭的深淵,而當時的德國老百姓,還很擁護這個帶領他們走出苦日子來到新生活的領袖和政黨。
不得不說,希特勒在經濟建設方面絕對有兩把刷子,比如,他“發(fā)明”了高速公路并為德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奠基。
他帶領德國從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走了出來,德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德國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所以到了二戰(zhàn)爆發(fā)的前夕,希特勒在德國人民心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屬于那種超級正面的形象。
這也就解釋了,當時的德國人民,怎么會盲目的跟從希特勒去發(fā)動了戰(zhàn)爭。
未完待續(xù)……..
老兵還有最后一篇文章就完了。
再次重申,因為記憶的偏差,這個老兵的原話我好多沒記住,但大致意思應該差不多。
文章里面一些內容是他的講述,一些內容是我查資料后獲取的知識。
- End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