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來西安旅行,需要慢放腳步,因為西安的好地方真是太多了!除了那些耳熟能詳?shù)闹包c,還藏著許多冷門小眾卻底蘊深厚的秘境古跡。比如這處藏于城郊的“世界遺產(chǎn)”,名氣雖然很大、游客卻很少。當你無意間走入,便能遇見重重驚喜。

這里就是——興教寺。

興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約20公里的少陵原畔,是佛教法相宗祖庭、“樊川八大寺”之首,同時也是家喻戶曉的唐代高僧玄奘大師的長眠之地——沒錯,就是那個《西游記》里的唐僧。

唐朝麟德元年(公元644),玄奘大師圓寂于銅川玉華宮,最初葬于白鹿原上,后來在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年)奉詔遷葬于今天的少陵塬畔。次年(公元670年),興教寺為塔而建,并由唐肅宗賜名“興教寺”,距今1300多年。
1961年,興教寺就入選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寺內的興教寺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已經(jīng)忘了第一來興教寺是因為什么由頭了,后來陸陸續(xù)續(xù)來過多次,每次來都會被它的靜謐詩韻所感染,待上小半天,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閑”。
興教寺雖然距離城區(qū)比較遠,但交通很便利,從韋曲西寨十字坐公交車,不過半個小時就能抵達。這趟出行我原本是要去杜公祠賞蠟梅的,剛好在公交站臺遇上735路公交車,于是便上了車直奔興教寺了。

興教寺倚靠著少陵塬,因塬就勢,坐北朝南。它的布局與其他寺廟有些不同,分為東、中、西三大院落,中院為主建筑群,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臥佛殿等建筑。西院為塔院,玄奘大師的靈骨塔,三藏院;東院是藏經(jīng)樓。

每次來興教寺,我都會先去塔院拜謁玄奘大師舍利塔,然后順時針游覽古寺。塔院內有三座塔,呈“品”字形排列。中間最高的那座就是玄奘大師的靈骨塔,兩側為其弟子圓測、窺基兩位法師的靈骨塔。
這次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師父繞塔,很是虔誠。我靜靜待了一會兒便走開了,沒有過多打擾。

之前來興教寺,都是夏、秋季,只感覺寺內草木很繁盛,夏天油綠、秋天斑斕。這次冬日再來,倒也沒有蕭瑟之感,雖然葉子落了,但松柏長青。法堂前的一樹蠟梅也正含苞待放,氣韻悠長。

因為藏于城郊,興教寺內游客甚少。但這也成全了它的美!沒有嘈雜與喧囂,只有一院清幽和故事……

最后說一些旅游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西安市長安區(qū)杜曲鎮(zhèn)興教寺
門票:免費
交通:自駕游直接導航即可,自由行可以從地鐵二號線韋曲南站D出口,步行15分鐘到“西寨十字”公交站,乘坐735路公交車至“興教寺”站下車后步行抵達。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fā)現(xiàn)世界更多美景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