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圓方的第1062篇原創(chuàng)
01
在今年的預測文章《2025,世界會更好么?》后面,有伙伴留言,問題大概是這樣的:
就看了一篇文章覺得相遇甚晚,毫不猶豫第一次在微信公號付費了此篇。似乎這幾年都在圍著自己的小家,滯后的感受著宏觀環(huán)境的巨變,逐漸后知后覺,以前(20年買房就是賺錢,雞娃就能上好大學,以及有個好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時代)是再也不回來了。嘗試思考后也留下自己一點迷茫的小問題。

后面這位伙伴展開的講了講:
依然還是眼前能看到的小家的未來,既然教育一定要改,未來20年后的社會如何教育剛學齡的孩子提前準備?不能太雞娃,但實際情況就是不抓課外(普娃,帝都考二代)就沒有踏上基本門檻的機會,不當牛馬去培養(yǎng),真的會子孫自有子孫福?40+的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社會牛馬的工資肉眼可見的降低,沒有副業(yè)可以開源,未來20年后面臨的養(yǎng)老,現(xiàn)在如何去積累變老的資本(年初置換大房后賬戶清零,好在沒有負債)?盼給予一些指點。
02
昨天圓方去參加了一個“智庫+協(xié)會”的一個企業(yè)家論壇,也有幸被邀請上臺做了一個分享,在訪談中,主持人問了圓方兩個問題:
2025,圓方你怎么看?2025,圓方你怎么干?
實際上,在過去的半個月里,圓方一直回答的,就是這兩個問題(參見《2025,世界會更好么?》)。因為在論壇上,主持人提問的時候,加了一句: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2025,圓方你……
所以圓方的回答,就從這個“不確定性”的話題開始。在正式回答之前,圓方問了在場幾百個企業(yè)家:“你們覺得2025是充滿不確定的嗎?”
看到臺下有上百個人舉起了手。圓方接著說:
如果我們說2023,2024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那么在2025或許我們就不應該這么說了。
因為站在2025,我們可以看到全球政治的走向是確定性的,經濟的周期發(fā)展是確定性的,政府的刺激政策是確定性的,技術的演化路徑是確定性的,企業(yè)的競爭格局是確定性的。
所以2025其實沒有什么不確定性。我們在2025說不確定,只是因為我們還習慣于舊的模式,舊的方法,舊的技術,不愿意去改變,不愿意去創(chuàng)新,不愿意去擁抱新的技術和趨勢。
所以請大家從現(xiàn)在起忘掉“不確定”的三個字。發(fā)動我們全部的勤勞智慧和勇敢,去擁抱這個充滿確定性的2025!即便現(xiàn)在我們可能還沒那么適應它!
03
回到開篇這位伙伴提到的問題:
既然教育一定要改,未來20年后的社會如何教育剛學齡的孩子提前準備?
這個問題,圓方其實并不能完全給出一個確定性的答案,因為每個家庭的環(huán)境不同,資源不同,觀點不同,“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如果要硬套圓方的選擇,可能是不對的。
不過可以給一些思路作為參考,我把問題問給了豆包,我的問題是這樣的:
如果在1963年,你是一個普通的三線城市的工人家庭,這一年你的孩子出生,面對當時的教育環(huán)境和社會資源,你預知到1978年會恢復高考,你會如何對于自己的孩子做好教育規(guī)劃,在努力讓他考上一個好大學的目標下,又不影響他融入當時的學校環(huán)境?
豆包的回答是:
幼兒及小學階段(1963 - 1970 年)
家庭啟蒙教育在孩子幼兒時期,利用業(yè)余時間親自給孩子講故事,如《雷鋒的故事》,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和價值觀。家中如果有舊的書籍或者報紙,就帶著孩子一起閱讀簡單的內容,如報紙上的圖片新聞,引導孩子認識周圍的世界,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
學校適應與基礎鞏固孩子進入小學后,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當時學校可能會有學工、學農等活動,讓孩子認真對待這些活動,例如在學農活動中,和同學們一起種植蔬菜,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初中階段(1970 - 1973 年)
教導孩子在注重學習的同時,也要維護好同學關系。在學習上,根據(jù)當時的教學大綱,和孩子一起梳理重點知識。由于當時教育資源有限,要讓孩子學會整理筆記,
鼓勵孩子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當時雖然書籍資源有限,但可以通過互相借閱的方式,讓孩子閱讀一些經典文學作品,拓展知識面。平衡學習與集體生活
高中階段(1973 - 1978 年)
鼓勵孩子在學校里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當時學校的班級氛圍很重要,讓孩子擔任一些班級職務,如學習小組組長等,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問題,這樣既能鞏固自己的知識,又能增強在班級中的影響力。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
了解高考可能涉及的科目內容,雖然當時信息有限,但可以通過向學校老師請教或者和其他有見識的家長交流,為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尋找學習資源。當時可能沒有現(xiàn)在這么豐富的輔導資料,但可以利用學校圖書館里有限的書籍,如一些舊的學科教材、科普讀物等。如果有可能,和其他家長一起收集一些以往高考的題目或者類似的模擬題,讓孩子進行練習。

我還問了一個問題給豆包:
如果在1890年,你是一個普通的城市的地主家庭,這一年你的孩子出生,面對當時的教育環(huán)境和社會資源,你預知到1905年會取消科舉,你會如何對于自己的孩子做好教育規(guī)劃,在努力讓他考上一個好大學的目標下,又不影響他融入當時的教育環(huán)境?
限于篇幅,就不把回答列在這里了,你可以嘗試著自己去問問。
其實,雖然技術在變,時代在變,但是有一些東西是一直沒有變的。比如好奇心,比如自驅力,比如好的習慣,比如健康的身體。
04
還有一個問題是:“現(xiàn)在如何去積累變老的資本”。
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問豆包,但是圓方決定不偷懶,還是說說自己的看法。這個世界,歸根結底,能夠“養(yǎng)老”的,最后就是那些“核心資產”,也就是那些“能夠跑贏通脹的資產”。
這些資產有哪些呢?
在2023年2月的《什么是“核心資產”》這篇文章中,圓方其實已經做過闡述:
核心資產=創(chuàng)造現(xiàn)金流+隨時能賣掉
再重復兩遍:
核心資產=創(chuàng)造現(xiàn)金流+隨時能賣掉
核心資產=創(chuàng)造現(xiàn)金流+隨時能賣掉
這兩者缺一不可,而這個核心資產的估值,等于他所創(chuàng)造現(xiàn)金流的貼現(xiàn)價格。
這個世界上這樣的“核心資產”多么?其實很少。

那怎么找到“核心資產”呢?其實大家去兩年前的這一篇《什么是“核心資產”》里面復習一下,就可以了。
記得當時圓方有說:
這樣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核心資產”那就是“國債”,一般來說“國債”就是標準的核心資產,有“現(xiàn)金流”,同時隨時能夠賣掉。
如果2023年2月,有小伙伴聽圓方的持有了中國國債,讓我們算算現(xiàn)在賺了多少:
根據(jù) wind 行情顯示,2023 年國債期貨各期限主力合約均走出牛市,其中 30 年期國債期貨 2023 年上漲 6.61%,其最小保證金比例為 3.5%,即最高可以放 28 倍杠桿。假設投資者在 2023 年初全倉全杠桿買入 30 年期國債期貨,且一直持有至年末,則理論上的收益率最高可以達到185%,
2024 年 30 年期國債期貨全年漲幅約為 16.84%,自 2024 年 10 月 8 日起,部分期貨公司將 30 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公司保證金比例調整為 5%。則理論上最高杠桿收益率約為336.8%
當然,期貨不能這么簡單計算,但是畢竟路是指出來給大家了,而這是兩年前寫的文章,至于未來一年,哪些地方的確定性更大,大家不妨再好好看看《2025,世界會更好么?》里面的建議吧。
祝好!
圓方
2025年1月12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