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柳芳當(dāng)主播、跳舞,是飯碗、是生存,而劉璇提到價值觀、體育精神,說的都對,但這是兩種狀態(tài)、兩種境界,根本無法對話。
1、
小師妹管晨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番正義辭嚴,換來了網(wǎng)友如此劇烈的反彈。吳柳芳的抖音賬號解封后,再度迎來粉絲暴漲,截止目前,粉絲量已接近400萬,保守估計,漲到500萬應(yīng)該問題不大。
人民用投票的方式告訴管晨辰:吳柳芳確實擦邊了,但擦的不是公序良俗的邊,而是社會等級秩序的邊。這一點,管晨辰自然也是清楚的,但她裝做不知道。
運動員也是分等級的,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檔:第一檔是國寶級奧運冠軍,第二檔是一般的奧運冠軍,第三檔是重大世界比賽的冠軍,第四檔是一些不重要的分站賽的冠軍。至少那些沒有拿過冠軍、沒有進入過國家隊,暫且不表。
全紅嬋、潘展東屬于第一檔,管晨辰大概屬于第二檔,而吳柳芳只能勉強排在第四檔。雖然都是拋灑青春與汗水為國爭光,但彼此之間差異極大,且等級森嚴。
2、
舉個例子。2021年,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拿到第一塊奧運金牌。她在記者發(fā)布會上說,“我努力訓(xùn)練比賽,是為了多掙錢,為爺爺治病?!?/p>
這話說的雖然有點不正確,情商不高,但童言無忌,也沒人怪罪。不過經(jīng)過網(wǎng)絡(luò)放大后,還是很快引發(fā)了蝴蝶效應(yīng),全紅嬋這邊話音剛落,她老家的市領(lǐng)導(dǎo)就扇著翅膀,帶著整個班子心急火燎地趕到了爺爺所在的醫(yī)院,并隔空喊話:
“請全紅嬋放心!”
多么卑微的表態(tài),彰顯對體育事業(yè)的重視。一塊奧運金牌,改變了全紅嬋的命運,也改變了爺爺?shù)拿\。但是公共資源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爺爺都有這么好命。全紅嬋能享受到的待遇,管晨辰未必能享受。同樣,管晨辰能享受的,吳柳芳恐怕更是望塵莫及。
所以吳柳芳才想到改命,她的這種欲望比普通人更加強烈。普通人只想平平凡凡地過一生,而一個職業(yè)運動員,從踏上訓(xùn)練場的那一刻起,不知要經(jīng)歷多少傷病流多少汗水,才能一步步進入省隊、國家隊,肯定是懷惴著出人投地的夢想。
3、
吳柳芳的第一次改命失敗了。她說,“我家條件不是很好,我獻出了我整個青春,但是我沒有拿到最好的成績,比賽的時候總是受傷。為了生活,我就是想改命”,這話現(xiàn)在只道是平常,卻不知飽受多少心酸和不甘。她當(dāng)然可以過普通人的一生,做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她曾經(jīng)如此接近夢想,如何放得下,似乎也對不起滿身的傷病。這不難理解,所以她想第二次改命,而留給她,也只有運動員這個身份。
管晨辰說吳柳芳擦邊,指的就是這個運動員身份。舞擦沒擦邊,根本不重要。嚴格說起來,如果本身就條件優(yōu)越,那不叫擦邊,而叫展示。恰恰條件不那么好,還要試圖性感,才叫擦邊。
重要的是,大家都是靠運動員這個光環(huán)吃飯,光環(huán)有大有小,功勞有高有低,大家都按勞分配、論功行賞,憑什么你跳出既定規(guī)則之外,另開賽道還彎道超車,還講不講規(guī)矩了?
這其實不能怪小師妹。人性如此,哪個行業(yè)都一樣。階層一旦固化,規(guī)則一旦制定,享受制度紅利的上位者,就一定拼死守護規(guī)則本身,保持著十分警惕的邊界感,下位者的任何努力,都會被視為一種冒犯和挑釁。雖然說吳柳芳粉絲再多、流量再大,也不會直接影響小師妹的利益,但會讓她產(chǎn)生一種相對剝奪感,你靠跳舞出圈了,我的冠軍在某種意義上就貶值了。
4、
繼管晨辰之后,據(jù)說前奧運冠軍劉璇也出來內(nèi)涵吳柳芳。這就很合理,說實話,奧運冠軍很難真正與非奧運冠軍心理同步,雖然不一定是歧視,但立場已然發(fā)生改變。競技體育殘酷就殘酷在這里,一局定勝負,99%的努力加1%的幸運,但往往這1%的幸運才是起決定性作用。昨天還是親密無間的好姐妹、好隊友,瞬間就成了兩個圈層甚至兩個世界的人。
成功者會不斷美化和神圣化這個項目,獲得精神和物質(zhì)的雙重滿足,有時候甚至?xí)揭环N何不食肉糜的程度,不可能與失敗者心理同步。吳柳芳當(dāng)主播、跳舞,是飯碗、是生存,而劉璇提到價值觀、體育精神,說的都對,但這是兩種狀態(tài)、兩種境界,根本無法對話。
小師妹說的好,“國家對她有保障,是她自己都要擦邊舞”。形象一點說,這就相當(dāng)于摁著吳柳芳的頭說,“你要認命!”
5、
可是這認的是什么命呢?吳柳芳雖然被保送了大學(xué),當(dāng)了老師,但沒有編制,就是個臨時工,拿著三五千的工資,口罩期間還被欠薪。她努力過、認命過,可能也被國家隊隊員的身份羈絆過,參加公益活動,幫助殘障兒童,短暫地有過榮耀感。
但對于一個倒在奧運前夜的人來說,她真的能夠平靜地接受現(xiàn)實,十多年的付出,只能換來一個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過上的普通人的生活?這不公平,也很殘酷。
網(wǎng)友同情和支持吳柳芳,決不是因為單純地喜歡性感舞蹈,而是她代表了千千萬萬的失敗的小人物。他們努力過、奮斗過,失敗了也不放棄,即便卑微也想過上更好一點的生活。但是利益格局已經(jīng)基本成形,既得利益者最怕的就是改變,他們不斷地試圖傳達這種一種想法:
活著,不就挺好,要什么自行車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