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搞了幾期《贏在青春期5天訓練營》,然后越來越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往往越是為青春期孩子頭痛的父母,就是往往對孩子越負責、教育越多的父母。
青春期孩子會表現(xiàn)出很多問題,比如說厭學、躺平,甚至是抑郁,這些問題看似已經很嚴重,讓父母已經很頭痛,但是如果與一類父母相比,這類孩子的父母會發(fā)現(xiàn)他們好像生活在天堂。
哪一類的父母有如此嚴重呢?就是親子關系嚴重破裂,孩子已經把父母當作仇人。
你說厭學、躺平甚至抑郁,這類孩子問題盡管很嚴重,但是至少孩子還是跟父母一起的,是站在父母這一邊的,他們還是會尊敬父母的。盡管有時候他們也叛逆,父母說得話他們也不聽,但是總體而言,親子關系還算是和諧,相互之間還是有愛的。
但是那些親子關系嚴重破裂的就不一樣了,孩子把父母當作仇人,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平常除了要錢,一句話都不跟父母說,甚至要錢也不給父母好臉色看。
這時父母會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覺得自己這些年的付出都白付出了?是不是覺得自己養(yǎng)了一個白眼狼?他們不僅不能從孩子身上獲得愛的回饋,甚至還會被孩子傷害,那你說父母這類父母受到的傷害有多大,是不是他們才是最頭疼的父母?
不管父母最終能否培養(yǎng)孩子成功,只要孩子對父母還是孝順的,那父母的投入就算有回報。而如果父母跟孩子親子關系破裂,那即使教育的再成功又有什么用呢?這不是培養(yǎng)了一個成功的仇人嗎?
所以無論我們教育的孩子如何,一定不能破壞親子關系。
但問題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就是以破壞親子關系為前提的。
以破壞親子關系為前提的教育
什么叫以破壞親子關系為前提的教育呢?
就是所采用的教育要想達到教育效果,就必須要破壞親子關系,不破壞親子關系就不能達到父母期望的教育結果。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就拿孩子玩手機來說吧,父母是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機的呢?父母可能會跟孩子約法三章,約定玩手機的時間,也可能會跟孩子講道理,但是無論父母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最終孩子往往還是不可抑制的沉迷手機,于是父母就開始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以此來控制孩子玩手機。
同樣的,對于孩子學習也是如此。父母往往會批評指責孩子學習不努力,寫作業(yè)磨嘰,總知道玩手機一點不學習。
看看上面這些例子,大家發(fā)現(xiàn)沒,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是否定式的,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問題,然后指出來要求孩子改正。而孩子往往改正不了,于是父母就會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
我把這種教育稱之為否定式教育,因為這個教育過程就是一個否定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必然會傷害到親子關系。
首先,沒有人喜歡被否定
否定式教育的本質是否定,而否定就必然要指出需要否定的地方,所以這種教育方式就決定了父母會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問題,然后不斷指出來。在父母看來,只有不斷地指出孩子的問題所在,然后孩子不斷的改正,孩子才能變得更優(yōu)秀。
但事實上孩子喜歡這種被否定的教育嗎?不會喜歡的,因為沒有人喜歡被人否定。
人人都喜歡被肯定表揚,哪有人喜歡被人說自己這不好那不行的呢?捫心自問,你喜歡一個總挑你刺的人嗎?沒有人喜歡的,人人都喜歡那些總對自己阿諛奉承的人,這就是現(xiàn)實。
所以當父母總是挑孩子毛病,總是指責孩子不是時,孩子自然就會對父母產生排斥,親子關系自然會受到傷害。
其次,強制糾正必然會被排斥
父母不僅會指出孩子問題,而且會強制孩子改正,因為大多數(shù)問題并不是說父母指出來孩子就一定能改正,如果真的這樣,那教育就太簡單了。事實上大多數(shù)時候父母指出的問題,孩子都改正不了,于是父母就會親自上手,強制孩子改正。
比如說孩子不學習,父母會打罵孩子,逼著孩子去學;孩子不放下手機,父母會強制把手機奪過來;孩子交的朋友父母不喜歡,父母會強制孩子斷絕關系……父母會強制孩子按照自己說得去做。
那問題就來了:誰喜歡被別人強制呢?
你都知道強扭的瓜不甜,那你這種強制孩子的行為孩子又怎么會喜歡呢?
尤其是當孩子非常喜歡的人或事物被父母強制斷掉后,孩子能不對父母產生仇恨呢?他喜歡的游戲被父母強制刪除了,他恨不?他喜歡的人被父母強制分手后,他恨不?這時親子關系能好才怪呢。
看到沒,一旦父母采用了否定式教育就必然會傷害到親子關系,因為不斷的指出孩子問題本身就會讓孩子討厭。而如果在孩子不改正,父母又想逼著孩子改正時,對親子關系的傷害就更大了。
不僅如此,當親子關系被破壞時,往往就更難糾正孩子的問題,畢竟誰喜歡聽不喜歡的人的話呢?你不喜歡一個人,難道你還更愿意聽他的話?顯然不可能。
親子關系越差,教育難度越大,孩子越叛逆;只有親子關系越好,孩子才會越愿意聽父母的,問題也才更容易糾正。
事實上,任何孩子問題要想解決,都必然是以親子關系為前提的。你可以聽任何一個老師講課,他們在說到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時,都必然會強調首先要搞好親子關系。
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就不要妄想解決任何孩子問題。
說到這里,那有的父母就會有疑問了:那不采用否定式教育,不指出孩子問題,又怎么能解決孩子問題呢?這就需要父母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思路,學習我們的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學完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用指出孩子問題也一樣可以糾正。
肯定式教養(yǎng)
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是我多年研究總結的結果,可以這么說,網上那些老師專家,包括魏書生、尹建莉等等,他們的教育從根本上來說都是遵循了肯定式教養(yǎng)的思想,只不過他們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理念,而我給構建出來了。
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沒有問題的,相信孩子是追求卓越的,相信孩子是最棒最優(yōu)秀的。所以在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下我們并不需要批評指責孩子,也不需要否定孩子,因為是最棒最優(yōu)秀的,那我們?yōu)槭裁催€批評指責他們呢?
那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如何解決孩子問題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就拿孩子玩手機來說吧,孩子總是沉迷手機不可自拔。在我們父母看來,這是孩子的問題,因為孩子就不想控制,就總想沉迷。
但我們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不這樣認為,我們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認為孩子是沒有問題的,是想要優(yōu)秀的。而他們之所以沉迷,不是他們不想控制,而是他們控制不了。這就跟你也想減肥但減不掉一樣,不是你不想減,而是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本能。
所以對于孩子沉迷手機,我們不需要批評指責孩子,因為批評也沒用,我們需要做的是訓練孩子,讓孩子掌握控制手機的技巧,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玩手機。
就跟你減肥一樣,你不能完全靠自控力去減肥,而是學習一些減肥的技巧,知道如何規(guī)避自己的本能、如何欺騙自己的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減肥的成功率。
你看,在這個解決孩子問題的過程中,你需要指出孩子的問題嗎?需要不斷的批評指責孩子嗎?都不需要。而且對比一下,你覺得哪種方法更有可能解決孩子的手機問題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