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蘇圣亮
由BUZZ主導設計的最新建筑改造及室內(nèi)設計項目——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于去年底正式營業(yè),它始于2023年中,歷時1年。BUZZ希望能將它改造成一處鼓樓旁的新地標,一種重新被定義的綜合餐飲業(yè)態(tài),一個全新的南京城市人文會客廳,以重現(xiàn)南京鼓樓旁記憶中人文匯聚的繁盛場景。

錦上OCC夜景?蘇圣亮
01場地厚度和設計回應
錦上OCC所屬的這片場地,對于BUZZ來說,像是一個美麗的巧合,有著一種無法推拒的吸引力:它位于南京鼓樓的一旁,它之于南京鼓樓的距離,恰恰是BUZZ的北京辦公室之于北京鼓樓的距離。雖然尺度關系不盡相同,但一南一北,卻有一種很強的場域通感。

錦上OCC與南京鼓樓對景關系?蘇圣亮
BUZZ是扎根于“鼓樓”腳下的一群人,對鼓樓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每日處在同一片區(qū)內(nèi),由一個富有歷史意義的古老建筑所帶來的人文關懷,是潤物無聲的,于人們更像是一種氣息或是能量的呼應。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蘇圣亮
南京是一個低調(diào)且文化屬性豐富的城市,秦淮河畔六朝古都的歷史積淀,使它成為人文匯集的高文化密度的地方。許多南京人對鼓樓這片區(qū)域有屬于自己的獨特記憶,南京大學生根于這個地方,東南大學而后相伴,原有的OCC也曾是鼓樓區(qū)有名的咖啡廳,一個人人知曉的文化聚集地。

總平面圖
建筑近處豐茂的樹冠,室內(nèi)斑駁婆娑的樹影,遠處鼓樓的紅墻依稀從枝葉間透進視線之中;耳畔繁華的車水馬龍,更替著紫峰大廈的前景。這樣一種人文與自然疊加出的場地厚度,是對我們最大的吸引。

錦上OCC與紫峰大廈對景關系?蘇圣亮
02非常規(guī)化的體驗場景
在這樣一個城市文化地標的輻射范圍內(nèi)去完成一個項目,BUZZ試圖應對的,是如何回應這種飽滿的場地能量,對新生于這片場地的建筑能有一定的把握和控制,既要能夠彰顯它的特性,不拘泥于形式層面的操作,但又盡可能的更低調(diào)、更內(nèi)斂。

首層窗景?如你所見-王廳
所以設計更多的是通過空間視角,來獲取人與場域之間的體驗關聯(lián),希望來到這里的人,能夠迅速回望某個輝煌燦爛的片刻,使這個文化匯聚之地得到新的傳承與再生,形成新的場域之力。

首層開放就餐區(qū)?如你所見-王廳
場地現(xiàn)存的是一棟小尺度的建筑,如果按照標準定義,錦上OCC是一個針對餐飲空間的建筑改造及室內(nèi)設計項目。但在這樣的場景下,地塊本身的能量卻又是常規(guī)設計手法無法應對的,任何一種片面的文化符號或形式的出現(xiàn)都顯得蒼白和不必要。故此,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又是非常規(guī)的。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如你所見-王廳
概念生成圖解
所以,BUZZ首先消解的是它作為室內(nèi)項目的屬性,更多的去吸納、去對話,把外部的人文氣質(zhì)、自然環(huán)境、體驗氛圍,引入到場地內(nèi)。它更像一個景觀設計,弱化了室內(nèi)設計的同時也消解了建筑立面,讓景觀滲透進來,變成室內(nèi)空間的一部分。

首層開放就餐區(qū)?蘇圣亮

首層開放就餐區(qū)?如你所見-王廳
同時,也從某種意義上弱化傳統(tǒng)餐飲空間的痕跡,把它打造成一個結合了多重體驗的沙龍,一種以餐飲作為基底的更符合當代人生活方式的復合運營空間——一個被重新定義的新一代餐飲空間。它首先應該是和城市充分融合的,人們對于餐飲空間的體驗和閱讀,本質(zhì)上也是對于城市的體驗和閱讀。

室內(nèi)光影?蘇圣亮
03傳統(tǒng)空間的當代轉(zhuǎn)譯
鼓樓OCC這片場地的魅力,還來自于它豐富的場景元素和區(qū)域?qū)哟危瑥囊惶帤v史建筑,漫步到一片繁華的城市核心街區(qū),穿過一個生長著茂盛植物的城市公園,才來到這棟建筑前。鼓樓的安靜,交通的喧鬧,周邊辦公樓里年輕人的忙碌,街角公園里老人的悠閑,全部雜糅在一起。所以,為回應這一有趣過渡,建筑從外而內(nèi),是通過空間動作來完成一種緩步的滲透,或者是一種過濾。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蘇圣亮

場地剖面圖
這一系統(tǒng)是類似于傳統(tǒng)園林一樣的有著若干層次的空間形態(tài),從開放性的城市公共空間,到內(nèi)部可以游走的墻院,從室內(nèi)開放的就餐區(qū),到墻身遮掩后一個個獨立餐臺形成的“洲島”,它們是一個個連續(xù)的界面,是“園中園”,”院中院”一樣具有層層嵌套和過渡關系的完整體系。這些也是對于傳統(tǒng)空間原型的一種基于當代商業(yè)運營和當代人可感知的體驗感的轉(zhuǎn)譯。

首層軸側(cè)圖

開放就餐區(qū)層次關系?蘇圣亮

開放就餐區(qū)過渡關系?如你所見-王廳
受原有建筑的影響,鼓樓OCC的天花是較普通新建餐廳更低矮的。所以首層立面幾乎是全“開敞”的、通透的,盡可能拉通室內(nèi)和室外的視線關聯(lián),以減弱垂直向高度帶來的壓抑感,人也可以隨時走出去。

剖面圖?蘇圣亮

原有建筑及場地照片
04消融的邊界
建筑跟景觀相連的部分,通過一系列墻體的轉(zhuǎn)折,形成新的立面形式,將外部的景觀和建筑進行銜接和綁定,它也同時產(chǎn)生了外部人員到來到場地內(nèi)的引導關系。同樣的手段,在BUZZ很多項目里都曾出現(xiàn)過,如成都花間堂,峨眉山悅榕莊等……

室外庭院?蘇圣亮

室內(nèi)外聯(lián)系?蘇圣亮
片墻是中國傳統(tǒng)園林空間里的重要建筑元素。而在鼓樓OCC中,它既是立面元素,也是景觀元素,是具有雙重過渡的空間要素和使用場景。由于公園地形的逐漸抬升,墻體本身保持相對低矮的形態(tài)。隨著踏步往上形成層層跌落、層層遞進的底層立面形式。

首層咖啡區(qū)?蘇圣亮

開放就餐區(qū)視線關系?蘇圣亮
由片墻圍合成的院子,是具有強烈室內(nèi)化特征的建筑外部空間。所以,通常在做院子營造的時候,很多室內(nèi)的材料會被沿用到院子之中,來創(chuàng)造將室內(nèi)氛圍搬到室外的感受。首層的三維空間層次,形成了豐富的光影變化,也相應導入了更多元的景觀元素,把現(xiàn)有的樹木和場地氛圍一并帶入到建筑立面甚至室內(nèi)的范疇之內(nèi)。

景觀滲透?如你所見-王廳
這樣的處理,也在無形之中弱化了建筑、室內(nèi)、景觀三重關系的邊界,使得原來相對獨立甚至對立的關系變得融洽。完整的建筑立面轉(zhuǎn)化成了一個消解的表皮,它掩映在樹林之間,和人們從室內(nèi)看到鼓樓的畫面一樣。同時由于樹木的存在,原本橫向的立面也被拆解成一系列有故事性的片段集合。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蘇圣亮

東立面圖
05表皮中的“厚度”
OCC二層以上的空間基本多是獨立的包間,由于既有的結構所限,包間的操作方式同樣是將人們的視覺盡可能向外引導,將窗口面積盡可能放開。同時為保證功能性和私密性,窗口的一半選取了一種非?!吧Ⅻc敘事”化的手段遮蔽。由一層扭轉(zhuǎn)拼接的陶板和大面積的玻璃窗組合成雙層表皮,將片段化的立面再進一步像素化。

立面陶板?蘇圣亮

墻身大樣
這種開窗方式也回應了傳統(tǒng)花窗的體驗感,有大面積框景的同時又增加了彌散式的景觀滲透。但傳統(tǒng)的花窗多是二維的平面化的表達,陶板的折疊加強的是更空間化的塑造,三維的形態(tài)形成了多層次的空間縱深感,無形之中將外部空間和內(nèi)部空間層次進一步疊加,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可以被延伸的塊體關系。

二層軸測圖

包間窗景?蘇圣亮
大面積開窗的部分框住了花園里落葉喬木豐茂的樹冠,也濃縮了金陵四季之美。南京其實也是具有多重時間表情的城市,四時變化豐富,冬季飄雪,盛夏酷熱,春秋分明。從室內(nèi)向外觀望,不同季節(jié)景色變化明顯,夏季窗口為樹冠所覆蓋,冬天樹梢間隱隱透出鼓樓的紅色。

露臺框景?如你所見-王廳
錦上OCC餐廳屬淮揚菜系,是淮揚菜大師周曉燕的傳承。淮揚菜豐富的食材變化完美的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餐飲中時節(jié)的重要性,這樣的場景也暗合了淮揚菜在四季間變化的食材和它與時間的對話感:畫面不同,菜品不同,體感不同。菜品和空間體驗都不再是單一表情,而是一種綜合場景的集合。

首層入口?如你所見-王廳

入口通高空間?如你所見-王廳
室內(nèi)幾個通高的空間,也開放成了和外部銜接的連續(xù)界面,使得原有被壓抑的層高得到釋放。天臺上的茶室,也是從表皮轉(zhuǎn)折成的頂層空間,使得表皮成為連續(xù)的表皮,但又在空間塑造上區(qū)別于“立面”的概念,或是消解了立面的存在。

屋頂露臺?蘇圣亮
06空間導向下的室內(nèi)營造
BUZZ目前有近一半的建筑室內(nèi)一體化項目,但一以貫之的是一種建筑視角,基于建筑視角下的室內(nèi)設計,更偏向于空間的營造,將建構的邏輯大量介入到室內(nèi)設計中,給室內(nèi)空間更多的場景感,而非裝飾感。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如你所見-王廳
OCC餐廳的室內(nèi)設計也是由空間導向,去破除現(xiàn)有建筑層高所帶來的限制,將視線向外引導。室內(nèi)材料也做了相應的弱化處理,不再于依靠拼貼的多樣性表達,而注重材料和空間的深度嵌合,在每一個營造體系內(nèi),去創(chuàng)造一種更完整的敘事結構,盡可能激發(fā)更多的不同內(nèi)容之間的互動,甚至軟裝的布局也暗含了這一特定的銜接關系。

包間?如你所見-王廳

包間?如你所見-王廳
07場景中的時間性
空間把人的感受放大到關聯(lián)更大、更遠的城市空間,也收縮到從觀察更細微的光影變幻去感受時光的流轉(zhuǎn)。消費型空間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會產(chǎn)生對于時間強烈的回應,像餐飲、商業(yè)、酒店等,當消費時長從2小時延伸到3天,空間所創(chuàng)造的應是對應不同時間長度的綜合體驗。

咖啡區(qū)入口?如你所見-王廳

開放就餐區(qū)視線穿透?如你所見-王廳
在錦上OCC中,首層的開放就餐區(qū)和咖啡廳,從消費時長大約在2-3小時的就餐時間內(nèi),它有很強的隨機性,是一種目的性但非絕對目的地的消費方式,所以首層空間提供的是開放性,和外界的城市人文有最直接的聯(lián)通,像一個人來人往、游走感很強的市集。

立面光影?蘇圣亮

入口?如你所見-王廳
但二至四層的包間,是一種目的性更明確的“邀請式”消費,甚至四層空間更偏向于接待屬性,目標更明確,私密性也更強。但同時這一空間的消費時長也更長,客人利用這一空間喝茶、聊天、娛樂,然后才進入就餐環(huán)節(jié),它較底層更具有活動性。當時間線被拉長,公共屬性卻在逐層遞減。所以鼓樓OCC的設置,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體驗場景和消費場景,帶給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感受。

三層軸測圖

包間?如你所見-王廳
這一空間營造方式其實早在BUZZ十年前開始設計的南京另外一個項目凱悅臻選酒店中便開始植入。這10年之中,隨著時代的變遷,消費訴求也在不斷升級和細化,短時長消費的小尺度空間也變得更具藝術性且非常多樣。全新的消費訴求,在空間形態(tài)上變得可被感知。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如你所見-王廳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如你所見-王廳
所以,BUZZ其實一直在試圖打破人們固有思維中對某一類型建筑的定義,酒店可以非酒店,餐廳也可以看起來不那么像餐廳,讓空間的吸引力源自于它符合人們某一部分慣常的認知,喚醒了自身記憶中某個片段的記憶,但同時又超越了常規(guī)的體驗。

四層軸測圖

包間層走廊?如你所見-王廳
這樣的操作方式讓新的空間不會特別的違和或是跳脫,但又好像帶來了不一樣的氛圍和感受,既熟悉又神秘。BUZZ是在一種全新的體驗模式和邏輯狀態(tài)下,試圖為每一個項目打造一種特殊化的表情;把空間變得更像一個容器去襯托內(nèi)容,把一種綜合體驗重新打包呈現(xiàn)給受眾。

南京鼓樓錦上OCC餐廳?蘇圣亮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四層平面圖

東立面圖

北立面圖

剖面圖

場景剖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江蘇, 南京
建筑面積:2321㎡
設計時間:2023.6
建成時間:2024.10
業(yè)主單位:南京錦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改造及室內(nèi)設計單位:BUZZ建筑事務所
項目主創(chuàng):莊子玉, 李娜
設計團隊:(建筑) 劉健, 李楚然;(室內(nèi)) 劉晨, 蔡薇, 劉月, 陳陣東, 丁竹靚, 曹程前, 張皓軒, 高崢
建筑施工圖:北京勢空間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江蘇錦上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精裝施工圖:江蘇錦上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精裝施工單位:江蘇錦上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幕墻顧問:北京維大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照明顧問:開闔照明設計(北京)有限公司
建筑攝影:蘇圣亮, 如你所見-王廳
出品圖制作:劉晨, 蔡薇, 劉月, 陳陣東, 李楚然, 楊新月
項目文稿:莊子玉, 王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