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唐宋時期的文人,誰最出名?可能人們張嘴就來的是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當然也有人會說,那肯定是“唐宋八大家”呀!話說,“唐宋八大家”,你能脫口而出的有幾人?可能也只有韓愈、王安石和蘇東坡。搞半天,所謂的“唐宋八大家”,世人刻入腦海的不過仨!從這個角度來說,論知名度,十個唐宋八大家,都趕不上一個李杜。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詩仙李白、詩圣杜甫這么厲害的人物,卻沒有評上“唐宋八大家”呢?文學界大多數(shù)人的解釋是,那是因為唐宋八大家主要以散文為主,是“古文運動”的核心領袖,而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主要是詩文為主,在散文方面并沒有多么高深的造詣。真的是這樣嗎?實則不然,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先來了解“唐宋八大家”是怎么來的?

對于唐宋八大家的由來,其實是明代。元末明初的文史學家朱右將韓、柳、歐、曾、王、三蘇的優(yōu)秀散文編撰為《六先生文集》,到了明代中葉,著名的儒學大師唐順之,在他選編的《文編》中,既選了《左傳》《國語》《史記》等秦漢文學,也選了大量的唐宋文學,并逐步確立了“唐宋八大家”的歷史地位。之后,人稱“鹿門先生”的茅坤繼承朱右和唐順之的思想,增編文章,將“三蘇”一分為三,編成《八大家文鈔》。
歷經(jīng)朱右、唐順之、茅坤三人的推波助瀾,“唐宋八大家”的名號就流傳開了。唐宋八大家是“古文運動”的發(fā)起者和倡導者,他們對古文的繁榮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因此被后世尊為“唐宋八大家”無可厚非。不過如果要拿唐宋八大家和詩仙李白、詩圣杜甫進行比較,完全沒有可比性。
從字面意思來看,“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在文化層面有著爐火純青造詣的行家,也可以說是文化層面有著精神造詣的專家。而“詩仙”和“詩圣”是什么層次?仙人和圣人,與行家或?qū)<沂且粋€層次嗎?肯定不在一個位面啊,那是超越好多個層級的存在。行家和專家不過是凡人罷了,而圣人和仙人,都是超凡入圣、至臻化境的存在。

對于李白和杜甫的文化功底,后世文壇多有評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贊嘆道,“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先驅(qū)之一的王禹偁(chēng)這樣說,“李白王維并杜甫,詩顛酒狂振寰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如是說,“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南宋詩人嚴羽評論道,“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這也充分說明,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是超凡入圣的級別。
如果要在古代文人做一個前十排行榜的話,李白、杜甫是毫無疑問能夠入選,而唐宋八大家至少有一半都無法上榜,唯有韓愈、蘇東坡可入圍。如果在唐宋期間做一個文人前十的排行榜,李白和杜甫必然位居榜首,而唐宋八大家也未必能夠全部入選??梢院敛恢t虛的說,在唐宋時期,李白和杜甫是拔地倚天、登峰造極的境界,無能出其右。
那么,李白和杜甫寫過散文嗎?寫過的,比如李白的《上安州李長史書》《上安州裴長史書》等;又比如杜甫的《東西兩川說》《秋述》等。不過,相比較來說,李白和杜甫在詩的造詣更高,隨便一句都有可能成為“千古絕唱”。

所以,不要問為什么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沒有入選“唐宋八大家”,畢竟李白和杜甫都是“仙人”和“圣人”的級別,你把“仙人”和“圣人”與“凡人”放在同一個級別,這就好比你把“小網(wǎng)紅”和“大明星”拿來做比較,那自然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的位面完全不一樣。
不過,唐宋八大家雖然層次上不及“詩仙”“詩圣”,但也不能否定他們的才華,更不能否定他們對文壇所做的貢獻。“唐宋八大家”是繼春秋戰(zhàn)國、三國之后的又一次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大促進、大融合的“文化天團”,為中華文學的傳承和發(fā)展,點綴了閃耀的群星、增添了璀璨的光芒、傳承了賡續(xù)的文脈、延續(xù)了文道的光輝。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實力超群、恐怖如斯的“文化天團”,但與詩仙詩圣依然是螢火與皓月的差距,不然也不會有“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創(chuàng)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讓那么多人崇拜”的歌詞。不過,無論是詩仙李白、詩圣杜甫,還是唐宋八大家,他們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都是中華文化的源泉,高貴的血脈,有趣的靈魂,值得我們以及后來人去珍惜、去愛戴、去傳承、去延續(xù)。
【本圖文由“尚書臺”新媒體原創(chuàng)出品,作者金蘭,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復制、翻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