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咨詢案例,說他發(fā)現(xiàn)父母也有自己的心理創(chuàng)傷,問我該不該去同情他們?

如果不該同情他們,那是否意味著他也不該去奢求別人的同情?
如果去同情他們,似乎他們的需求永無止境,感覺他自己會瘋掉。
問我到底該怎么辦?
鑒于這個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這里分享出來,給大家以資參考。
我從2大層面,是這么回答他的:
01
同情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你介入他們的因果,乃至背負他們的命運,被他們不斷以孝道綁架、裹挾,吸食和索取你的能量。
而你要知道,父母的心理創(chuàng)傷,是你心理創(chuàng)傷的原件,復印件去同情原件,就好比是練習書法中的臨帖和摹帖,除了讓心理創(chuàng)傷這件事變得更清楚和明了之外,沒有別的意義。

只會讓一份痛苦會變成兩份痛苦,痛苦會加倍。
除非你自己能在這種心理創(chuàng)傷的比照中,讓自己的潛意識意識化,也讓父母的潛意識意識化。
也就是讓雙方都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創(chuàng)傷的根源所在,然后你們雙方各自的心理問題便解決了一半。
但說實話,你自己的心理創(chuàng)傷好療愈,父母的心理創(chuàng)傷是很難的,他們早已認知固化,幾乎不太可能做出改變。
更正確的做法是,你只管療愈自己,先別管父母怎么樣,也就是別去同情他們。
等到你自己療愈了,有余力再來試試父母有沒有療愈的可能性。
02
其實,只要你能療愈自己,就已經(jīng)是莫大的幸運了。

俗話說得好,真正的孝,是打破家族輪回的宿命,把父母的缺點和祖上的弊端,不在自己身上重演,完全可以讓整個家族命脈的一些惡因,在我們這一代身上止住,讓它不再延續(xù),同時祖輩的優(yōu)點,也要繼承,這才是生命繁衍生息的意義所在。
再來,不光你自己不要去同情父母,你自己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電影《大鬧天竺》里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
“這世上,比所有人瞧不起你更難受的滋味,就是所有人同情你。”
當你需要別人同情時,意味著你在同情你自己,或者說得更直接一點,你在等一個救世主,因為你自己沒有能力從自己的心理問題中走出來。
或者更確切地說,你自己不愿意從自己的心理問題中走出來,那么也就意味著,沒有任何人可以讓你從自己的心理問題中走出來。
說得可能有點繞口,簡單來說就是:
你不自救,無人可救;你不自渡,無人可渡。
以上,供參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