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chuàng),嚴禁任何形式的抄襲洗稿行為,違者必究,請愛惜你的羽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花了幾天的時間把以前沒讀完的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看完了。一直在思考為什么這本小說要取這樣的名字,“輕”為什么不能承受,它又不是“重”,怎么就無法承受呢?下面我從托馬斯,特里莎,薩麗娜這三個人分析,談?wù)勥@幾天思考的結(jié)果。

1:托馬斯

托馬斯,他是一個知名的外科醫(yī)生。有過一段持續(xù)2年的失敗婚姻,因為這樣的婚姻,他對女人既渴望,又逃避。于是他發(fā)明了一種最好的辦法,那就是他有差不多200個情婦,但他卻不和她們中的任何一個過夜。無論是在他家,還是在情婦家。

他們互相滿足對方肉體的需要,但卻不為對方付出任何情感。這樣他們就能互不干涉,給對方足夠的自由空間。他以為這樣做他能過的很好。

“唯一能使對方快樂的關(guān)系與多愁善感無緣,雙方都不要對對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blockquote>

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卻不用付出任何情感和責任,這樣的“輕”,表面上他過的很開心,可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他卻在這樣的生活中感到無盡的孤獨和空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他剛好坐在特里莎經(jīng)常讀書的桌子上,剛好住進特里莎父母離婚的6號房間里,剛好在6點鐘的時候叫特里莎,特里莎走近他的時候剛好在放她最喜歡的貝多芬……各種巧合,將特里莎不顧一切的帶到托馬斯的身邊。

起初他想對其他情婦一樣,第二天就讓她離開,結(jié)果,第二天,她發(fā)了高燒,他認真的待在她身邊照顧,直到她痊愈。她睡覺喜歡緊緊握住他的手,這是她從小一直以來的習慣,而他在多次掙脫不了后也莫名的允許她握住自己的手。

戰(zhàn)爭開始了,他們一起移居到瑞士。托馬斯因為他高超的臨床技藝和他的名聲,被瑞士醫(yī)院的一名院長聘請上班。他覺得他們會一直居住下去的,然后6,7個月后,她留書出走了,信中說她以為自己會在經(jīng)歷國家被他國入侵的災(zāi)難后能夠變得更聰明和強大,然而事實上她自己高估了自己。為了不成為他的負擔,她選擇主動離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剛開始,他又重新恢復到以前的單身漢生活,他很開心,很自由。只是在特里莎離開4天后,他突然不自覺的想起了特里莎,想象她寫信時顫抖的雙手,想象她拖著笨重的箱子離開,想象她推開布拉格公寓時忍受撲面而來滿屋灰塵的痛苦……

于是他只能帶著“非如此不可”的想法重新回到布拉格。

之后就是遭受迫害從技藝高超做手術(shù)的醫(yī)生變成一個擦玻璃的工人,再接著就是跟隨特里莎一起在鄉(xiāng)村里度日,最終兩人一起在車禍中離開了世間。

他從瑞士回到布拉格,放棄救死扶傷的醫(yī)療事業(yè),這是生命中他以為的“輕”,選擇與特里莎在一起度過漫長的生命時光,這是他認為的生命中的“重”。只是以這樣的形式,換取這樣的“重”,卻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他很想再次回到手術(shù)臺,可再也沒有機會。然而那時他的內(nèi)心卻一直在告訴自己“非如此不可?!?/strong>

2:特里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里莎很愛托馬斯,她覺得他就是她生命中的一切。因為那偶然又帶著命中注定的相遇,讓她不顧一切的來到他身邊,和他在一起。

然而,她不可避免的發(fā)現(xiàn),托馬斯在他們結(jié)婚以后依然和他的情婦們交往,她覺得很痛苦,她經(jīng)常做各種噩夢。

他的不斷出軌,是她和他結(jié)婚,必須忍受的“輕”,而她愛他,她想要永遠的在一起,那是她一直以來追尋的“重”。只是為了她一直追尋的“重”,那個“輕”幾乎讓她崩潰。

有一次她實在是無法忍受托馬斯的眾多情婦,她想要證明托馬斯所說的肉體出軌和靈魂愛她不是一回事,她出軌了一個陌生的工程師,在那一次之后,她深刻的意識到托馬斯所說的竟是對的,也證明了她深深的愛著托馬斯,她再不愿意做同樣的驗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時,為了愛他,為了想要和他永遠的在一起,她放棄了她的攝影事業(yè)。她拍的照片很不錯,有望成為第一流的時髦攝影家。當女攝影師好心勸告她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她明確的拒絕了。

“你太好了,真的??晌覍幵复粼诩依?,我不需要工作?!?“你坐著家里,會感到充實嗎?” “比拍仙人球更充實。” “即便是拍仙人球,你也支配著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只是為了丈夫生活,你就沒有你自己的生活?!?“我丈夫的是我的生活,仙人球不是。”

她把托馬斯當成她生命的“重”,放棄了她如日中天,她以為是“輕”的事業(yè)。只是這樣的選擇,她內(nèi)心就真的不會有一絲遺憾嗎?

3:薩麗娜

薩麗娜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她是一名畫家,然而,她的一生,都是在背叛中度過。背叛了自己的父親和家庭,背叛了自己的祖國,背叛了愛她的弗蘭茨,背叛了幾乎可以背叛的一切。她從布蘭格,到巴黎,再到美國,她一次次的逃離她以為的“媚俗”。甚至到美國后,設(shè)法隱瞞自己是捷克人的事實。唯一的目的,就是試圖逃離人們強加在她身上的“媚俗”。

只是這樣的逃離,或許剛開始她會覺得很快樂。只是當一切塵埃落定,她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的快樂,更大的孤獨和空虛感又一次的席卷著她,讓她逃無可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背叛了父親和家庭,然后,她卻在逃離美國,偶然遇到的一對老夫婦那里,看到了自己一直希望和一直缺失的東西。

“她一生都宣稱媚俗是死敵,但實際上她難道就不曾有過媚俗嗎?她的媚俗是關(guān)于家庭的幻象,一切都那么安寧,那么靜談,那么和諧,由一位可愛的攝親和一位聰慧的父親掌管?!?/blockquote>
“一曲關(guān)于兩個閃光窗口極其窗后幸福家庭生活的歌,憨傻而脆弱,不時從她生命的深處飄出,匯入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blockquote>

背叛了祖國,她只得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從布拉格,到巴黎,再到美國,她不斷離開,不斷的尋找,尋找那心靈的最終歸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背叛了弗蘭茨,到最后,她獨自一人在外飄蕩的時候,還是會不自覺的想起弗蘭茨,想起她自己對他的背叛。

她所追尋的,是遠離媚俗。那是她生命中的“重”,而她的背叛父親,家庭,背叛祖國,背叛弗蘭茨,是她生命中的“輕”,只是這樣的“輕”,她自己想起時,還是會不自覺的淚流滿面。

4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中的“重”與生命中的“輕”,當你選擇一直追尋生命中的“重”之時,有時候你不得不放棄你生命中看起來的“輕”。

既然“輕”,它存在于你的生命中,那它也就擁有它所應(yīng)當具有的作用,它也是你生命的組成部分,放棄它,你還是不可避免的會覺得像身體里的一塊骨頭被取出一般,感到不可避免的痛苦。

然而,為了你生命中的“重”,那像是你靈魂一般的東西,你也只能舍去,不然你就沒有了靈魂,沒有了自我。選擇很痛苦,卻也只能“非如此不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像托馬斯,像特里莎,像薩麗娜。

什么是你生命中的“重”呢,是你一直以來不得不遵循,非如此不可,愿意放棄一切,去努力追尋的呢?

又是什么樣的追尋能讓你在追尋過后內(nèi)心不是感覺到無盡的空虛與寂寞,而是內(nèi)心感到充實與滿足呢?

如果明知道你放棄后會覺得痛苦,難過,當再一次讓你選擇時,你是否還是會做出和你現(xiàn)在一樣的選擇?

如果無法忍受放棄“輕”后的痛苦,你還會為了“重”,而放棄“輕”嗎?

如果為了“重”,必須忍受“輕”帶來的痛苦,你又愿意忍受嗎……

“輕”和“重”,它們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因為它們的對立,所以人們只能在他們之間選擇那個更重要,更值得遵循的東西。又因為它們的統(tǒng)一,注定決定了它們都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割舍哪一個,內(nèi)心都會覺得難以承受。

既然這樣,那就追隨自己的心,往前行吧,同時好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遇見的每一個人,看到的每一處風景……因為即使它們很“輕”,它們也曾不經(jīng)意間在你的生命中出現(xiàn)過,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難以割舍,你也無法割舍,你也不得不忍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上,是我自己在讀的過程和花了一些時間思考,得到的一些感悟。米蘭.昆德拉的作品能夠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廣泛流傳下去,肯定是作品本身強大生命力和蘊含的深刻哲理。以前看不懂,現(xiàn)在還是沒有真正的看懂,或許以后再次重讀會有更深一部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