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火:《金瓶梅》繡像本刪節(jié)的“枝蔓情節(jié)”是些什么?

——再議“詞話本”“繡像本”孰優(yōu)孰莠(注)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影印《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時說“崇禎本”(即繡像本)與詞話本相比,其特點第一“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更為集中,突出了主要人物,刪去了詞話本原有的一些枝蔓情節(jié)”。以為繡像本比詞話本好的,除此之外,還有田曉霏(美國)、董玉振(新加坡)等。筆者一直以為,如果詞話本是繡像本的母本(雖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才發(fā)現(xiàn))的話,那么詞話本保留了《金瓶梅》的原生狀態(tài),或者說,詞話本比繡像本更具有原汁原味。繡像本刪去的一些所謂的“枝蔓情節(jié)”,正是刪去了《金瓶梅》的豐富性和原生性?,F(xiàn)以第七十四回作例。

第七十四回詞話本作“宋御史索求八仙鼎 吳朋娘聽宣黃氏卷”,繡像本作“潘金蓮香腮偎玉 薛姑子佛口談經(jīng)”。此回,前半段寫潘金蓮與西門慶性事時索要已故李瓶兒穿過的皮襖,后半段寫的是吳月娘為了安胎聽薛姑子宣講《黃氏女卷》,中間插入宋御史安郎中來西門府聽戲。詞話本與繡像本其主要情節(jié)、人物活動基本一致。但是,繡像本于此回對兩個地方作了很大的刪節(jié)。

第一、宋御史聽戲。

繡像本是這樣的:

宋御史又差人去邀,差人稟道:“邀了,在磚廠黃老爹那里下棋,便來也?!币幻嫦缕屣嬀疲怖芍袉緫蜃樱骸澳銈兂獋€《宜春令》奉酒。”于是生旦合聲唱一套“第一來為壓驚”。(依南洋出版社2009年董玉振《金瓶梅》排列,下同)

(北京大學出版1988《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崇禎)

詞話本是這樣的:

宋御史令起去伺候。一個下棋飲酒。安郎中喚戲子:“你每唱個宜春令奉酒?!庇谑氰F旦唱道:

〔宜春令〕第一來為壓驚,第二來因謝誠。殺羊茶飯,來時早已安排定。斷行人,不會親僯;請先生,和俺鶯娘匹娉。我只見他,歡天喜地,道謹依來命。

〔玉枝花,一作“五供養(yǎng)”〕來回顧影,文魔秀士欠酸丁。下功夫?qū)㈩^顱來整,遲和疾擦倒蒼蠅。光油油輝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牙根冷。天生這個后生,天生這個俊英!

〔玉降鶯〕今宵歡慶,我鶯娘何曾慣經(jīng)。你須索要欵欵輕輕,燈兒下共交鴛頸。端祥可憎,誰無志誠。恁兩人今夜親折證,謝芳卿。感紅娘錯愛,成就了這姻親。

〔解三醒〕玳筵開,香焚寶鼎,繡簾外,風掃閑庭。落紅滿地胭脂冷,碧玉欄桿花弄影。準備鴛鴦夜月銷金帳,孔雀春風軟玉屏。合歡令,更有那鳳簫象板錦瑟鷥笙。

〔前腔二〕(生唱)可憐我書劍飄零無厚聘,感不盡姻親事有成。新婚燕爾安排定,除非是折桂手報答前程;我如今博得個跨鳳乘鸞客,到晚來臥看牽??椗?。非僥幸,受用的珠圍翠繞,結(jié)果了黃卷青燈。

〔尾聲〕老夫人專意等。(生唱)常言道恭敬不如從命。(紅唱)休使紅娘再來請。(依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戴鴻森校本《金瓶梅詞話》排列,下同)

(香港太平書局,1982,《金瓶梅詞話》萬歷)

繡像本缺了(或刪去)戲文400余字。此六段戲文出自李日華的《南西廂記》卷上第十八齣初末。李日華( 1565-1635年)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為明末大戲劇家,稍晚于湯顯祖。與《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幾為同時期的人。詞話本錄有此戲文,一是聽戲唱戲是西門府的常事,凡有貴人要人來,西門府便會請戲班來唱戲,此表明西門慶的富有和某種時尚(明后期是中國戲劇的黃金歲月和重要發(fā)展階段)。二是摘錄同時代戲劇家的戲劇,表明作者自身的某種雅好。三是,同時期戲劇家的作品在同時期便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四是也是最重要的,這里沒有摘北曲而是引的南曲,表明作者的出生地或者《金瓶梅》的背景地并非只在山東。以此四條,揚繡抑詞黨的揚繡還會有理由嗎?繡像本刪去如此重要的信息,如果詞話本沒有被發(fā)現(xiàn),那么,繡像本就有“大過”了?;蛘哒f,繡像本于此所沒有戲文所指示的信息,就會永遠不為后人所知。只是有一點不解,李日華的《南西廂記》此處的〔解三醒〕共有三段,《金瓶梅》此處只錄了兩段最末一段是漏錄了,還是任性只錄兩段?

第二、吳月娘聽《黃氏女卷》。

繡像本作:

月娘洗手炷了香,這薛姑子展開《黃氏女卷》,高聲演說道:

蓋聞法初不滅,故歸空。道本無生,每因生而不用。由法身以垂八相,由八相以顯法身。朗朗惠燈,通開世戶;明明佛鏡,照破昏衢。百年景賴剎那間,四大幻身如泡影。每日塵勞碌碌,終朝業(yè)事忙忙。豈知一性圓明,徒逞六根貪欲。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風火散時無老少,溪山磨盡幾英雄!

演說了一回,又宣念偈子,又唱幾個勸善的佛曲兒,方才宣黃氏女怎的出身,怎的看經(jīng)好善,又怎的死去轉(zhuǎn)世為男子,又怎的男女五人一時升天。

詞話本作:

月娘洗手炷了香。這薛姑子展開黃氏女卷,高聲演說道:

“蓋聞法初不滅,故歸空;道本無生,每因生而不用。由法身以垂入相,由入相以顯法身。朗朗惠燈,通開世戶;明明佛鏡,照破昏衢。百年景賴剎那間,四大幻身如泡影。每日塵勞碌碌,終朝業(yè)事忙忙。豈知一性圓明,徒逞六根貪欲。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風火散時無老少,溪山磨盡幾英雄。我好十方傳句偈,八部會壇場。救大宅之烝熬,發(fā)空門之龠綸。偈曰:富貴貧窮各有由,只綠分定不須求。未曾下的春時種,空手荒田望有秋。眾菩薩每,聽我貧僧演說佛法,道四句偈子,乃是老祖留下。如何說‘富貴貧窮各有由?’相如今你道眾菩薩嫁得官人,高官厚祿,在這深宅大院,呼奴使婢,插金帶銀。在綾錦窩中長大,綺羅堆里生成,思衣而綾錦千箱,思食而珍羞百味,享榮華,受富貴,盡皆是你前世因由,根基上有你的一般大緣分,不待求而自得。就是貧僧在此宣經(jīng)念佛,也是吃著這美口茶飯,受著發(fā)心布施老人緣分,非同小可。都是龍華一會上的人,皆是前生修下的功果。你不修下時,就如春天不種下場,到了秋成時候,一片荒田,那成熟結(jié)子從那里來?正是:凈地靈臺好下工,得意歡喜不放松;五濁六根爭洗凈,參透玄門見家風。又:百歲光陰瞬息回,此身必定化飛灰;誰人肯向生前悟,悟卻無生歸去來。又:人命無常呼吸間,眼觀紅日墜西山。寶山歷盡空回首,一失人身萬劫難。想這富貴榮華,如湯潑雪。仔細算來,一件無多做了虛花驚夢。我今得個人身,心中煩惱悲切。死后四大化作塵土,又不知這點靈魂往何處受苦去也。懼怕生死輪回,往前再參一步。

(唱):〔一封書〕生和死兩下相,嘆浮生終日忙。男和女滿堂,到無常祇自當。人如春夢終須短,命苦風燈不久常。自思量,可悲傷,題起教人欲斷腸?!归_卷曰:應身長救苦,并本無去亦無來。彌陀教主大愿弘深,四十八愿度眾生,使人人悟本性。彌陀今惟心凈主渡苦海,苦海洪波,證菩提之妙果。持念者罪滅河沙,稱揚者福增無量。書寫讀誦者,當生華藏之天。見聞受持,臨命才時定往西方凈土。凡念佛者斷有功,無量慈愍故慈愍大,慈愍故,皈命一切佛法僧信,禮常住三寶法輪,常輪度眾生。偈曰:無上甚深做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意。黃氏寶卷才展開,諸佛菩薩降臨來。爐香遍滿虛空界,佛號聲名動九垓?!刮羧諠h王治世,雨順風調(diào),國泰民安。感到一位善心娘子出世。家住曹州南華縣黃員外所生一女,端嚴美色,年方七歲,吃齋把素,念金剛經(jīng)報答父母深恩,每日不缺。感得觀世音菩薩半空中化魂。父母見他終日念經(jīng),若切不從。一日尋媒,吉日良時,把他嫁與一婿,姓趙名方,屠宰為生。為夫婦一十二載,生下一男二女。一日黃氏告其夫曰:「我與你為夫妻一十二載,生下嬌兒嬌女,但貪戀恩愛,永墮沉淪。妾有小詞,勸喻丈夫聽取。」詞曰:「宿緣夫婦得成雙,雖有男和女,誰會抵無常?伏望我夫主,定念與雙同,共修行終年富貴也。須草草貪名與利,隨分度時光。」這趙郎見詞,不能依隨。一日作別起身,往山東買豬去。黃氏女見丈夫去了,每日凈房寢歇,沐浴身體,燒香禮誦金剛經(jīng)。

今方當下山東去,四個兒女在中堂。黃氏女在西房,香湯沐浴換衣裳。卸簪珥淺淡梳妝,每日家向西方,燒香禮拜,面念顏并寶卷,持念金剛??唇?jīng)文猶未了,香煙沖散。念佛音聲朗朗,貫徹穹蒼。地獄門天堂界,豪光發(fā)現(xiàn)。閻羅王一見了,喜悅龍顏。莫不是陽世間,生下佛祖。急宣召二鬼判,審問端詳。有鬼判告吾王:聆音察理,曹州府南華縣,有一善良、看經(jīng)文黃氏女,持齋把素。行善心功行大,驚動天堂。唱金剛經(jīng):

閰羅王聞言心內(nèi)忙,急點無常鬼一雙。一雙急趙家莊。黃氏正看經(jīng)卷,忽見仙童在面前。(念)

善人便是童子請,惡人須遣夜叉郎。黃氏看經(jīng)忙來問:誰家童子到奴行?仙童答告娘子道:「善心娘子你莫慌。不是凡間親眷屬,我是陰 童子郎。今因為你看經(jīng)卷,閻王請你善心娘。」黃氏見說心煩惱,小心一一告無常:同姓同名勾一個,如何勾我見閻王。千死萬死甘心死,怎舍嬌娃女一雙,大姐嬌姑方九歲,伴嬌六歲怎拋娘。長壽嬌兒年三歲,常抱懷中心怎忘??喾排一暌幻鄬⒐Φ屡c你行。仙童答告娘子道:何人似你念金剛?

善惡二童子,被黃氏女哀告,再三不肯赴幽,留戀一二個孩兒,難拋難舍。仙童催促說道:善心娘子,陰間取你三更死,定不容情到四更。不比你陽間好轉(zhuǎn)限,陰司取你,若違了限,我得罪,更不輕說短長。黃氏此時心意想,便喚女使去燒湯。香湯沐浴方才了,將身便乃入佛堂。盤膝坐定不言語,一靈真性見閻王。(唱)

〔楚江秋〕「人生夢一場,光陰不久常。臨危個個是風燈樣,看看回步見閻王。急辦行妝,鄉(xiāng)臺上把家鄉(xiāng)望,兒啼女哭好恓惶。排鉸打鼓作道場,披麻帶孝安塋葬。(白)

不說令方恓惶事,且言黃氏赴陰靈。看看來到奈何岸,一道金橋接路行。借問此橋作何用?單等看經(jīng)念佛人。奈何兩邊血浪水,河中多少罪淹魂。悲聲哭泣紛紛鬧,四面毒蛇咬露筋。前到破錢山一座,黃氏向前問原因。是你陽間人化紙,殘燒未了便拋焚。因此挑翻多破碎,積聚號作破錢山。又打枉死城下過,多少孤魂未托生。黃氏見說心慈愍,舉口便誦金剛經(jīng)。河里罪人多開眼,尸山爐剔樹騫林。鑊湯火池蓮花現(xiàn),無間地徹瑞云籠。當下仙童忙不住,急忙便去奏閻君。(唱)

〔山坡羊〕黃氏到了那森羅寶殿,有童子先奏說,請了看經(jīng)人來見。閻羅王便傳召請,黃氏拜在金階下,不由的跪在面前。有閻君問你,從幾年把金剛經(jīng)念起?何年月日感得觀世音出現(xiàn)?這黃女又手訴說前情來訶,自從七歲吃齋,供養(yǎng)圣賢。望上圣聽言,從嫁了兒夫,看經(jīng)心不減。(白)

閽君當下忙傳旨,善心娘子你聽因。你念金剛多少字?凡多點化接陰陰。甚字起頭甚字落?是何兩字在中間?你若念經(jīng)無差錯,放你還魂回世間。黃氏當時階下立,愿王聽奴念金剛。字有五千四十九,八萬四千點畫行。如字起頭行字住,荷擔兩字在中央。黃氏說經(jīng)尤未了,閻王殿前放毫光。舉手龍顏真喜悅,放你還魂看世間。黃氏聞知忙便告,愿王俯就聽奴言。第一不往屠家去,第二不要染衣行。只愿作個善門子,看經(jīng)念佛過時光。閻王取筆忙判斷,曹州張家轉(zhuǎn)為男。他家積有家財廣,缺少墳前拜孝郎。員外夫妻俱修善,姓名四海廣傳揚。吃罷迷魂湯一盞,張家娘子腹懷躭。十月滿足生一子,左肋紅字有兩行:「此是看經(jīng)黃氏女,曾嫁觀水趙令方。此是看經(jīng)多因果,得為男子壽延長?!箯埣覇T外親看見,愛如璽寶喜開顏。(唱)

〔皂羅袍〕黃氏在張家托化轉(zhuǎn)男身。相湊無差,員外見了喜添花。三年就養(yǎng)成人。大年方七歲,聰明秀發(fā)。攻書習字,取名俊達,十八歲科舉登黃甲。

卻說張俊達十八歲登科應舉,升授曹州南華縣知縣。忽然思憶是他本鄉(xiāng),到縣中赴任之后,先去王糧國稅,然后理論公廳。差兩個公差,即去請趙郎令方,我和他說話。兩個公差不敢怠慢,即到趙家來請令方。(白)

趙令方在家中,看經(jīng)念佛。兩公人,忙喎喏聽說來因。即時間,忙打扮,來到縣里。公廳上,忙施禮,且說家門。張知縣,起躬身,便令坐。敘寒溫,分賓主,捧出茶湯。你是我親夫主,令方姓趙。我是你前妻子,黃氏之身。你不信,到靜臺,脫衣親見,左肋下,朱砂記,字寫原因。我大女,嬌姑兒,嫁人去了。第二女,伴姐姐,嫁了曹真。長壽兒,我掛牽,守我墳塋。咱兩個,同騎馬,前到先塋。

知縣同令方兒女五人,到黃氏墳前開棺,見尸容顏不動。回來做道場七日,令方看《金剛經(jīng)》,瑞雪紛紛,男女五人,總賀祥云升天去了?!杜R江仙》一首為證:

黃氏看經(jīng)成正果,同日登極樂。五口盡升天,道善人傳觀音菩薩未度我。

寶卷已終,佛圣已知。法界有情,同生勝會。南無一乘字無量,又真空諸佛海會悉遙聞,普使河沙同凈土。伏愿經(jīng)聲佛號,上徹天堂,下透地府。念佛者出離苦海,作惡者永墮沉淪。得悟者諸佛引路,放光明照徹十方。東西下,〈?回〉光返照。南北處,親到家鄉(xiāng)。登無生漂舟到岸,小孩兒得見親娘。入母胎三實不怕,八十部永返安康。偈曰:

眾等所造諸惡業(yè),自始無始至如今。

靈山失散迷真性,一點靈光串四生。

一報天地蓋載恩,二報日月照臨恩。

三報皇天水土恩,四報爹娘養(yǎng)育恩。

五報祖師親傳法,六報十類孤魂早超身。

摩訶般若波羅密

薛姑子宣畢卷,已有二更天氣。

詞話本寫吳月娘聽宣《黃氏女卷》3000余字,繡像本僅200余字。繡像本簡是簡矣,了也了矣,但卻沒有了詞話本繁茂和氣勢,以及它所提供的獨特的社會背景。在明中后期,佛經(jīng)的唱頌和世俗化成為明中后期風氣,其佛經(jīng)中國化后的求善去惡和因果報應深入人心。湯顯祖、李日華等的戲文里多有佛經(jīng)世俗化的戲文?!叭远摹保ā队魇烂餮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也多有這方面的內(nèi)容?!饵S氏女卷》又稱《黃氏女寶卷》,是唐中期佛經(jīng)大眾化所形成的“變文”(可參見劉火《“變文”命名考》2018)于宋元之后的一種更大眾更世俗的佛教唱文?!饵S氏女卷》約產(chǎn)生于宋元時期,到明時,此卷很是流行。詞話本摘錄3000余字,既反應了作者的宗教觀,同時也為它的讀者提供了一份了解明代市井社會的文化形態(tài)的樣本。繡像本卻將此刪去,看似去繁留簡,但卻將復雜的社會和應當鮮活的文學整成了1+1=2的算術題。像這樣的刪節(jié),在《金瓶梅》里有多處,與此七十四回相近的如第三十九回(詞話本作“西門慶玉皇廟打醮 吳月娘聽尼僧說經(jīng)”,繡像本作“寄法名官哥穿道服 散生日敬濟拜冤家”)將王姑子為吳月娘所念的經(jīng)文全部刪去。刪去后繡像本第三十九回,便無法了解吳月娘的求子心情與心態(tài)。同時刪去王姑子為吳月娘唱的《耍孩兒》和十月懷胎艱辛的民間歌謠,一樣地將吳月娘作為正室求子的迫切心境的狀寫,變得來枯燥乏味。事實上,吳月娘在西門慶死去的當天產(chǎn)下遺腹子,以及西門慶的這遺腹子后來剃度成僧尼,都與這些佛經(jīng)唱詞有關。可惜的的,繡像本統(tǒng)統(tǒng)都刪去了。

這是繡像本的損失。倘若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詞話本”沒有沒發(fā)現(xiàn),那么我們今天將會遺憾萬分。

注,可參見劉火《〈金瓶梅〉詞話本與繡像本的優(yōu)莠》(《中華讀書報》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