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條克的領(lǐng)主坦克萊特是個年輕氣盛的封建主,他的野心很大。在第一次十字軍的主要將領(lǐng)中,他本來毫無地位,但隨著其他將領(lǐng)的離去,他的地位逐漸升高。
在爭奪耶路撒冷的主權(quán)中,他遠不是鮑德溫的對手,因而當鮑德溫讓他替其叔叔管理安條克時,他欣然前往,只是約定一旦波希孟德回來,他就回耶路撒冷索取他在加利利城的主權(quán),因為他本人占領(lǐng)了該城。
就利益而言,鮑德溫和坦克萊特都不希望波希孟德返回,所以根本不出錢贖回或出面交涉。坦克萊特只以代管的形式占有安條克,從未稱王,他鑄的錢幣上印的稱號是“上帝之仆”,有時自稱“大埃米爾”。他為了抗衡拜占廷勢力,排除城內(nèi)希臘正教,推行羅馬拉丁教。
1
坦克萊特于1101年到達安條克后,立即出兵占領(lǐng)西里西亞,奪取了拜占廷所屬的馬米斯特拉,阿丹和塔蘇斯,這些地方都是三年前被拜占廷收復(fù)的,但所派駐軍不多,當?shù)剀婈犚膊幌霝榛实鬯朗毓鲁?。但當坦克萊特把下一個擴張目標指向拉塔基亞時,則受到阻礙。
坦克萊特的部下多是意大利南部的諾曼人,而駐守拉塔基亞的守軍則是忠于雷孟德的法國普洛旺斯人和許多拜占廷派來的部隊,一支拜占廷艦隊就在附近游弋。坦克萊特把雷孟德抓到手之后,本來想立即出兵占領(lǐng),但在安條克主教的勸阻和第一次十字軍中的雷孟德的朋友反對下,坦克萊特只好放掉雷孟德,條件是他必須放棄敘利亞北部的事務(wù),即舍棄拉塔基亞。
雷孟德只好允諾在他南下時撤出所有他在拉塔基亞的部隊及家屬。1102年春,坦克萊特率軍攻擊只剩拜占廷軍隊守護的拉塔基亞。拜占廷軍隊憑著堅固的城墻和海上供應(yīng),抵抗圍攻一年之久。1103年初,坦克萊特主雇傭了熱納亞的船隊,截斷拉塔基亞與塞浦路斯的海上聯(lián)系,迫使該城投降。拜占廷皇帝對此無計可施。
實際上,這時十字軍在這一地區(qū)幾乎把所有希臘教派的主教排除在外,希臘教派低級教士也受到歧視。在當時的十字軍中,歐洲領(lǐng)主對拜占廷皇帝非但不守效忠,反而怨恨很深,他們都認為1101年的幾批十字軍的悲慘下場是阿列克塞的陰謀所致,即他沒有給這些十字軍安排好行軍路線,甚至把他們的行軍路線事先告訴了土耳其人。
1102年,鮑德溫在耶路撒冷致函給阿列克塞,以比較溫和的口氣勸阿列克塞以同教為重,照顧以后再來的十字軍。阿列克塞向帶信路過的主教馬那塞斯訴說這些十字軍給他帶來的麻煩和災(zāi)難,說十字軍不守信用、搶占拜占廷城池。這個西方主教馬那塞斯對東方希臘正教并無好感。當他到達羅馬時,不但沒有言傳拜占廷皇帝的請求,反而把東方教會大加誣蔑,使教皇巴斯卡爾大為惱怒。
2
坦克萊特的下一個目標是耶路撒冷王國。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與大主教戴姆伯特為爭奪耶路撒冷的權(quán)力鬧翻了臉,戴姆伯特被驅(qū)逐出耶路撒冷(1101),教皇巴斯卡爾對此也無能為力。戴姆伯特隨即來到安條克,求助于坦克萊特。
幾個月后,鮑德溫在拉姆勒戰(zhàn)役中被埃及人打敗,他也只好求助安條克出兵協(xié)助。坦克萊特以恢復(fù)戴姆伯特在耶路撒冷大主教之職為條件。鮑德溫當時處于困境,只好承諾,但不久戴姆伯特又被驅(qū)逐。坦克萊特盡管再次援助戴姆伯特,卻無力再次干涉耶路撒冷。
坦克萊特勢力的增大,使愛德薩方面感到了擔憂。愛德薩雖然離安條克較近,但在受到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威脅時,很難得到援助。
鮑德溫二世原來只不過是其堂兄鮑德溫的隨伍者,當波希孟德被抓走以后,他曾暫時代管安條克,后來代替鮑德溫成為愛德薩的統(tǒng)治者,名義上承認耶路撒冷國王為最高領(lǐng)主。鮑德溫二世深知手下歐洲十字軍的力量不足,極力維護當?shù)貋喢滥醽喩蠈永妫粋Ξ數(shù)叵ED正教派的各級教士。
他與當?shù)貋喢滥醽喿迨最I(lǐng)麥利泰而耐領(lǐng)主加波列爾之女莫爾菲婭結(jié)婚,利用亞美尼亞人充軍守邊。鮑德溫在抵抗埃米爾索庫曼的進攻中保住了受攻擊的城鎮(zhèn)。他還把幼發(fā)拉底河西部的土地封給了他的表弟約塞林,以加強自己同盟勢力。約塞林是剛從歐洲到來的可能是與內(nèi)韋爾伯爵一起來到東方的。
鮑德溫二世對坦克萊特的擴張抱有戒心。他與耶路撒冷的鮑德溫和安條克的坦克萊特對波希孟德的態(tài)度都不同,他不怕波希孟德返回,甚至還希望波希孟德返回。達尼什門特埃米爾抓到波希孟德之后,并沒有把他處死,而是把他牢牢監(jiān)押起來。按照歐洲人和阿拉伯人的習(xí)慣,能夠換取大量贖金的俘虜一般都不殺掉。
波希孟德被俘以后,拜占廷皇帝阿列克塞為了顯示對十字軍的關(guān)心和拉攏十字軍將領(lǐng),曾設(shè)法用金錢贖回,他愿意出26萬拜贊特金錢,但是達尼什門特埃米爾并不敢擅自把這么大的敵手放走,因為他的名義上司塞爾柱蘇丹阿爾斯蘭必須得到些好處。
最后,由于這兩個土耳人之間的矛盾,波希孟德未得贖還。鮑德溫二世深知,如果他出贖金,波希孟德回來之后也會如數(shù)償還,這是騎士信譽的必要規(guī)矩。所以,當達尼什門特出兵進攻他的岳父麥利泰耐城時,鮑德溫二世竟然視而不見,最后麥利泰耐被攻陷。
3
1103年春,大概由鮑德溫二世、大主教伯納德、以及波希孟德在意大利的親屬共同出資,總贖金達10萬拜贊特,將波希孟德贖回。這些錢雖然比拜占廷出的錢要少,但鮑德溫二世已經(jīng)在其他方面做了讓步。
由于坦克萊特并沒有作出任何努力,也沒有提供贖金,波希孟德返回之后立即與他發(fā)生矛盾。所以,坦克萊特只在該王國內(nèi)得到些領(lǐng)地,他也沒返回耶路撒冷。
波希孟德返回安條克之后,立即發(fā)動對穆斯林鄰居的攻擊。他首先攻占阿勒頗北部的小鎮(zhèn)穆斯里米耶,搜刮大批錢財,以償還別人納支的贖金,主要是鮑德溫二世和大主教伯納德的添支。
波希孟德又向拜占廷的城市馬拉什進軍,并攻占該城。歐洲人的擴張,使得正在內(nèi)戰(zhàn)中的塞爾柱蘇丹巴爾基亞洛克以及他的兩個兄弟穆哈麥德和桑加爾停戰(zhàn)和解。
當時他們之間的劃分是:蘇丹本人占有巴格達和伊朗高原西部,穆哈麥德占有北部伊拉克、杰齊拉和亞巴克爾(今土耳其境內(nèi))、以及整個敘利亞的名義主權(quán)桑加爾獲得霍拉桑和伊朗東部。
但是,他們的劃分只是義上的,下面的許多阿拉伯人或土耳其人埃米爾實際仍處于獨立或半獨立狀態(tài)。只有受到共同的敵人攻擊時,他們才能真正聯(lián)合起來。其中在今土耳其境內(nèi)的馬爾丁的埃米爾索克曼和摩蘇爾的埃米爾耶克米什就是在受到十字軍的擴張而聯(lián)合起來的。
1104年5月,他們共同組成聯(lián)軍進攻愛德薩。索克曼的軍隊是由一大批土庫曼輕騎兵組成,耶克米什主要是由土耳其人、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組成,人數(shù)略少。鮑德溫二世在這些軍隊到達愛德薩70英里遠處派人向約塞林和波希孟德求救。鮑德溫建議應(yīng)該先下手攻占哈蘭。哈蘭是聯(lián)系伊朗、伊拉克同敘利亞的要鎮(zhèn),戰(zhàn)略地位重要,但城堡堅固難攻。
4
進攻哈蘭是敘利亞地區(qū)十字軍的最大一次聯(lián)合軍事行動。愛德薩十字軍幾乎全部出動,愛德薩大主教本尼迪克特也隨軍前往,約塞林也率大軍參加安條克方面有波希孟德、坦克萊特和大主教伯納德、前耶路撒冷大主教戴姆伯特。這批軍隊可謂集中了敘利亞地區(qū)的主要歐洲領(lǐng)主總共有3000騎士和萬名步兵。
十字軍到達哈蘭時,穆斯林的聯(lián)軍還在哈蘭東北,但馬上也會趕到。十字軍首領(lǐng)們估計了當時形勢,認為哈蘭城必須完整地奪過來,所以不能強攻。城內(nèi)守軍不多,看到無法抵抗十字軍,準備投降。但在該城歸屬問題上發(fā)生爭吵,城頭應(yīng)該插上誰的旗幟?
就在他們爭論不休時,耳其的穆斯林聯(lián)軍趕到了哈蘭。十字軍在巴利赫河附近的岸邊與敵相戰(zhàn)。兩軍的戰(zhàn)略都是把一部分軍隊藏在較近的背后,待戰(zhàn)役進行到關(guān)鍵時刻再把后備部隊突然沖出,這也是歐洲人的常用戰(zhàn)法。
戰(zhàn)斗開始不久,穆斯林聯(lián)軍詐敗退走。以愛德薩軍隊為前鋒的基督教軍隊以為獲得了勝利立即追出,渡過巴利赫河,進入了敵人的埋伏圈,許多十字軍遭到屠殺,剩下的狼狽逃竄。鮑德溫和約塞林都被索克曼抓獲。波希孟德的軍隊損失不大。坦克萊特接替鮑德溫一世的領(lǐng)主權(quán)力,代管愛德薩。
愛德薩和安條克從此一蹶不振,兵力單薄,再也無力出擊了。安納托利亞、伊拉克和敘利亞三個穆斯林統(tǒng)治中心不再受到威脅。由于1101年的四批十字軍的失敗,西方再來的援兵減少,使得愛德薩和安條克得不到更多的補充兵力,十字軍國家要想繼續(xù)在中東擴張是艱難的或行不通的。
5
穆斯林聯(lián)軍獲勝后也立即發(fā)生內(nèi)爭。索克曼的土庫曼軍隊在哈蘭戰(zhàn)役中獲得了十字軍的大多數(shù)俘虜,這使得耶克米什的塞爾柱軍隊特別不滿。耶克米什的部下對索克曼軍隊的關(guān)押俘虜處發(fā)動攻擊,搶走了重要戰(zhàn)俘鮑德溫工世。
由于從此兩軍不能合作,索庫曼的軍隊在攻克幾個基督教居民城鎮(zhèn)之后退回馬爾丁。耶克米什的軍隊曾一度圍攻愛德薩,但愛德薩守備很好,耶克米什無法攻破。一天清晨,當這些穆斯軍隊毫無準備之時,坦克萊特率兵突然出擊,使土耳其人大敗。此后波希孟德率兵助戰(zhàn),迫使耶克米什慌忙退走。
就是在這場突襲中,一個出身高貴的塞爾柱公主被坦克萊特的軍隊抓獲。耶克米什埃爾愿出1萬5千拜贊特金錢或鮑德溫二世的放還作為贖回條件。鮑德溫二世得知此消息后,寫信給波希孟德和坦克萊特,要他們立即進行交換。
但波希孟德和坦克萊特更注重金錢,況且鮑德溫返回后又使坦克萊特無地可置。所以,金錢與美女的交易成功,而鮑德溫仍然被關(guān)押。這一切都是背著鮑德溫進行的,鮑德溫得到的回答只是讓他不用著急,否則土耳其還會增加更多的贖金價碼。
波希孟德即返回安條克。阿勒頗的來德萬曾經(jīng)占領(lǐng)了他的一些據(jù)點,但阿勒頗的上司、大馬士革的杜恰克前不久死去,杜恰克的兩個兒子布里和伊爾塔什發(fā)生內(nèi)戰(zhàn),阿勒頗卷入內(nèi)戰(zhàn),無力進攻安條克。
然而,波希孟德主要敵手是拜占廷,拜占廷已經(jīng)趁愛德薩受攻期間出兵收復(fù)了被安條克王國占領(lǐng)的西里西亞的幾座城市,如塔蘇斯、阿達納等,并派軍艦占領(lǐng)了拉塔基亞港。
面對著穆斯林的威脅和拜占廷帝國的侵犯,安條克和愛德薩深感難支。1104年秋,波希孟德召集兩城的重要首領(lǐng)到安條克開會。波希孟德分析了形勢,認為唯一的辦法是再次呼吁西方派十字軍來援救,波希孟德指出,如無兵源,安條克等城遲早會陷落,他提出自己去歐洲召集人馬,由坦克萊特代理敘利亞事務(wù)。
1104年秋末,波希孟德攜帶大批金銀財寶返程歐洲,并于新年之際到達他的家鄉(xiāng)阿普利亞。在家鄉(xiāng),他忙著處理領(lǐng)地事務(wù),組織諾曼人進行再次東征的準備。
大約在第三年9月,他到羅馬謁見了教皇巴斯卡爾。關(guān)于他們的談話未見記載,可能波希孟德正式向教皇提出了號召基督教歐洲援助圣地的請求。所以當波希孟德進入法國活動時,教皇派特使與其共同前往。
這個教皇特使叫布魯諾,教皇吩咐他在法國各地號召十次圣戰(zhàn),但是這次圣戰(zhàn)十字軍的矛頭不是穆斯林,而是拜占廷帝國。原來,波希孟德在教皇面前竭力描述拜占廷侵略安條克附近城鎮(zhèn)的歷害。巴斯卡爾本來對拜占廷的希臘正教就充滿仇恨,此前,馬那塞斯從東方返回時就對東方的希臘派基督教士大加誣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