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老家之前,我一直覺得老家的胡辣湯是最正宗的。
老家的胡辣湯,和濟寧的辣湯很像,不辣,主要是湯,沒肉,只有胡椒、海帶絲、面筋,大鍋熬好,盛在一個大壺里,壺外纏著一層層的棉布,像包扎一個全身燒傷的病號,保證每一碗湯倒出來,都冒著病號飯一樣的熱氣。
那時的胡辣湯,很少有店面,多在地攤上??h城有好多胡辣湯的地攤,都在早晨出來,天不亮,就支開了,每一個大壺前面,擺上幾張小方桌,撒上一把小板凳,三三兩兩的人們陸續(xù)來了,端著從旁邊買的油條、煎包、肉盒子,放好,再去端一碗胡辣湯,吃之前,先澆上一勺醋,就肉盒,蘸油條、泡煎包,胡辣湯就像是形容詞,給固態(tài)的食物包裹了不少神韻,又像是動詞,可以讓別的食物隨人坐下來,細(xì)細(xì)咀嚼,慢慢哧溜。

胡辣湯的地攤往往很小,小方桌挨著小板凳,小板凳擠著小方桌,曾經(jīng),我有一次,端著胡辣湯,一屁股坐下,只聽“叭”一聲響,我急忙站起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把后面的桌子給坐翻了,一碗胡辣湯潑到了地上,碗還在地上旋轉(zhuǎn),像一個喝醉了的人,轉(zhuǎn)悠著吐了一地。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那碗胡辣湯的主人??赡苁且驗殚W得快,他衣服沒有享受到喝湯的口福,整個人卻有點懵,看著我這個毛頭小子,一言不發(fā)。我趕緊跑過去,端了一碗,放在他剛才的桌子上,這時,他終于開口:“我本來都不想喝了?!?/p>
說是說,喝是喝,那天的胡辣湯,他也喝了個干凈。
在老家,和胡辣湯相近的,還有一種湯羹,叫油茶。沒有海帶,多了花生米,沒有胡椒味,大料味更濃郁。

這種油茶只有蘇魯豫皖交界一帶才有,和很多地方的油茶都不一樣,包括西安,回坊里有時能排半里地隊的油茶,卻不是一個品種,話說回來,西安的油茶也不錯,但確實油了點。

西安的胡辣湯也是,加肉丸,我至今也吃不習(xí)慣。好在那座城市的小吃太多,偶爾有點短板,也不影響整體水準(zhǔn)。

老家無論油茶,還是胡辣湯,應(yīng)該都源自于河南的素胡辣湯,在開封一帶盛行。成本低廉,暖胃爽口。

那時我還沒有去過開封,聽大人們說,去開封旅游,看鐵塔,賞菊花,吃燈籠一樣的灌湯包,沒說過喝胡辣湯和油茶的事,估計即使喝了,也沒什么特別的,和縣城里的一樣。
河南是真正的胡辣湯大省,最著名的有兩派,一是北舞渡,二是逍遙鎮(zhèn)。北舞渡也是一個鎮(zhèn),屬于漯河舞陽縣,考古專家在這里的賈湖村,發(fā)現(xiàn)了中國最早的樂器——骨笛。一共三十多支,用丹頂鶴的尺骨制成,多為七孔,可奏出六聲音階的樂音。

除此之外,那里還是最早的酒的發(fā)源地,通過對出土的陶器殘片殘留物提取分析,發(fā)現(xiàn)了酒石酸成分,打破了古波斯保持的釀酒紀(jì)錄。也就是說,九千年前,還沒有胡辣湯的時代,那個今天的胡辣湯圣地已美酒飄香,仙樂飄飄。
北舞渡胡辣湯,最晚可追溯到清代,作為貨物轉(zhuǎn)運的重鎮(zhèn),那里一度商賈云集,號稱“九門九關(guān)小北京”。道光時期建成了山陜會館,據(jù)說,會館大擺宴席宴請賓客,其中有一道湯備受贊賞,這就是北舞渡胡辣湯。
北舞渡胡辣湯,又名“八珍湯”,足以說明其內(nèi)容豐富,除了胡椒、面筋之外,還有牛(羊)肉、黃豆、花生米、木耳、蔥花等等。湯汁濃稠,辣度適中,越品越香,越喝越熱,口中不辣,身子卻被辣出汗。

和北舞渡比起來,逍遙鎮(zhèn)的胡辣湯更辣一些,但也不是那種直來直去的辣。而是像一團火,融進了湯里,始終被包裹著,喝到肚里,就是一個液體的熨斗,讓五臟六腑都熨帖起來。
胡辣湯,是一門水火相容的藝術(shù)。

逍遙鎮(zhèn)胡辣湯的名氣大,也和他們走出去的時間更長有關(guān)。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老家縣城田莊路口,就開了家西華縣逍遙鎮(zhèn)胡辣湯,和縣城通常的胡辣湯不同,那里的胡辣湯口味要重很多,不但更胡辣,而且多了很多類似豆皮的“人造肉”片,口感也更豐富。只不過就餐環(huán)境很差,雖然在屋里,但屋黑地滑,胡辣湯不打折,不小心能摔骨折。
就這樣,那家胡辣湯在縣城經(jīng)營數(shù)年,位置沒變,生意也一直不錯,前年,我再去,發(fā)現(xiàn)其店面已經(jīng)面貌一新,胡辣湯也升級了,“人造肉”換成了貨真價實的牛肉,肉盒也不錯,味道都到位,還曾專門回西華縣逍遙鎮(zhèn)參加過胡辣湯大賽,還獲了獎。

有次,聽鄰居說,那家胡辣湯能在縣城扎根,十分不容易,當(dāng)初因為搶生意,沒少受了擠兌。畢竟,喝胡辣湯的人就那么多,這邊多賣一碗,那邊就少一個喝湯的,湯比喝的人多,就得掀鍋了。那個年代大多如此,外地人來做生意,只能委曲求全,本地人不做的,才有外地人一口飯吃,為了一口飯,委屈求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在濟南,原本沒有什么好喝的胡辣湯,包括素胡辣湯,要不就過分黏稠,要不就寡淡如水,讓我一直遺憾。但這一年,忽然間開了好多家河南的胡辣湯連鎖,味道相當(dāng)穩(wěn)定,其原因,大概是因為濟鄭高鐵開通了,胡辣湯坐著高鐵來了,不知燴面是否會接踵而至?

如今,每個濃睡不消殘酒的清晨,我常會出現(xiàn)在濟南某家胡辣湯店里,來一碗胡辣湯,四個煎包,或半張肉盒,半份油饃頭,在胡辣湯的刺激下,從胃到身體漸漸蘇醒,直到腦門微微出汗,鼻涕從鼻孔輕輕涌出,那一刻,我覺得胡辣湯應(yīng)該叫呼啦湯,像一只溫暖的手,把人呼啦的舒服極了,有時候,沒有這碗湯的呼啦,世界看起來真不怎么順眼。
歡迎轉(zhuǎn)發(fā),點贊,點在看。
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請將公眾號加星標(biāo)置頂,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文章,感謝大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