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閑”為“現(xiàn)”,年輕人越活越通透。

文 | 華商韜略 梁梁

今年五一期間,朋友圈被“朱珠和朋友二手集市”刷屏了。

5元一張的周杰倫《范特西》專輯,30元的Dior耳釘、100元的貂皮大衣、599元的鱷魚皮古董包……各種超值好物讓人目不暇接。

盡管入場需要支付20元門票,集市門口依然擠滿了等待淘好物的俊男靚女,甚至有黃牛在網(wǎng)上倒賣起了入場票。

如今集市已結束2個多月了,但“朱珠和朋友二手市集”仍然是社交媒體和二手交易平臺上的熱議話題。

而這,也是年輕人迷上“二手”的一個縮影。

【萬物皆可二手】

淘二手,是新晉寶媽曉玥實現(xiàn)精致生活的秘密武器。

2018年,大學剛畢業(yè)的曉玥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毅然加入北漂一族??恐改傅闹г?,曉玥在天通苑租了一個小單間,當時房間內只有一張單人床和一個衣柜,生活條件非常簡陋。

憑借大學畢業(yè)季在跳蚤市場上處理閑置物品的經(jīng)驗,曉玥將目光轉向了二手平臺,希望能淘到一些實用的物品來完善她的小家。

在閑魚和轉轉上,她很快淘到了一臺九成新的電飯煲、一臺老款微波爐和一張二手折疊桌,這些新入手的“寶貝”,讓她的生活一下子方便了許多。

“剛開始工作,工資不高,買新的家電和家具實在是太貴了,二手平臺幫了我大忙?!睍垣h回憶道。

前年,曉玥結婚后,她與丈夫一起租了一套稍大一些的公寓,雖然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淘二手依然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里一半的家具都是我在二手平臺買的?!睍垣h說,有時淘到一些獨特的二手家具,比買新的更有成就感。

隨著寶寶的到來,曉玥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淘”寶。最近她在閑魚和多抓魚上淘到了不少幾乎全新的嬰兒用品,還有各種小玩具和故事繪本。

“寶寶長得快,很多東西用不了多久,買二手省錢又環(huán)保,將來還可以再賣出去。”曉玥笑著說。

曉玥的故事并不是個例,像她一樣喜歡買二手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并越來越多。

QuestMobile最新報告顯示,年輕人群已成為閑置交易市場的主力軍,且用戶規(guī)模增長勢頭強勁。2024年4月,中國閑置電商月活用戶總規(guī)模已達1.78億,近50%為30歲以下年輕人群。

年輕人對閑置商品的熱情,催生了二手交易市場的繁榮。線上,閑魚、轉轉、萬物新生(愛回收)、多抓魚等二手交易平臺迅速崛起;線下,跳蚤市場、二手書店、古著店也迎來復興,海爾等一些家電企業(yè)也開始發(fā)力二手市場。

剛換了新工作的阿寧入職前在紅布林上淘到了一套近乎全新的大牌商務西裝,這套西裝原價不菲,現(xiàn)在僅用一半的價格就收入囊中。他說:

“以前總覺得買二手的東西有點掉價,但現(xiàn)在覺得這是聰明人的選擇?!?/strong>

00后程序員小李上周在轉轉上賣了自己的舊手機,換了一部95新的iphone 14Pro。在他看來,手機更新?lián)Q代太快了,賣掉舊手機,再買個二手新款,既劃算又環(huán)保,“手機殼一套,跟全新的一樣。”

在這些二手平臺上,年輕人不僅能找到物美價廉的日常生活用品,還能交換一些稀缺和獨特的寶貝。

阿龍是一名手辦收藏愛好者,他通過閑魚找到了很多稀有的手辦,和賣家交流過程中還學到了不少收藏知識。對他來說,每次淘到心儀的手辦,都如同發(fā)現(xiàn)了寶藏。

這些熱衷買二手的年輕人,也常常搖身一變,化身二手賣家來“回血”。閑魚與36氪后浪研究所聯(lián)合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年輕人在閑魚上一年平均可賺2723.5元。

曉玥就曾在閑魚上賣出過搬家時帶不走的收納柜和跑步機,阿寧也會在618大促之后將一些不需要的大牌小樣掛到二手平臺上出售。

追星女孩瀟瀟會不定期在二手平臺出售愛豆的專輯和周邊,通過這種方式,既整理了自己的收藏,收回了一部分追星花費,還能結識不少同好。

研究生上岸的小林把自己用過的考研資料、復習書籍都掛到了閑魚上,不僅順利賣出了資料,還和兩位備戰(zhàn)考研的學妹成了朋友,小林經(jīng)常給她們分享一些實用的備考建議。

從家居百貨到電子設備,從日用品到奢侈品,在二手市場,似乎世間舊物都能被明碼標價,等待有緣人“重啟”。年輕人通過二手交易不僅滿足了生活所需,還從中找到了樂趣和成就感。

這一個個看似普通的交易故事,也折射出當代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

【你的閑置,我的珍寶】

不是新品買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價比。

過去一年,二手電商市場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半姅?shù)寶”電商大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二手電商交易規(guī)模達5486.5億元,同比增長14.25%;用戶規(guī)模為5.8億人,同比增長25.26%。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曾經(jīng)被打上“月光”“啃老”“敗家”標簽的年輕人,成了二手市場的主力軍。

很多年輕人的“二手初體驗”是被動開啟的,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窮。

麥可思2024版就業(yè)藍皮書指出,2023屆本科、高職畢業(yè)生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050元、4683元。

前不久,紅星資本局一項針對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年齡在20-30歲之間年輕人的問卷調查顯示,在2035份有效問卷中,超過70%的年輕人存款在10萬以下,接近70%的年輕人月收入不到1萬元。

這樣的收入水平常常無法覆蓋他們的生活開銷。后浪研究所發(fā)布的《2023年輕人省錢報告》顯示,超過50%的一線城市年輕人,每月生活開銷在5000元以上,26.6%的年輕人每個月的支出甚至達到1萬元。

在生活成本和消費欲的雙重作用下,許多年輕人不得不尋找更經(jīng)濟的消費方式,更具性價比的“二手貨”成了他們的新寵,二手市場也成了他們沖動消費的“后悔藥”。

大三學生小敏每個月的大部分生活費都花在購買時尚單品上,自從接觸了二手平臺,她淘到許多幾乎全新且價格實惠的衣服和飾品。同時,她也把自己大量的閑置掛在平臺上“回血”,還因此交到了幾個好朋友。

“過去總覺得穿二手衣服、背二手包包會被別人看不起,其實這種想法只是我們給自己設定的心理障礙。我身邊許多同齡人都在購買和使用二手物品,現(xiàn)在大家對二手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毙∶舾锌馈?/p>

年輕人轉向二手,看似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妥協(xié),實際上也反映出他們更加務實、更加理性的消費觀和更負責任的生活態(tài)度。

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新款,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在以更低成本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同時,也積極踐行綠色消費和環(huán)保理念。

省錢,或許是年輕人選擇二手市場的初衷。但時間久了,他們找到了更多鐘情“二手”的理由。

文藝青年莉莉喜歡在多抓魚上買二手書,每次翻閱這些書籍,她都能在書頁間發(fā)現(xiàn)前任書主留下的筆記和心得,“這些書有一種特別的溫度,仿佛在與過去的人對話?!崩蚶蛘f,這些書讓她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情感連接。

時尚達人阿俊經(jīng)常在紅布林上淘一些獨特的古著單品。這些衣服不僅價格實惠,還能夠彰顯他的審美與品位。在他看來,每件古著都有自己的故事,穿在身上特別有意義。

對于一些追求個性的年輕人來說,孤本典籍、中古服飾、老式相機、黑膠唱片、復古家具等二手商品自帶的“歷史感”和“故事感”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在“將你的閑置變成我的珍寶”的過程中,也常常伴隨著友誼的建立,買賣雙方都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情感滿足。

閑魚發(fā)布的報告顯示,游戲、寵物、植物、模玩動漫等興趣消費,每筆訂單平均產(chǎn)生約40句聊天。其中有40%的聊天發(fā)生在交易完成之后,許多買家和賣家在確認收貨后建立了新的聯(lián)系,豐富了彼此的社交生活。

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涌入,“二手”“閑置”的邊界也在不斷被拓展。如今的二手市場不再局限于家具、電子產(chǎn)品、服裝、化妝品等閑置品的斷舍離,還衍生出了許多新奇有趣的興趣社區(qū)和“微瑕”項目,比如自律監(jiān)督、手工作坊、寵物相親、情緒樹洞、技能互換等。

對年輕人來說,二手交易已經(jīng)從單純的省錢行為演變成了潮流生活的代名詞。

“淘二手,不僅讓我們在有限的預算內擺脫了物質焦慮,還拓寬了我們的社交圈子,增進了情感連接,幫我們過上了既經(jīng)濟又環(huán)保的精致生活?!睍垣h總結道。

【信任危機】

清華大學能源環(huán)境經(jīng)濟研究所等機構發(fā)布的《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的閑置物品交易有望突破3萬億元,龐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入局者。

3月12日,閑魚發(fā)布數(shù)據(jù)稱,平臺日均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過去一年有超1億人在閑魚掛出閑置物品;當天,二手交易商萬物新生集團發(fā)布財報顯示,其2023年營收為129.7億元,同比增長31.4%。

一派欣欣向榮之下,各種亂象也接踵而至。

早在2018年,沈夢辰就曾在微博分享了一段自己在閑魚賣衣服被騙3000元的經(jīng)歷,還因此登上熱搜。

據(jù)黑貓大數(shù)據(jù)中心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3年二手平臺相關投訴超10.5萬條;從用戶年齡來看,二手平臺投訴用戶主要為95后、00后,其中20-30歲用戶占比超過60%。

“零門檻”“C2C”“非標準化”等特性讓二手市場魚龍混雜,便利之下暗藏隱憂,不少消費者都有過不愉快的“淘二手”經(jīng)歷。

賈先生是二手平臺的資深用戶,平時喜歡淘一些獨特的電子產(chǎn)品和古董物件。然而,最近的一次購物經(jīng)歷讓他倍感失望。

兩個月前,他看上了一款標價不菲的老式相機,賣家聲稱相機保存完好,無任何問題。由于對這款相機一直心儀已久,他毫不猶豫地付了款。然而,當他收到相機后,卻發(fā)現(xiàn)相機鏡頭有明顯的劃痕,快門也不靈敏,完全無法使用。

賈先生試圖聯(lián)系賣家,卻發(fā)現(xiàn)對方已經(jīng)將他拉黑。由于平臺維權流程冗長繁瑣,最終他只能無奈接受這個“教訓”。

事實上,這類情況并不少見,許多二手交易都存在商品描述不實、售后服務缺失等問題。

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許多出售閑置數(shù)碼產(chǎn)品的都是職業(yè)賣家。為了牟利,他們有時會將舊設備進行簡單翻新,再作為成色不錯的商品來售賣,這樣的設備實際上存在許多暗病,“用一兩個星期可能沒問題,一兩個月后問題就顯現(xiàn)出來了,那時候已經(jīng)過了保修期,買家只能吃啞巴虧?!?/p>

國內網(wǎng)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二手電商投訴主要集中在商品質量差、退款難以及貨不對板等問題上,占比分別為21.71%、18.65%和10.09%,合計超過半數(shù)。

在買家抱怨各種坑的同時,不少賣家也感到無奈和委屈。

張小姐是一位手工藝愛好者,經(jīng)常在二手平臺上出售自己制作的手工飾品。前不久,她遇到了一位挑剔的買家,對收到的飾品提出各種無理的退換要求,并威脅要在平臺上給差評。盡管張小姐一再妥協(xié),還是收到了差評,十分影響她的銷售信譽。

二手市場的繁榮與亂象并存,既反映了年輕人對二手商品的需求和熱情,也暴露出行業(yè)監(jiān)管難題和平臺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的諸多挑戰(zhàn)。

盡管不少二手平臺將“建立彼此的信任”寫進社區(qū)公約,但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具體規(guī)則由買賣雙方約定,大部分商品默認無售后、不可退換。

信任問題始終是決定二手行業(yè)能走多遠的關鍵。亂象之下,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更多地引入B2C模式,通過與品牌商、生產(chǎn)商合作,確保二手商品的質量和來源的可追溯性。

當下,消費市場總體表現(xiàn)疲軟,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二手市場的發(fā)展,承接了一些原本屬于一手市場的消費需求,但從長遠來看,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下降不只會影響一手市場,也將波及二手市場。

以二手手機為例,調研機構TechInsights報告顯示,今年618期間,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了2%至1310萬部。新品交易的縮減,不僅表明了消費者在消費時更趨理性,長此以往也會直接影響二手市場上的手機供給,進而影響二手手機的交易增長。

這種趨勢將倒逼二手市場玩家在模式、貨源、交易鏈、平臺生態(tài)等方面持續(xù)迭代,在未來的幾年里,整個二手市場或將迎來一場殘酷的大洗牌。

【參考資料】

[1]《QuestMobile:中國閑置電商月活用戶規(guī)模達1.78億,年輕人群已成為閑置交易市場的主力軍》揚子晚報[2]《辦“二手集市”,門票及商品被高價倒賣!朱珠發(fā)文譴責》上觀新聞[3]《沈夢辰在閑魚被騙,平臺有風險提示也未必無責》新京報[4]《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專題研究:二手電商,前路漫漫亦燦燦》未來智庫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