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 | 風起堂主人
來源 | 風起堂觀察(funqitun)
投稿 | funqitown(微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海外年輕代表:我請總理過來一起喝酒

華為一位主管感慨稱自己人生的兩大選擇,一是高考,二是選擇了華為。

確實,這兩大選擇,都改變了個人命運。

在華為上研所的新員工大會上,華為一位資深Fellow(院士)給新員工們講了一個聽起來很豪氣,但又頗具內(nèi)涵的故事(案例來源于張繼辰著《任正非:天道酬勤》第164頁)。

在參加華為的干部管理培訓的時候,院士認識了一位華為海外的年輕代表。

這位代表才30多歲,來自華為海外一個很不發(fā)達國家的辦事處,但辦事處的年銷售收入?yún)s也有幾億美元。

一天晚上,院士和年輕代表等人一起吃晚餐,酒到酣處,年輕代表向大家發(fā)出邀請:希望大家有機會來辦事處,我請總理過來一起喝酒。

第二天酒醒了,年輕代表趕緊為自己昨晚吹過的牛打補?。嚎偫磉€是要預約的,但副總理可以隨時約見。

院士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如此年輕的員工,如果沒有華為這個平臺,他怎么可能隨時約見副總理。

華為面試中有個“要命”的選擇題,“請問你入職華為后,希望被分配到哪里?四個備選項分別是:A國內(nèi)大城市;B國內(nèi)任何代表處;C國內(nèi)外任何代表處;D國內(nèi)外任何代表處(含艱苦、疾病和戰(zhàn)亂國家)”。

這是華為對員工價值觀的第一層篩選,無論你簡歷看上去有多完美,但只要你沒選擇艱苦地區(qū)那一項,你就被一票否決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華為出海征程中涌現(xiàn)出“一人一廚一狗”、“跑步累死雞”、“追孔雀”等極具感染力的艱苦奮斗故事典型,但任正非在肯定這種華為精神的同時,卻又表示:如果說“一人一廚一狗”代表華為精神,但那是不提倡的。

事實上,華為人在海外艱苦地區(qū)艱苦奮斗的背后,也有無限風光。

02

任正非:沒說過生活上要艱苦

任正非說:“公司一直倡導在思想上艱苦奮斗,沒有說過要在生活上艱苦?!?/p>

所以,華為是“以物質(zhì)文明鞏固精神文明,絕不讓雷鋒吃虧”。

所以,加入華為,并被外派到海外艱苦地區(qū),成了很多年輕人改變命運的機會。

華為前副總裁葛才豐介紹,華為人被派駐到海外,除了工資之外,還有離家補助、艱苦補助、伙食補助等3類外派補助。并且,華為的外派補助與職位、級別無關,無論你是總裁還是小兵,每月補助都一樣。

比如,剛畢業(yè)的學生軍到華為,工資1.5萬,但你愿意去阿富汗,每天艱苦補助是200美金(歐美發(fā)達國家日補助70美金),一個月就是6000美金,即使保守換算成人民幣也至少36000元一個月,一年40萬,三年就是120萬了(關鍵這還是工資之外哦?。。。?。

另一位華為前老兵廖維介紹,一個新人到華為,如果中規(guī)中矩在國內(nèi)要10年左右才能達到年薪100萬,但是如果選擇去海外,去非洲等艱苦地區(qū),3-4年就可以實現(xiàn)綜合年薪100萬。

當然,除了物質(zhì)利益,華為在晉升通道上也是大幅傾向于艱苦地區(qū)人員。

任正非表示,“年輕人在非洲很快就當上‘將軍’。你在非洲干,就朝著這個非洲‘將軍’的標準,達到了就是‘將軍’,就可以拿‘將軍’的錢”。

比如,一個歐洲的候選干部,和一個尼日利亞的候選干部,同等條件下,華為一定優(yōu)先提拔尼日利亞的干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任正非:我們也要這樣,一線員工開著好車,
一會兒見總統(tǒng),一會兒見部長

為了讓海外員工不再出現(xiàn)“一人一廚一狗”的窘境,任正非多次在華為內(nèi)部會議上,要求華為要改善艱苦國家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在相對比較貧窮落后的非洲地區(qū),一些小國的軍、政、商大小事務,大多為總統(tǒng)或總理大權獨攬,所以很多到非洲投資做生意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到該國的總統(tǒng),因為總統(tǒng)既是軍政統(tǒng)帥,權力很大,而且其背后的家族還往往掌控本國的商業(yè)命脈。

華為在一些非洲小國的辦事處,要開展業(yè)務就必須要經(jīng)常和這些國家的總統(tǒng)、總理、部長等高層打交道。

比如華為在乍得的項目組,早期的幾個人,就住在該國前文化部長的房子里,隔壁就是總統(tǒng)家。

任正非在經(jīng)常看望華為海外艱苦地區(qū)員工過程中,也關注到很多細節(jié)。

雖然任正非自己沒有配司機,但他要求在艱苦國家和地區(qū),要購買足夠多的車輛并且配置本地專職司機。

任正非說:"這方面我們也要向美軍學習,一線的戰(zhàn)士開著悍馬到處跑,但后方的國防大學就只有校長有專車。我們也要這樣子,一線的員工得意地開著好車,一會兒見總統(tǒng),一會兒見部長,我們就是要給在艱苦國家奮斗的員工提供讓他自豪的條件,這樣大家才愿意去一線奮斗呀。”

不過,為了員工安全考慮,任正非還是建議“員工出門辦事,不要總是自己開車到危險的地方去,帶個本地司機,就相當于半個保鏢?!?/p>

任正非表示,華為“要提供足夠的彈藥和裝備讓員工有自豪感。如果艱苦地區(qū)只有艱苦,北京上海只有揮霍,還有誰愿意去艱苦地區(qū)呢?”

2019年,任正非又提出了一個新標準:小微艱苦、高危國家的工作生活標準應高于大國,生活標準要達到瑞士富人的生活標準?!?/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華為艱苦奮斗的真相

回到任正非那句話,華為“倡導在思想上艱苦奮斗,沒有說過要在生活上艱苦”, “奮斗的目的就是為了過上幸福生活”,這才是華為 “以奮斗者為本” 的真相。

如今,華為外派的“非洲員工根本不想回來” ,任正非在公開訪談中如此表示。

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絕不虧待雷鋒”,這才讓無數(shù)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大學畢業(yè)生,奔赴到華為各個艱苦的一線去戰(zhàn)斗,才有了今天華為在通信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有學者稱,任正非是國內(nèi)企業(yè)界最懂人性的激勵大師,目前來看,當?shù)茫?/p>

張五常說,任正非是國內(nèi)“500年一出的商業(yè)天才”,目前來看,當?shù)茫?/p>

金一南說,任正非是中國的“經(jīng)營之神”,目前來看,也當?shù)茫?/p>

有學者問,財權名都是猛如虎的私欲,華為何以駕馭?

任正非直言,“我在私欲上與員工同流合污!”

因為有一位中國最會分錢、分權、分名的老板,華為也成了世界一流的公司,這便是任正非最大的私欲!

任正非說,“最大的自私是無私”,這氣魄,國內(nèi)企業(yè)家中,又有幾人能做到?

參考資料:

田濤、吳春波合著《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
田濤著《華為訪談錄》、《理念·制度·人》、《在悖論中前進》;
吳春波著《華為沒有秘密》1/2/3;
黃衛(wèi)偉《價值為綱》《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

注:本號所發(fā)表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者未注明出處的均來自網(wǎng)絡,系轉載,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號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