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率部拿下河南洛陽后,獲知開封明守軍較弱之后大喜,于二月率3萬大軍,日夜兼程,3日內到達開封城下。

聞聽消息,開封城內人心惶惶。

誰料守城副將陳永福趁闖軍立足未穩(wěn),晚上發(fā)動突襲,獲得成功。李自成不但沒有攻下開封,反而被陳永福之子陳德一箭射傷左眼,把李自成氣得直嗷嗷叫,不得不下令撤兵。

臨走時,他撂下一句狠話:闖王我一定會回來,血洗開封城!

闖王的名聲不是蓋的,從此之后,開封人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過生活,他們不知道,在這亂世當中,厄運什么時候還會降臨。

該來的還是要來,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十二日,起義軍潮水一般涌向開封,第二次開封攻城戰(zhàn)就此打響。

已經擢升為總兵的陳永福身經百戰(zhàn),什么樣的場面沒有見過?可這次面對迫近的起義軍,他還是感到脊背一陣發(fā)冷,心說不妙。

為了報上次的一箭之仇,李自成此次特地請到了好兄弟,外號“曹操”的羅汝才前來助戰(zhàn)。李羅聯軍數十萬,鋪天蓋地,聲震四野。

唯一讓陳永福感到欣慰的是,開封城墻高約五丈(大約是16米),而且墻體全部是青磚包砌,在冷兵器時代可謂是堅不可摧。

忽一日,陳永福忽然在城樓上從千里鏡(類似于望遠鏡)中看到駭人一幕,闖軍陣中竟然架起了一排火炮,綿延不絕,估摸著不少于百門。

看到這里,陳永福暗暗叫苦,城墻再如何堅固,又怎敵如此多的火炮?

果然,闖軍百炮齊發(fā),威力無比。炮彈就像暴雨般傾瀉在城墻之上,頓時碎石飛濺如雨。守軍見狀紛紛抱頭躲避,慘叫聲一片。

闖王大手一揮,起義軍吶喊著抬上云梯登城。頃刻間,便有百余名兵士登上了城墻,刀片閃閃,血肉橫飛。

陳永福見狀大驚失色,他斷然揮刀前往,砍翻幾名農民軍。緊接著,他到了一名炮手面前,將炮口壓低,下令俯射。

他還高喊道,“忠臣不怕死,人在城池在!”炮手受到鼓舞,紛紛點炮。隨著一聲炮響,起義軍倒下一片,斷腿殘肢飛上了天。

當時的火炮射速不敢恭維,短暫的受挫,架不住起義軍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立時又蜂擁而至。很快,甕城被起義軍占領,守城形勢岌岌可危。

自打一年前李自成就放出狠話要來,陳總兵早有預案,他準備了上千桶桐油,以及無數捆柴禾??吹狡鹆x軍攻破甕城,又來進攻主城,官軍大喊一聲,一起往下猛倒桐油,狂扔點燃的柴火。頓時火光沖天,慘叫聲不斷,農民軍燒死過萬。

即便形勢稍安,陳總兵也不敢高枕無憂。原因很簡單,進攻的起義軍人數太多了,即使是尸體堆積如山,他們一樣會前仆后繼。

為了對付起義軍的火炮,陳永福下令把老百姓和寺院的門都拆了,一層層疊在一起矗立在城墻上,終于阻擋住了農民軍的火炮攻擊。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闖軍攻城毫無進展。這時候,又傳來明朝援兵即將到來的消息??膳碌氖?,起義軍糧草也告急了。

李自成無奈,只好在二月底含恨下令退兵。

得知闖王退兵,開封軍民隨即走上街頭慶祝勝利,崇禎皇帝也發(fā)來“慰問電”,表示嘉獎。當開封軍民還在為連續(xù)兩次擊退闖軍狂歡之時,戰(zhàn)爭陰云再次籠罩開封,一場更加慘烈的戰(zhàn)斗很快將不期而至。

五月初二,李自成騎著高頭大馬,身邊有幾十員戰(zhàn)將簇擁。他的喊聲在開封城外上空中回蕩:“開封,闖王我又來了!”

這一次,李自成吸取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不再強攻,而是要邊打邊長期圍城。能攻就攻進去,攻不進去,便要困死開封軍民。

與此同時,李自成還決定圍點打援。為了實現這一戰(zhàn)略目標,他此次動用的軍隊號稱百萬。

這邊,明軍也不能說沒有準備。尤其是宗藩此地的周王朱恭枵,為了保住開封,也是拼了。

明朝末年的藩王也好,大臣也罷,大都是要錢不要命的主,他們寧愿城破后被劉宗敏勒索,也不愿意給拿出去當軍費,當然下場無一例外不太好,被搶的被搶,被殺的被殺,被煮的被煮。

面對這種殘酷的前車之鑒,周王很想得開,他決定砸鍋賣鐵,傾其所有,打贏開封保衛(wèi)戰(zhàn)。贏了戰(zhàn)斗,家底日后可以再撈,輸了戰(zhàn)斗,人都得死,要家產何用!

開打之前,周王撥出巨款購買大量軍糧,為打持久戰(zhàn)做準備。其次,他親自帶領王府護衛(wèi)到前線做動員,并且頒布誘人獎勵條件。

“斬首一級,賞五十兩;守城射死一敵,賞三十兩;傷一敵亦賞十兩?!笔軅咭沧们閾嵝?,確保后半輩子衣食無憂。周王還把五十萬兩白銀擺在城頭,當場兌現。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官兵和百姓無不踴躍殺“賊”。這一來,李自成頗有點棘手,原以為這次可以輕松困住開封城,誰知道比上次更難打。

闖軍久攻不下開封,讓本來對開封喪失信心的崇禎看到了希望,打算派兵救援。接到圣旨,名將楊文岳、丁啟睿各率5萬人馬,左良玉率10萬大軍,馬不停蹄趕赴開封。

到了開封郊外的朱仙鎮(zhèn),他們聯手痛擊農民軍,大獲全勝。糟糕的是,李自成的侄子李過臉上還中了一箭。消息傳來,起義軍士氣低落,那些久經沙場的將領也坐不住了。

在最高軍事會議上,李自成卻鎮(zhèn)定自若地說:“諸位莫慌,本王自有妙計?!崩钭猿伤^的妙計,是軍事宋獻策出的,概括起來就三個字:離間計。

次日早上,詭異的一幕發(fā)生了,楊文岳和丁啟睿的大營遭到了農民軍的炮擊,左良玉軍營卻平安無事。

楊文岳大惑不解,忍不住向丁啟睿發(fā)問。丁啟睿捻著胡子,故作神秘地說道:“這你就有點孤陋寡聞了,左良玉的養(yǎng)女是李自成的義女,此刻就在闖賊營地;還有,李自成攻打商丘,下令保護左良玉府邸……”

“不會吧,真的如此,圣上會坐視不理?”

“千真萬確,實話告訴你,這次出兵,圣上授意我對左良玉暗中監(jiān)督。”丁啟睿壓低聲音說道。

“那么麻煩干啥,殺了他多省事?”楊文岳起身喊道。

“目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抓不到鐵證前,不能輕舉妄動,再說了,他手中還有10萬雄兵呢?!倍㈩o奈地說。

崇禎為何對左良玉不放心呢,因為皇帝本來就生性多疑,而且左良玉的忠誠度確實不高。

左良玉是楊嗣昌推薦的,他確實是一員良將,一上任就將張獻忠打得滿地找牙??墒?a class="keyword-search" >楊嗣昌看出左良玉桀驁不馴,不想提拔他,打算讓另外一員戰(zhàn)將賀人龍取而代之。

賀人龍這貨愛說閑話,轉身告訴了左良玉。從那之后,左良玉就記下這筆賬,后來在楊嗣昌遇險的時候按兵不動,導致楊部全軍覆沒,老楊頭自己也被活活氣死。

崇禎皇帝本來就度量不大,因為楊嗣昌的死對左良玉頗有怨言,早就想收拾他??紤]到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他只能強壓怒火,沒有殺頭,只是降級處理,讓他戴罪立功。

這時候,左良玉對崇禎的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變化,忠誠度也大打折扣。

第二天晚上,更為蹊蹺的事發(fā)生了,農民軍帶著李自成的書信,還有百兩黃金,前往左良玉大營,半道“迷路”,誤入到了丁啟睿軍營。

丁啟睿和楊文岳大驚,隨即寫奏表給崇禎,說左良玉是內奸,建議應該把他就地斬首??墒撬妥啾淼娜藳]走多遠,就被農民軍的人抓獲。李自成料事如神,早就讓人在通往北京的要道等著呢。

很快,這奏章就繞了一圈,回到了左良玉的手中。

左良玉一看,心中一萬匹草泥馬滾滾而過,他冷笑一聲:“老子為國盡忠,你們卻暗算于我,真乃卑鄙小人。”思考良久,他想到了一條狠毒的招數,在半夜拔寨而去,把楊文岳和丁啟睿丟在那里。

“讓李自成收拾你們吧,巧言令色的小人!”離開朱仙鎮(zhèn),左良玉回過頭來,哼了這么一句話。

天亮之后,丁啟睿和楊文岳一覺醒來才發(fā)現,左良玉的10萬大軍已經跑路。二人倒也不傻,急忙下令撤兵,要不然肯定會被農民軍一鍋燴了。

因為倉促撤兵,各部亂作一團。李自成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局面,在中途設下伏兵,將二人的部隊殺得人仰馬翻,落花流水。丁啟睿和楊文岳也顧不得那么多了,帶著親信倉皇逃命。

再說左良玉聽到后面打了起來,他高興得手舞足蹈,活該!這就是招惹老子的下場。話音未落,手下前來報告:“將軍,大事不好!”

“何事慌張?”

“前面走不動了?!?/p>

“怎么回事?”

“將軍自己看看吧。”

左良玉縱馬上前一看,當即頭暈目眩。前方驚現一道深溝,有一丈多寬,八尺多深。溝中還豎立著一塊高大木牌,上面赫然寫著幾行字:

這里溝寬水深,昆山(左良玉字昆山)已成游魂,要想死里逃生,趕快下馬就擒!

有人說了,溝也不是那么可怕,讓軍士趕緊填土,或者哪怕是兵馬硬著頭皮進去,很快就填滿了。問題是,溝跟河道挖通了,里面水深流急,進去之后,很快會被沖走。把左良玉急得像熱鍋上螞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早知如今,就不應該逃跑了,留下來跟丁楊二將軍并肩作戰(zhàn)該有多好??墒鞘澜缟蠜]有后悔藥,農民軍很快殺到,左良玉兵敗如山,死傷慘重,深溝里的流水變成了紅色,不一會就被尸體填滿。

剩下的左軍一見倒是喜出望外,紛紛逃命。左良玉在親兵護衛(wèi)下總算逃離險境,他慶幸道:“李自成還是不會用兵,如果再挖一道溝……”

話還沒有說完,他停住不說了。

原來,前面,真的又出現一道“人工渠”。緊接著,追兵再至,又是一番宰殺。經過一場場廝殺之后,左良玉殘部終于回到防區(qū)襄陽。一集合部隊,左良玉淚如雨下,逃出生天的士兵只有不到三成,其余七萬士兵全都戰(zhàn)死沙場。

這場慘敗讓左良玉大病一場,身體每況愈下,朝廷也對他徹底失去信任。

清順治二年(1645年),左良玉死在安慶,年僅46歲??梢哉f,是開封之戰(zhàn)毀了他。左良玉死后,兒子左夢庚降清。

再說開封城,被圍城四個多月后,饒是早有準備,糧食也全部吃光,大伙只好殺同類充饑。

當年9月,李自成另辟蹊徑,下令引水漫灌開封。滔滔黃河水從開封城北門涌入,勢不可擋。開封城頓時成為一片澤國,水面飄滿浮動的尸體,臭氣熏天,讓人窒息。

周王朱恭枵、周王妃、守將陳永福、黃澍等人并沒有跟百姓和士兵共存亡,而是提前成功地乘船逃走。

史書記載,開封城37萬百姓,幸存者不到十分之一,只有3萬人活了下來。

參考史料:《明史·左良玉傳》明 《豫變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