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里勒用致敬詹姆斯的動作血帽范子銘的扣籃,為北控吹響翻盤號角,笑傲京城德比。三月的四九城,沸騰的五棵松,閔鹿蕾指導長舒一口氣,迎接驚險的勝利。一切都那么熟悉,和十余年前似乎并無二致,贏的還是閔指導,但唯一不同的是,北京首鋼笑不出來了。

本賽季至今三場京城德比,閔指導兩次帶隊重回五棵松體育館,北控全部獲勝。在此之前,北控隊史從未在客場擊敗過首鋼。

如果說去年11月15日的那場京城德比,還只是閔指導和北控給首鋼的一點警醒,那么今年3月17日的這一戰(zhàn),已經(jīng)改變了整個北京籃球的生態(tài)。北控贏下了卡位關鍵戰(zhàn),在常規(guī)賽只剩8場的情況下,拿到26勝18負的戰(zhàn)績,領先季后賽席位爭奪團隊至少4場勝利,幾乎已經(jīng)鎖定季后賽。

這也意味著,此戰(zhàn)過后,北控本賽季常規(guī)賽排名壓過首鋼幾乎已成定局。

五棵松穹頂之上的冠軍旗幟飄揚著,且不說那華麗的四年三冠時代,即便是閔指導歸隱,斯蒂芬·馬布里、孫悅等功臣盡皆離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首鋼在過去任何一個賽季里戰(zhàn)績始終穩(wěn)穩(wěn)壓住北控。北京籃球的這片天,盡管風起云涌,但一直沒有失去掌控。

而現(xiàn)在,閔指導把這片天翻過來了。

馬布里執(zhí)教的過去四個賽季中,北控雖然擁有一定的競爭力,但高開低走狀態(tài)起伏大,過去三個賽季更是距離季后賽都只有一步之遙。北控對于球隊的投入不可謂不大,他們曾經(jīng)一度是聯(lián)賽里少有的同時擁有四名外援的球隊,可由弱變強的那層窗戶紙,薄如蟬翼,卻無論怎么用力都戳不破。

閔鹿蕾指導便是北控認定的能為球隊破局的主帥,可從首鋼集團退休,才正式在北控上崗的他,真就能成為“救世主”嗎?很多人心里還在犯嘀咕。在CBA歷史上拿過至少三次總冠軍的主帥只有四位,分別是1963年出生的王非、李春江、閔鹿蕾和如今廣東男籃主教練杜鋒。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對他的評價只有寥寥數(shù)字:吃了馬布里的福利而已!

北控的訓練場邊,自從閔指導接手球隊后就多了很多的橫幅?!白黠L培養(yǎng),凝聚團結”“抓小促大,抓嚴促用”“艱苦奮斗,同甘共苦”“奮發(fā)有為,自強不息”“二次創(chuàng)業(yè),鑄就輝煌”,據(jù)閔指導本人透露,這些標語多數(shù)都是他親自選的。唯一不由他做主的是“二次創(chuàng)業(yè),鑄就輝煌”,算是北控管理層替他和球隊立下的目標。

這些看起來聽起來多少有點機關作風老派特點的標語,恰恰就是閔指導的風格。

“三從一大”的時代里摸爬滾打走出來的閔指導,自1997年退役執(zhí)教以來,始終相信嚴格訓練是球隊的立身之本。來到北控后,熟悉的早課,久違的3200米,以及大訓練量,讓北控眾將見識到了當年差點把馬布里練趴下的“魔鬼訓練”。

27歲的鄒雨宸是閔指導訓練中最好的參照物?!爸庾印甭殬I(yè)生涯可謂是跌宕起伏,早年以天才身份出道,成為全明星,入選國家隊,甚至一度有望挑戰(zhàn)NBA,可連續(xù)大傷讓他差點離開CBA。來到北控后,他也始終傷傷停停,一奔跑后就大喘氣的畫面屢次出現(xiàn),難以保證健康,更談不上重回巔峰。

可本賽季一開始,球迷驚訝發(fā)現(xiàn),鄒雨宸的“熱辣滾燙”可比賈玲的電影來得早得多,他一口氣減重近30斤,從肥肥胖胖的大個子變成了臉部輪廓明顯的肌肉小伙。與此同時,他賽季至今打出場均15.3分7.5籃板1.9助攻1.7蓋帽的數(shù)據(jù),命中率達到56.2%,已經(jīng)非常接近巔峰時期。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減重和高強度訓練的保障讓傷病不斷的鄒雨宸已經(jīng)出戰(zhàn)了40場,毫無疑問,他即將打破個人生涯單賽季出場次數(shù)紀錄。他本季場均打28.2分鐘,也是他自2017年大傷過后,出場時間最高的一季。

有嚴格的訓練打底,閔指導對北控的攻防改造也全方位展開。

改造中的北控最容易察覺的是進攻端。上賽季,北控場均僅得94.7分,百回合只能得103.1分。本賽季,閔指導對球隊的第一要求是打快,推動轉(zhuǎn)換,拉起節(jié)奏,提高進攻成功率。顯然,北控完成得相當不錯,場均106.3分聯(lián)賽第5,進攻效率和投籃命中率都是聯(lián)賽第6,快攻得分更是高居聯(lián)賽第2。

防守端的變化往往不易發(fā)現(xiàn),但閔指導的球隊向來不害怕刺刀見紅,強烈的身體對抗正是展現(xiàn)訓練效果的極佳表現(xiàn)。北控本賽季的防守效率從上賽季的聯(lián)賽倒數(shù)第15位,升到了第11位。防守也成為了閔指導臉色的晴雨表,本賽季,當對手得分破百時,北控戰(zhàn)績只有12勝14負,但當對手得分被壓制在100分以內(nèi)時,北控戰(zhàn)績高達14勝4負。

訓練館里的汗水最終在勝利的夜晚閃閃發(fā)光,北控經(jīng)過賽季40場常規(guī)賽的歷練已然擁有了一股打不垮的精氣神。兩次擊敗首鋼的京城德比,北控一共在末節(jié)贏了對手20分,全部逆轉(zhuǎn)取勝。比賽結束后,閔指導接受采訪時如此這般說道:“隊員們永遠沒有泄氣,不管在什么情況下。”

熟悉嗎?是的,這番話像極了閔指導總決賽上的名言,“從來我們也沒有失去信心!”

閔指導在北控也并非總是順風順水,傷病是北控最大的難題。這賽季的北控到目前為止,只有狀元郎陳國豪全勤出戰(zhàn),外援凱·菲爾德歇了12場,廖三寧歇了13場,李瑋顥歇了26場,王少杰更是只打了5場球。

一支球隊總要經(jīng)歷磨難,而北控就是在這樣的磨礪之中愈發(fā)顯露出球隊的精氣神。本賽季,他們打出過一波8連勝,在連勝的后兩場,費爾德作壁上觀,但球隊卻接連擊敗同曦和遼寧,最終破了隊史紀錄。同時,這也是球隊史上第一次擊敗遼寧,至此,他們終于了嘗過擊敗每一支球隊的滋味。

傷病的阻礙和陣容的磨合是閔指導的一大苦惱,而隨之而來的關于閔指導排兵布陣方式的輿論攻擊則或許更令他頭疼。執(zhí)教幾十年來,閔指導并不以臨場指揮而見長,倒是曾經(jīng)因為一次戰(zhàn)術布置時忘記了誰在場上,而被網(wǎng)友奚落為“戰(zhàn)術鹿”。不管是昔日的首鋼,還是今日的北控,關于閔指導麾下球員首發(fā)替補,何時該用什么陣容的爭論,總是不休。

在很多場合里,閔指導都曾反復對球迷說道,“我們球隊里沒有主力和板凳,只有首發(fā)和替補”。在接手北控后的一次采訪里,他說的更加明確,“咱們隊沒有主力,只有首發(fā),在座的都有可能成為首發(fā)?!币粋€球隊不可能只靠五個主力打球,在每個位置上配兩三個人,這就是閔指導的執(zhí)教思路。

賽季至今,北控只有張帆全部首發(fā)。除此之外,即便是鄒雨宸也打了9場替補,費爾德都有2次替補登場。

拋開對首發(fā)替補的執(zhí)念,再來看這支北控,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北控本賽季一共16名球員有過出場記錄,除了只打過1場的孫桐林,其余15名球員里,14名場均出戰(zhàn)時間都達到了兩位數(shù),沒達到的那位是不怎么登場的李瑋顥。

團隊作戰(zhàn)是閔指導非常強調(diào)的打球方式,但他排兵布陣的風格并不是搞大鍋飯,而是總量控制,競爭上崗?;蛘哂酶唵蔚脑捳f,閔指導的執(zhí)教打法就是,誰狀態(tài)好,誰合適,誰就多打。這種方式的壞處就是像陳國豪這樣備受關注的新人,可能一場比賽打39分鐘,下一場就打幾分鐘。

可你看到的真相就一定是真相嗎?

就像周一圍和朱丹這對夫妻,周一圍說“老婆你路上小心點”,到了朱丹嘴里就變成了“我老公讓我小心點”,周一圍替朱丹捋頭發(fā),朱丹說“周一圍扯我頭發(fā)”。一件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說法,簡直是大相徑庭,南轅北轍。

換過來講,陳國豪在打福建那場比賽只打了3分鐘,但接下來面對四川就出戰(zhàn)了40分鐘,這樣陳述是不是就變成閔指導知人善任了呢?人們一直攻擊閔指導用人死板,好用就死用,說不用就打死不讓上,其實換一下就是,他的戰(zhàn)術不總是對的,但他的球員們都相信一件事:只要我能發(fā)揮,教練就會把我留在場上。

遙遠一點的故事,京粵大戰(zhàn)里的朱彥西、陳磊,京疆大戰(zhàn)里的張松濤,京遼大戰(zhàn)里的王驍輝,他們都曾在重要比賽或系列賽里成為改變戰(zhàn)局的重要人物。近一點,就像京城德比里的里勒和王少杰,不管在場下坐多久,只要上場了,他們的發(fā)揮絲毫不受影響。

這是閔指導給球員注入的信念,也是他的執(zhí)教哲學?;蛟S這一套并不對所有球員適用,但總會有適合的球員如聽仙樂耳暫明。至少在當下的北控,閔指導嚴厲的訓練和略顯執(zhí)拗的用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球員們享受競爭、享受勝利的表情就是最好的答案。

繞彎子不是老派教練閔指導的風格,他為人處世向來是有話直說。

京城德比里,廖三寧拿下了20分5籃板3助攻2搶斷,他在夸獎的同時,還不忘鞭策年輕人,在“前途無量”的祝福前硬是加上了“只要他能堅持自己的目標,能聽進去別人的勸告和指導”。即便里勒居功至偉,但他卻說“雖說里勒今天30多分,但有時候費爾德在場上得分也能上雙,能在場上把其他人的潛能調(diào)動出來,可能這方面我看重得更多。”

你瞧瞧,這要放在當下的職場,就相當于,領導給這月銷冠頒獎,卻偏說上月的銷冠怎么樣怎么樣。話不好聽,可換換位置,似乎一切又合情合理了。在六十歲的閔指導眼里,這些隊員并不是隊員,都是一個個亟待成長的自家孩子,而他,正是那不善言辭的典型的中國式父親,總會在你志得意滿時敲打你,要從他的嘴里當面聽到一句肉麻的夸獎,那可是不容易的。

這樣的教練,有多少人愛他,也就有多少人煩他。

謾罵聲不會從有關閔指導的新聞下徹底消失,可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貫徹自己的執(zhí)教理念,亦或是對待籃球和生活的方式。重家庭的閔指導從沒有把執(zhí)教的球隊當成球隊,而是把這里當成一個家。他住到了這個家附近,還告訴家里的每個人,主教練、當家人不能和球員走得太近,但你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話,可以找這個家的女主人,她會盡力幫你。

正是這樣一位教練,讓漂泊中的馬布里說這是他合作過最好的教練,以至于馬布里把北京真正當成了家。正是這樣一位教練,他等到六十歲退完休才愿意執(zhí)教首鋼以外的球隊,還因為那支球隊恰好就在北京。正是這樣一位教練,當他重回五棵松時,會望著球館上空的球衣說,“更加思念吉喆”。

沒有了馬布里,沒有京粵疆遼的硝煙,北京城的夜晚依舊,五棵松的夜晚依舊,閔指導還是閔指導,他又帶著一幫像孩子一樣的球員創(chuàng)業(yè)打天下,有寫不完的恩怨情仇,也有那總也少不了的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