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發(fā)回重審的震撼人心的兒童拐賣一案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余華英因多次拐賣兒童,被判處死刑。這一案件讓人們關(guān)注到拐賣兒童的嚴峻現(xiàn)實。余華英不僅通過拐賣兒童牟取非法利益,更使得17個家庭骨肉分離,痛苦難以言表,有的父母為尋找子女多年顛沛流離,甚至抑郁而終。然而,事件的背后也引發(fā)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為何拐賣兒童現(xiàn)象屢禁不止?這不僅是因為“賣”的一方存在,還因“買”的一方的需求。

拐賣兒童的買家群體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類犯罪的產(chǎn)生。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供需效應(yīng)”:當一種需求存在時,供給便會隨之出現(xiàn)。兒童拐賣之所以屢禁不止,正是因為存在大量對孩子的“非法需求”。這些買家中,不乏因無生育能力或想要傳宗接代的夫婦;有些人認為通過“買”孩子可以建立完整的家庭,而另一些人則對法律缺乏敬畏,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走捷徑”來實現(xiàn)心愿。買賣兒童帶來的“供需循環(huán)”讓犯罪行為不斷延續(xù)。

在一些地方,傳統(tǒng)觀念對拐賣現(xiàn)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的部分文化中,傳宗接代、擁有子嗣被視為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些無法生育的夫婦而言,收養(yǎng)程序相對復雜且冗長,這讓他們轉(zhuǎn)向非法手段,認為拐賣來的孩子可以填補心中的遺憾。同時,子女在一些文化中被賦予極高的家庭地位,甚至與個人價值相綁定。這種觀念讓一些人無視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認為擁有孩子是“家庭的完整”或“人生的成就”,從而讓拐賣現(xiàn)象得以滋生。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道德決策常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尤其是當人們的行為符合一定的社會“默許”時,違法行為可能就會“正?;?。對于一些買家而言,他們可能誤以為購買孩子是一種無傷大雅的行為,甚至認為只要不被發(fā)現(xiàn)就不會對自己產(chǎn)生不利后果。在這種錯誤認知下,買賣兒童的犯罪行為被合理化,法律意識的淡薄加劇了問題的復雜性。

一些家庭或社區(qū)甚至默認買賣兒童的行為,并將其視為獲取孩子的“捷徑”,這是因為他們從未真正意識到這種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深重傷害。這也意味著,只有當更多人意識到買賣兒童的嚴重后果,并愿意將此視為“不可接受”的行為時,社會氛圍才能改變。

而“幸?;糜X”指的是個體認為自己可以通過獲得某種外部條件來實現(xiàn)內(nèi)心的滿足或幸福。對于一些無子女的家庭而言,孩子被視為幸福生活的關(guān)鍵。那些因無法自然生育而感到挫敗的人,常常將孩子的到來視為一種補償,認為只有擁有一個孩子才能讓生活充滿意義。因此,一些買家選擇無視法律,通過非法途徑“購買”孩子。這種“幸?;糜X”往往蒙蔽了買家的雙眼,使他們忽視了行為的道德和法律后果。被拐賣的孩子、撕裂的家庭,以及社會的秩序,最終成為了他們追求“幸?!钡臓奚贰?/p>

那么如何打破買賣兒童的惡性循環(huán)?在治理兒童拐賣問題上,我呼吁我們社會需要從多個層面加以干預:

1. 加強法律打擊力度

除了嚴懲拐賣兒童的犯罪分子,也應(yīng)加大對“買家”的打擊力度。社會需要明確傳遞信息:買賣兒童不僅是法律上的犯罪,更是對人性的褻瀆。只有當買家也受到嚴厲懲罰時,市場需求才能從源頭上得以控制。

2. 提高生育和收養(yǎng)的支持

對于無法自然生育的家庭,應(yīng)提供更多的心理輔導支持和生育援助,并簡化和規(guī)范合法收養(yǎng)的流程,幫助他們通過合法手段實現(xiàn)生育需求,從而減少非法手段的誘惑。

3. 加強社會教育,倡導道德與法治意識

社會的價值觀塑造著個體的行為模式,只有當人們普遍認為拐賣行為不可接受、無法容忍時,兒童買賣的需求才可能得到遏制。這需要通過社會宣傳、家庭教育、社區(qū)活動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和道德觀念,喚起社會對拐賣行為的“零容忍”態(tài)度。

拐賣兒童是這一嚴重的犯罪行為,不僅破壞了無數(shù)家庭的幸福,更在社會中植下了仇恨的種子絕對應(yīng)將其危害列為和毒品罪同一等級。要真正從根本上杜絕拐賣現(xiàn)象的發(fā)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承擔責任。從買家的心態(tài)出發(fā),我們可以看到這背后的心理動因是多方面的,而打破這種惡性循環(huán)需要社會、法律、文化的共同努力。

拐賣兒童行為的根源在于需求的存在,只有當每個人都對這種犯罪零容忍,拒絕通過非法手段獲得孩子,社會才可能更加和諧。希望大家能從此事件中深刻意識到,法律的邊界不容觸碰,道德的底線不容突破。余華英該死!

如果你對更多社會心理學相關(guān)話題感興趣,歡迎關(guān)注我,一起探索社會心理的方方面面。

歡迎關(guān)注、點贊和轉(zhuǎn)發(fā)。
您對販賣兒童,對買賣雙方,怎么看?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一起聊聊!希望能看到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