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撒到窗臺,告訴我們這是2025年的第一天。

2024年的塵埃似乎又重新漂浮起來,化作了往日的竊竊私語。

很多人談到去年,心情復雜。

的確很多行業(yè)確實比以前難,雖然各個行業(yè)不同,背后卻又是相同現(xiàn)象:市場蛋糕的縮小,更加激烈的競爭,公司從卷同行到卷內(nèi)部。

有的人已經(jīng)重新出發(fā),比如房地產(chǎn)的朋友有人換了賽道,有人去賣了保險;一位燃油車的工程師,聽說跳去了新能源汽車,希望不是極越、哪吒等;也有媒體人轉(zhuǎn)型去企業(yè),去年又回了媒體;也看到一些公司裁員,有人拿著補償游山玩水。

有一個年度關鍵詞非常喜歡:抽象。

一些平臺比如小紅書、還有一些主流媒體,也把這個評為年度關鍵詞。

原意差別挺大,是指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zhì)性的特征,而舍棄其非本質(zhì)的特征的過程。

網(wǎng)絡上用法是指,無法理解、匪夷所思的事情。今年活久見的事情還挺多,比如“遠洋捕撈”。

不過,從抽象這詞的用法來看,充分說明了現(xiàn)代人的精神需求。

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在日復一日的疲憊乏味中,大家希望找到一些現(xiàn)象調(diào)侃以及玩梗的快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AI生成

再聊聊掙錢。特別是投資,估計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謹慎為上。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去年,有朋友遭遇杠桿平倉,也有朋友投入了不靠譜理財。

正如《道德經(jīng)》所講:“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崩碡斖顿Y,當守正篤實,審慎規(guī)劃,不冒進。

聊了當下,再聊聊未來,有一個話題,大家都繞不開,那就是AI。

2008年,iPhone推出一年后,風靡全球;2011年,微信推出首個版本,大家還在用米聊;2012年,字節(jié)跳動成立,同年今日頭條上線。

不經(jīng)意間,這些事已超10年。這10年期間,科技變革浪潮無疑是推動全球經(jīng)濟的主要動力之一。

很多人都認為,AI就是下一輪科技浪潮的推手。

但很明顯,AI在老板和員工眼中,就不是一個東西。

在老板看來,AI就是可以干掉員工節(jié)省成本,而且24小時隨時可以發(fā)號施令;在員工看來,盡管AI目前有些功能可以用,但隨著AI的成熟,失業(yè)時間就會更加清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AI生成

人類文明在發(fā)展過程中,會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科技,而人們總是會擔心掌控與引導的問題。

比如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智能電腦HAL9000就曾失控。

原作者阿瑟·克拉克在《與羅摩相會》這本書里面就提到一句:人類必須有是非之心。不論水星人如何爭辯,生存并不是全部。

《孟子·告子上》也寫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也。

古人很聰明,真正的智,來源于對是非對錯的判斷,也就是我們講的三觀。

當然,大家無法阻擋AI的飛速進步,首富馬斯克預測,2025年,AI的智力水平將超越任何單獨的人類個體。

而且AI可能只是前夕,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還曾預測,人類將在2060年創(chuàng)造人造人。

大家想知道的是,未來大量被替代的人,有什么樣的工作可以做?

調(diào)整心態(tài),放低預期,2025輕裝上陣。

畢竟哲學家蘇格拉底這么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笑容,我們還需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