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的定義

網絡謠言是指別有用心的人員利用境內外網站、社交平臺等網絡介質,傳播沒有事實依據,且?guī)в泄粜浴⒛康男缘牟粚嵭畔ⅰ?/p>

如何辨別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具有夸大事件嚴重性、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等特點,想要辨別看到的信息是否真實,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判斷:

1.查看內容是否客觀。網絡謠言通常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目的是煽動受眾情緒,往往缺乏客觀證據及描述。

2.查看來源是否權威。通過搜索相關關鍵詞,查看有無其他權威媒體發(fā)布相關報道。如果僅僅是個人在傳播,是謠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3.查看平臺是否正規(guī)。部分不法網站平臺,為了吸引流量,往往充斥大量色情、暴力內容。這種平臺上的信息,其真實性也往往大打折扣。

4.慎重轉發(fā)和分享。在沒有確認消息真實性之前,避免盲目轉發(fā)、分享,避免成為謠言傳播擴散的“幫兇”。

相關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零五條: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倡 議 書

網絡空間是億萬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謠言不僅污染網絡環(huán)境、損害網民權益,還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整治網絡謠言亂象是廣大網民的共同心聲。為治理網絡謠言,加強警民聯(lián)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抵制、共同治理網絡謠言的良好局面,江蘇網警聯(lián)合互聯(lián)網平臺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自覺抵制網絡謠言。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民朋友要堅守道德底線、不越法律紅線,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等各類違法信息,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網絡謠言線索,堅決杜絕造謠傳謠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

二、規(guī)范內容生產發(fā)布。網站平臺及網絡自媒體要規(guī)范內容生產、發(fā)布、傳播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嚴格落實信息內容主體責任,及時處置網絡謠言等違法信息,斬斷謠言傳播鏈條,全力擠壓謠言滋生傳播空間。

三、筑牢防謠網上長城。要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利用新技術構建網絡謠言監(jiān)測預警防控體系,提升對網絡謠言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與管控能力。進一步暢通違法有害信息舉報渠道,及時受理網民舉報線索,會同官方部門和權威機構共同開展辟謠澄清工作,合力筑牢抵御網絡謠言的鋼鐵長城。

四、共建清朗網絡空間。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xù)增強廣大網民明辨是非、抵御謠言的能力,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