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一部常年高分神作《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拍攝,取材于真實人物故事——德國納粹黨員奧斯卡·辛德勒。

這位企業(yè)家,在德國高層左右逢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二戰(zhàn)期間,他不忍目睹猶太人被集中清除,散盡家財打點關系,賄賂黨衛(wèi)軍蓋世太保,以開辦搪瓷廠和軍工廠需要“熟手工人”的名義,幾年間花光105.6萬美金,收留了1100多名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猶太人。

在電影結尾,納粹德國戰(zhàn)敗,這群幸存的猶太人熔了一顆金牙,為辛德勒鑄成一枚戒指,里面刻著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

救人一命,如救蒼生。

故事的結局很溫暖,但辛德勒的結局很凄涼。

現實中的辛德勒,在戰(zhàn)后被整個德國視為叛徒,因為救助過猶太人,激進分子罵他是“親吻猶太人的豬”,走到街上都有人朝他扔石頭吐口水。

辛德勒在德國舉步維艱,殷實的家產早已在搭救猶太人中消耗一空,在克拉科夫和摩拉維亞的財產也被蘇聯軍隊充了公,一家人擠在慕尼黑的一間地下室里,靠僅剩的幾件珠寶換食物。

戰(zhàn)時企業(yè)家,戰(zhàn)后窮光蛋。

1949年,在德國走投無路的辛德勒,只好舉家移民到南美洲阿根廷,出發(fā)時還帶了6個猶太家庭,旅費基本都是辛德勒幫忙付的。

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辛德勒和妻子埃米莉承包了一個海貍鼠飼養(yǎng)農場,打算做皮毛生意,海貍鼠是南美特有的大型水生嚙齒類動物,以其珍貴的毛皮著稱。

但那幾年行情很差,皮毛收購商更喜歡野生海貍鼠的皮毛,對人工養(yǎng)殖的興趣不大,辛德勒的養(yǎng)殖場撐了10年,終于瀕臨破產。

走投無路的辛德勒,想起了自己曾救過的那些猶太人,挨個寫信請求他們,希望能借給自己一些資金。

幾個月過去了,猶太人的資金到了:1.5萬美金。

1100條救命之恩,1.5萬美金相報。

農場里的海貍鼠,都跳著腳想罵娘。

1957年,辛德勒夫婦的農場終于支撐不住破產,辛德勒把妻子安頓在當地教堂提供的一間小房子里,只身一人回到德國尋找創(chuàng)業(yè)機會。

在法蘭克福,辛德勒想盤下一家小型水泥廠,他找到那些被他救過命的猶太富商反復商量,最終,幾個猶太富商決定“放貸”給辛德勒。

注意,是房貸。

順便說一句,世人皆說猶太人聰明,確實聰明,放高利貸這種發(fā)財手段,就是猶太人發(fā)明的。

可能是認識猶太人之后,辛德勒的商業(yè)財運就被上帝收回了。

1961年,他的水泥廠再度倒閉,辛德勒的斗志也慢慢沉淪了下去。

屋漏偏逢連陰雨,4名被他從集中營救出來的猶太人,聯名向報社舉報辛德勒,稱他當年辦的搪瓷廠沒有向工人合理分紅,而且還把自己的情婦安插進公司做管理人員。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當年辛德勒以“辦廠需要熟手工人”的名義,收留了1100多個猶太人,傾家蕩產把他們從集中營買出來,結果他們卻在戰(zhàn)后告發(fā)自己的救命恩人,當年只發(fā)工資,沒給他們分紅!

到處碰壁的辛德勒,自此以后終日酗酒,慢慢染上了酒癮,身體日漸病態(tài),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更戲劇的一幕出現了,幾名特斯拉夫猶太人組成一個委員會,專門用來游說西德政府,要求政府給辛德勒提供養(yǎng)老金。

理由是辛德勒在戰(zhàn)爭期間英勇無畏地救了很多猶太人,白白損失了百萬家財,現在身體一天天虛弱,西德政府要給他養(yǎng)老。

這邏輯,估計西德聽完都懵逼了:辛德勒救了你們猶太人,你們不管他,要西德出養(yǎng)老金?

但西德政府還算比較仁義的。

從1968年起,政府決定每月發(fā)給辛德勒200馬克“養(yǎng)老金”,雖然不多,但也聊勝于無。

辛德勒就靠著這點錢,在德國度過了清貧的晚年,甚至連個房子已經租不起,還是一位好心的德國醫(yī)生收留了他,生命最后幾年,辛德勒就住在法蘭克福火車站旁的一間狹小房子里。

我不知道,晚年貧病交加的辛德勒,躺在病床上回憶往事時,內心是否后悔,當年那一百多萬家產留著過日子會怎樣。

1974年7月10日 ,66歲的辛德勒病死在醫(yī)院,死于晚期心腦血管動脈硬化。

又過了一個月后,當年被辛德勒救過命的幾名猶太商人,聯合各方力量把辛德勒的遺體運到了耶路撒冷,在那里為他舉辦了一場空前盛大的葬禮。

葬禮上,猶太人不吝贊美辛德勒的偉大義舉,并給他寫了一段悼詞:

“我們不會忘記當初在埃及經歷的苦難,我們不會忘記哈曼這個奸人的詭計。我們不會忘記希特勒的大屠殺。所以,在這些不義者當中我們就更不應該忘記那些義士。我們要將奧斯卡·辛德勒銘記在心?!?/p>

生前不孝,死了胡鬧。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只拍到猶太人送給辛德勒戒指,后面都沒再講了,因為導演斯皮爾伯格,也是個猶太人,他下個鏡頭直接跳到了辛德勒去世很多年后的“感人”場景:

某年的某一天,那群當年被辛德勒救下性命的猶太老頭老太太,在子女們的攙扶下,一副悲戚的眼神,排著隊來到辛德勒的墓碑前,每人放上一塊小石頭。

我只想爆粗口,想拿石頭砸他們。

1993年,《辛德勒的名單》播出后全球大火,感動無數觀眾,導演斯皮爾博格大獎拿到手軟,再一次,猶太人靠著辛德勒,全球票房大賺了幾億美元。

導演給辛德勒還滯留在南美的遺孀,寄去了一張支票:5萬美金。

2001年10月,辛德勒的妻子埃米莉,貧困一生,溘然去世。

我想,以后很多年,如果以色列還存在的話,猶太人一定還會記得《辛德勒的名單》,但未必會記得辛德勒。

其實說起來,辛德勒算是比較幸運的了。

至少猶太人還給他拍了一部電影,至少還在賺了幾億美元后寄去萬分之一的錢,至少,他們沒親手殺了恩人辛德勒。

這世上,恩將仇報的民族不多,但以色列要算一個。

福爾克·貝納多特,瑞典親王,國王奧斯卡二世的親孫子,正兒八經的貴族伯爵,瑞典童子軍負責人,防空部隊指揮官,瑞典紅十字會會長,真正是一位有才、多金、人道主義精神的國際風云人物。

在二戰(zhàn)末期德軍投降前的幾個月,他利用自己紅十字會長的身份,組織了308名國際志愿者,36個醫(yī)院的公交車,19輛卡車,自帶食物和汽油,從納粹集中營搶運出31000多人。

其中5000多人,是猶太人。

1947年11月29日,在美蘇授意、英法默許、中國棄權下,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81號決議,強行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割出一大片土地,拿給以色列建國。

且不說分割別人國家領土有多無恥,光這個“分割方案”就很不要臉:

122萬巴勒斯坦人,分得11萬平方公里土地;

61萬以色列人,分得15萬平方公里土地。

而且以色列人的土地是連起來的,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是這一塊那一塊分割開來,還大多是沙漠貧瘠之地。

“181號決議”遭到了阿拉巴國家的集體抵制,巴以雙方劍拔弩張,氣氛緊張到擦槍走火。

于是在1948年,聯合國任命福爾克·貝納多特擔任聯合國駐中東特使,專門主持調解巴勒斯坦土地分配不公的問題。

考慮貝納多特畢竟對以色列人有救命之恩,在各國都有幾分面子。

沒想到聯合國太天真了。

貝納多特伯爵經過實地調查,提出了另一種較為公正的方案,包括重新劃分土地、雅法成為自由港、耶路撒冷分猶太和阿拉伯自治區(qū)等建議,一定程度上為緊張的中東局勢降了些溫。

但貝納多特的新方案,引起了猶太人的強烈不滿。

1948年9月17日,下午5點,聯合國車隊經過耶路撒冷一條街道時,突然遭到4名武裝分子襲擊,貝納多特伯爵身中6槍,當場死亡。

后來瑞典情報部門查實,這4名武裝暴徒是以色列總理貝京的手下,這也造成了瑞典和以色列長年不和。

在各國譴責壓力下,以色列裝模作樣宣布“判決”4名刺殺者5-8年有期徒刑,結果沒幾天就宣布特赦了。

狂妄的以色列人在當地猶太報紙上叫囂:

所有聯合國觀察員都是敵人,貝納多特不過是阿拉伯人的傀儡,他沒有權利待在我們以色列的土地上!

那一刻,沒人記得,就在3年前,貝納多特冒著生命危險救了5000多猶太人命的恩情。

這是一個不懂感恩的民族,你救我的命,我要你的命。

這叫恩將仇報,這叫以怨報德,這叫農夫和蛇,這叫東郭先生和狼,這叫呂洞賓和狗,這叫辛德勒和以色列,這叫貝納多特和猶太民族!

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位中國外交官,2005年被聯合國稱為“中國的辛德勒”,當年他救的猶太人,可比辛德勒和貝納多特加起來還多。

1937年至1940年期間,猶太人最黑暗的幾年,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頂著德國納粹的強大壓力,前后向1萬多名猶太人發(fā)放了中國簽證,平均每月簽發(fā)超過500份,多的時候高達900份。

那些年,中國是除了美蘇之外,收容猶太人最多的安身庇護之所。

那些年,我們自己還處在日本鐵蹄的侵略之下,百姓衣食尚且不足。

那些年,有錢的猶太財閥、有學問的猶太精英都去了美蘇,沒錢的猶太貧民被拒之門外,只有中國無償向他們敞開懷抱。

1997年,何鳳山先生去世,他曾就職過的美國舊金山總領館發(fā)來吊唁。以色列沒有任何反應。

2018年,在何大使的事跡被公開解密后,意大利米蘭市專門為他建了一個“何鳳山廣場”,意大利《晚郵報》這樣寫道:

米蘭這座城市認可這一榜樣,賦予其應有的榮譽,希望年輕人能夠從何鳳山身上學到這種跨越國界的正義感,做一個有良知的平凡人。

看,有的民族視為精神榜樣,有的民族選擇冷眼漠然。

你可能會說,我們中國人道德高尚,我們施恩不圖報,我們的大使當年救人時,也沒想過要猶太人回報什么。

那你可就太善良了,或者太高看猶太人了。

那些拿著簽證來到中國的猶太人,在干嗎呢?

他們沒有幫助中國人抗戰(zhàn)就算了,反而很快和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勾結在一起,密謀出一個“海豚計劃”:

日本人出地,猶太人出人,在中國東北“猶太復國”,就像從今天的巴勒斯坦搶地一樣,搶中國的土地,給猶太人建國。

后來,隨著日蘇關系、中國抗戰(zhàn)局勢不斷變化,這個“海豚計劃”胎死腹中。

眼看沒戲的猶太人,瞬間拋棄了日本隊友,跑去了蘇聯境內,后來幫助北約搞垮了蘇聯,直到近些年,俄羅斯的猶太寡頭財團,才被大帝鐵腕拿捏。

現實版的農夫和蛇,你好心給他們一塊避雨的屋檐,但他們想殺了你、占了你的屋子。

所以別說巴以沖突跟我們沒關系,“海豚計劃”如果成功,如今的巴勒斯坦,可能就是當年的我們。

我們的老祖先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同樣是被屠殺,1937年,南京,德國人約翰·拉貝,在鬼子燒殺的南京城建立安全區(qū),收留25萬中國平民避難,他甚至把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里,都塞進了600多名中國平民。

他還寫信給德國政府向日軍施壓,讓鬼子不得進入拉貝的安全區(qū)。

1938年,回到德國后,拉貝寫下的《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近年來發(fā)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

因為拉貝,煉獄南京城得以幸存一部分中國人。

因為拉貝,小鬼子屠殺的證據得以展現給世人。

80多年過去,這份大恩大德,我們從沒忘記。

2020年3月28日,德國疫情肆虐,7萬人感染病毒,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嘗試著給中國駐德大使吳懇寫信求援,急需一批抗疫藥品,當時這個藥品很少見,只有中國一家企業(yè)生產。

中國駐德大使館迅速聯系工信部,很快找到這家浙江藥企。

當得知求救人是拉貝后人時,這家企業(yè)的老板當即決定:免費贈送這批珍貴的藥物給托馬斯·拉貝。

當時,“拉貝后代向中國求援”的消息被媒體披露后,整個南京都震動了。

南京市民、外事部門、遇難同胞紀念館等紛紛行動起來,想方設法又湊出620瓶藥品、30000只口罩、200套防護服。

在國際航班停航的情況下,通過江蘇包機,輾轉萬里捐贈到了德國。

物資抵達德國機場后,當地等候的大使館工作人員們,驅車700公里運往海德堡,親手把物資交到了托馬斯·拉貝本人手上。

藥品包裝箱上,用中德雙語寫著一句德國民間諺語: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對應到中文諺語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其實,1938年拉貝回到德國,戰(zhàn)后一度被當做納粹抓進監(jiān)獄,釋放后生活陷入拮據。

消息傳到國內,無數中國人自發(fā)籌錢,輾轉幾個國家送到拉貝手中,這讓晚年凄涼的拉貝無比感動,特意寫信感謝中國人民對他的照顧。

1950年,拉貝去世后,他的墓碑被安放在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南京政府專門批款,在德國為拉貝先生修建了墓地。

后來,托馬斯·拉貝在采訪中動情地說,孩子們十分珍視與中國的友誼,相信對中國的愛,將會在拉貝家族中代代相傳。

我們不會忘記,2020年中國疫情爆發(fā)之初,德國緊急向中國援助醫(yī)療物資,并派傳染病專家趕赴武漢,協(xié)助一起研究病毒。

我們也不會忘記,2020年中國疫情爆發(fā)剛3天,以色列第一個全境強行驅逐中國公民,還是世界上唯二還在對臺軍售的國家;

有的民族,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有的民族,是山川異域,不共戴天。

如今巴以沖突正如火如荼,各方消息魚龍混雜。

你知道的網絡信息就真的是加沙地區(qū)的事實真相嗎?你知道為什么網上那么多為以色列洗地的聲音嗎?你知道為什么整個歐美對屠殺平民一片沉默嗎?

我來告訴你為什么。

因為歐美的主流媒體,都被猶太人控制了。

傳媒巨頭迪士尼的董事會主席兼CEO,猶太人;

全球第二大傳媒公司時代華納董事會主席,猶太人;

美國廣播公司有線電視分公司ESPN主席,猶太人;

世界三大新聞社,英國路透社、美國美聯社、法國法新社,都是猶太人創(chuàng)立;

美國第三大傳媒公司Viacom的老板,也是猶太人。

Facebook和Instagram創(chuàng)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還是猶太人。

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祖籍來自德國猶太聚居地,三個已婚子女全部是和猶太人結婚,競選總統(tǒng)時最大金主也是美國賭王猶太人謝爾登·阿德爾森……

還需要列舉嗎?

現在戰(zhàn)爭打的不僅僅是炮彈,也是輿論戰(zhàn)、攻心戰(zhàn)、滲透戰(zhàn)。

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連個網都沒有,以色列軍隊對戰(zhàn)地記者照殺不誤,你所看到的都是西方媒體讓你看到的。

告訴大家一個冷知識,跟人一樣,國家關系也分遠近親疏,在我國外交關系伙伴等級中,一共劃分有24個等級。

最高等級是“共同防御關系”,只有一個:朝鮮;

次高等級,全天候戰(zhàn)略伙伴關系,只有3個:巴鐵、白俄和委內瑞拉;

第三等級也只有一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排在第五等級。

知道以色列排在哪嗎?

第21級。

倒數第三級。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牙買加、斐濟、瑞士這種小國家都比他靠前。

就這,以色列駐華官微,天天陰陽怪氣道德綁架我們不站隊支持它。

也不想想,我跟你很熟嗎,你算哪根蔥?

所以,我想說的是,普通中國網民,面對俄烏、巴以這種國際糾紛,我們該怎么站隊,才不被有心勢力帶偏了節(jié)奏?

很簡單。

國家的排序就是我的排序,國家的態(tài)度就是我的態(tài)度,國家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