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輸出250萬移民,印度人即將占領(lǐng)全世界?他們會搶咱們的飯碗嗎?關(guān)注我,這里只聊最犀利的話題。
不久前,印度與加拿大鬧掰了,一度搞到互相驅(qū)逐外交官的地步,當然,最奇怪的是那些移民,不知怎么想的,不感激人家接納自己也就算了,反而公開游行示威,為了聲援起那個被遺棄的“祖國”,甚至不惜跟當?shù)匕兹舜蚱鹂谒畱?zhàn)。
這讓不少人很緊張:外來戶真要騎到本地人頭上了?

他們敢叫板土著叫板確實底氣十足。2013年,旅居加拿大的印度人不到3.3萬,到了去年已經(jīng)飆升至14萬,十年時間暴漲了四倍多,規(guī)模僅次于白人,有人說,加拿大快變成“印拿大”了。
少數(shù)民族時得夾緊尾巴做人,等到人多勢眾了能不橫著走嗎?
這只是印度人占領(lǐng)世界之冰山一角。我們的鄰居由于非常愛生娃,去年成功登上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寶座后還沒完,按照聯(lián)合國的預測,他們將在2060年左右達到17億。
商家對于這個舉雙手歡迎,吃飯的嘴越多,市場越大,但對于個體來說正好相反,人均資源少的話,生存是一個挑戰(zhàn),留在本國只能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資。
一些人把出國看成是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印度是全球輸出移民最多的國家?,F(xiàn)在定居在海外的大約有3540萬人,每年還有250萬人正在往外跑。
對于人口流入國來說,這是一柄雙刃劍。
最近幾年,很多國家都遭遇了人口危機,干活的人急劇減少,領(lǐng)退休金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社保壓力山大,印度人的到來正好幫他們填這個坑。
但是,隱患也在這時候悄悄埋下了。
過去的移民,包括第一代華人,到一個新國家,從事的都是當?shù)厝瞬辉敢飧傻?、最苦最臟的活兒,這些印度移民就不一樣了,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的到來,搶走了大量高薪職位,比如信息技術(shù)、軟件工程、計算機編程等等。在經(jīng)濟景氣的時候沒啥,一旦大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失業(yè)抬頭,肯定會有僧多粥少的問題。而現(xiàn)在確實普遍不太樂觀。
跟別的國家移民相比,印度人還有兩個可怕的地方。
第一,被殖民原本是一種非常屈辱的歷史,如今卻變成了他們的優(yōu)勢。因為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印度人,不但擁有明顯的語言優(yōu)勢,對歐美文化也很了解,移民到英語國家,比其他人能夠更快地融入主流社會。
你看,微軟的CEO是印度人,Google的CEO是印度人,國會議員與政府公務員中也有許多印度人的身影,蘇納克和哈里斯更是大家的天花板,一個當過英國首相,另一個差點當上美國總統(tǒng)。
第二,咱們比較擅長窩里斗,印度人則喜歡抱團,一個人應聘到某個大公司或者政府部門后,往往會提攜更多的同胞,從而實現(xiàn)快速躍遷。這是他們沒用多少時間就在歐美商界、政界全面崛起的重要原因。
據(jù)統(tǒng)計,目前,印籍和印度裔最多的國家是美國,高達540萬,占該國總?cè)丝诘?.6%,僅次于墨西哥裔。拜登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印度裔美國人正在接管這個國家,例如我的副總統(tǒng)和我的演講撰稿人?!?/p>
除了加拿大,印度人在英國和澳洲也是僅次于白人的族裔。
如果他們在世界的比例進一步提升,進一步向歐美上層滲透,必然會導致這些國家跟印度交好,疏遠別的國家,改變整個世界政治和經(jīng)濟的格局。誰都知道,印度接下來肯定會不斷輸出人口,輸出更多的人口。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應對。
當然了,太激進也不是一件好事,歷史上發(fā)生過太多的排外事件,加拿大這次也給印度人敲響了警鐘。如果他們不收斂一點,只知一味占領(lǐng)世界,遲早會引發(fā)一場災難。
不論怎么說,在完全掌控另一個國家之前,你們始終屬于外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