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外文名:Beginning of Spring)又名正月節(jié)、歲節(jié)、改歲、歲旦、打春等,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315°時為立春,于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jié)。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在傳統(tǒng)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jié)律不一,在中國的北回歸線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而部分地區(qū)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冬天。

二十四節(jié)氣最初是依據(jù)“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jié)的開始。立春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也是勸農(nóng)備耕的重要時節(jié),后逐漸演變?yōu)榱鱾髑甑母鞣N民俗:包括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

“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歲首對于傳統(tǒng)農(nóng)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對農(nóng)戶來說,是一年繁忙農(nóng)事的開端??v觀立春習俗,其中大都包含著勉農(nóng)勸耕的寓意,寄托著人們對五谷豐登、倉廩殷實的美好期盼。立春日及其前后時段,重大的慶典活動會舉行,如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迎春等,這一系列的節(jié)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后世歲首節(jié)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清西陵景區(qū)簡介

清西陵位于保定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地處京津?!叭恰钡貛?,距北京120公里,天津200公里,距保定60公里。清西陵保護區(qū)237平方公里, 規(guī)劃核心區(qū)84.3平方公里。1961年,清西陵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 。2020年1月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2021年先后被評為河北省智慧景區(qū)示范點,文明示范景區(qū)。

清西陵自雍正八年(1730年)首建泰陵,至民國四年(1915年)光緒崇陵建成,歷經(jīng)185年。建帝陵4座、皇后陵3座、妃陵3座、園寢4座、行宮1座、皇家寺廟1座(永福寺)、衙署等附屬建筑群16組、432座單體古建筑;瓷器、玉器、木器、漆器、金器、絲織品等館藏文物1571件,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文物價值。是距今最近,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體系最完備的古代帝王陵寢建筑群。

清西陵擁有世界上單體規(guī)模最大的品字形石牌坊群—泰陵石牌坊;擁有現(xiàn)存明清皇家陵寢御用寺廟的孤品—永福寺;擁有中國古代陵寢中唯一的回音壁和回音石—昌西陵;擁有世界最大的楠木雕龍殿—慕陵隆恩殿;擁有僅存的清帝謁陵行宮—梁格莊行宮;擁有中國最后一座皇帝陵—崇陵。

保護區(qū)內(nèi)擁有保存最完好、規(guī)制最齊備的守陵村部落,14個守陵村遍布陵區(qū),鳳凰臺、忠義村被列為“全國十大民族村寨”,西陵“擺字龍燈”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擁有華北地區(qū)最大古松林,樹齡300年以上的古松15000多株、樹齡70年以上的幼松20多萬株,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5000多個/立方厘米,被譽為“可以深呼吸的天然氧吧”。

2023年,國家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授予清西陵古樹群“中國最美古樹群”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