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前段時間一個成都朋友來西安旅游,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西安的簡稱叫什么?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安人,聽到這個問題我還真的被問住了!

和朋友討論,好像國內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說成都的簡稱是“蓉”、重慶的簡稱是“”渝、上海的簡稱是“滬”、 比如朋友告訴我,成都之所以被稱為“蓉城”,是因為成都市的市花是芙蓉花,再往更遠的時代追溯,成都曾經(jīng)是蜀國的都城,而蜀國的國花也是芙蓉花。因此,在成都被稱為“蓉城”,也和蜀地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我想了想,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古都西安,好像真還沒有一個大眾認可的簡稱,或許是我不知道? 心里惦記著這個問題,我回來后專門查了查資料,發(fā)現(xiàn)西安原來有一個簡稱,叫——“鎬”。 “鎬”(音hào)這個字,我并不陌生。我住在西郊土門附近,就有“豐鎬東路”和“豐鎬西路”。“豐”和“鎬”,指的是西周的“豐京”和“鎬京”(合稱為“豐鎬”),它們是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座規(guī)模宏大、形制完備的城市,也對后來構建中國城市平面布局的總規(guī)制起到了重要影響,可謂底蘊深厚。 西安用“鎬”字做簡稱,大概也是從這個“鎬京”來的。 不過,和其他城市的簡稱相比,西安的“鎬”字,好像認知度并不高,也沒有被廣泛地運用。比如西安沒有被叫做“鎬城”,在西安鐵路、公路等需要簡稱的時候,一般也就直接用“西”字代替了。 好像有段時間,網(wǎng)絡上有網(wǎng)友也關注到了西安簡稱的問題。大家各抒己見,給西安簡稱提了很多建議,比如“灞”、“鳳”、“唐”、“秦”、“雍”、“昊”、“兆”等等。每個字后面內涵都挺深的,不過最終也沒有壓倒性的簡稱出現(xiàn)——我想,因為西安真的擁有太過深厚的文化歷史,7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1000多年的建都史,太難用一個字來完整概括它的厚度和深度了吧。 那么你覺得,如果要給西安起一個簡稱,叫什么最合適呢?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fā)現(xiàn)世界更多美景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