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初的這段歷史中,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從降生,直到登上皇位,還有最后的死因,都被后人引為談資。

而在最為關(guān)鍵的皇位繼承上,史書記載,順治帝共有八個兒子,那為何最后只有年僅八歲的玄燁能夠登基?

此事說來話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活了二十四載的順治皇帝,共有十四個孩子,其中兒子八人,女兒六人。

皇長子牛鈕只活了80多天,母親地位不高,雖是長子,但與皇位無緣,野史則說他最后流落民間。

皇次子福全,比康熙(玄燁)大一歲,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去世。

皇三子玄燁,即康熙皇帝,不用多提。

皇四子榮親王,他的生母為董鄂妃,出生后被順治皇帝當(dāng)眾宣布這是“皇第一子”。只是這個孩子出生不到百天就夭折了,還沒有起名字。

他的去世,嚴重影響了董鄂妃的健康,甚至成為決定順治皇帝命運的關(guān)鍵元素。

皇五子常寧,比康熙小三歲,死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皇六子奇綬,順治十六年(1659年)出生,康熙四年(1665年)夭折。

皇七子隆禧,從小身體不好,多是在家養(yǎng)病,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僅19歲就因病去世。

皇八子永干同樣早夭。

看來,順治皇帝雖然有八個兒子,但除了皇次子福全與皇三子玄燁之外,其余幾個皇子都過早夭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封建時期,本著“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原則,皇位只能落在福全和玄燁兩人的身上。

從年齡順序來排,福全是第一順位繼承者,但他曾和弟弟玄燁一起見順治皇帝,順治皇帝問你們長大后想干什么,福全脫口而出道:想當(dāng)賢王。

這一情節(jié)記錄于正史中,雖然不排除是康熙為自己臉上貼金而自我杜撰,但從后續(xù)幾十年來看,康熙和這個皇二哥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那順治皇帝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將皇位傳給八歲的玄燁(康熙),其實并無不妥。

但大家以為順治帝只是按照年齡長幼順序,才將皇位傳給第三子玄燁嗎?內(nèi)情當(dāng)然沒有那么簡單。

康熙帝玄燁得以繼位,原非出自順治帝之意,實際上是由其祖母孝莊文皇后一手促成的。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福臨染上了天花,很快就病入膏肓,遂召集原學(xué)士麻勒吉、王熙至養(yǎng)心殿,命撰遺詔,定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遺命內(nèi)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的順治帝已經(jīng)到了彌留之際,麻勒吉、王熙在乾清門草撰遺詔,完畢后交侍衛(wèi)賈卜嘉進呈。

次日初八,王以下文武官齊集舉哀,宣遺詔,遣官頒行天下;初九,玄燁即皇帝位,改明年為康熙元年(1662年),尊祖母皇太后為太皇太后。

眾所周知,自從董鄂妃與她所生的兒子一前一后病逝,順治帝由于沉浸于愛妃的懷念,身體每況愈下的同時,也不再提及立太子之事。

皇太后孝莊對此十分擔(dān)心,催促他早立太子。

這時,順治想到將皇位傳承給自己的兄弟,而不是年幼的兒子,由于母后的堅持,順治同意在年幼的皇子中選擇嗣君。

經(jīng)過孝莊慎重考慮之后,決定立皇三子玄燁為太子,病入膏肓的順治帝只能同意。

當(dāng)時為促成這一決斷所提出的理由是:玄燁已經(jīng)出過天花,不會再受到這種病癥的傷害了。那位年齡較長的皇子福全尚未出過天花,時時都得小心著這種可怕的病癥。

再加上福全說過自己只想當(dāng)個王爺,孝莊太后與順治帝商議后決定立玄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實證明,孝莊這一舉動,又為大清朝延續(xù)百年壽命。

當(dāng)年滿清還未入關(guān)時,孝莊文皇后苦心扶立她的兒子福臨(順治)登基。順治英年早逝后,又扶植孫子玄燁繼位。

按照清人祖制,幼帝繼位,母后不得干政。所以順治帝福臨六歲即位時,由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兩位叔父攝政。

康熙八歲繼位,卻一反祖制,順治帝遺詔由四大臣佐理政務(wù),這是對宗室近支親王攝政的更張。

最終,在康熙帝16歲時,他鏟除了權(quán)臣鰲拜,得以親政,并成為清朝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八歲的玄燁能在諸位兄弟中得以嗣位,是經(jīng)過一番周折的,直到順治帝彌留之際才在遺詔中最后確立下來。

順治帝本來是一心要董鄂妃之子繼承皇位的,不幸的是,其子“生三月而殤”,尚未命名便夭亡了。同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也死了。

有記載說,這位年輕的皇帝竟至尋死覓活,眾人不得不晝夜看守著他,使他不得自殺。

皇太后孝莊自然十分擔(dān)心,為了撫慰福臨“深為痛悼”的心情,同意追封董鄂妃為孝獻皇后。

極度的悲慟使福臨十分消沉,因而更加篤信佛說,以求解脫,立太子一事早已置之腦后。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更不可一日無太子儲君,盡管順治帝不想立太子,可是在祖宗禮法還有其母親孝莊的直接干預(yù)下,八歲的玄燁就這樣意外地成為皇太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孝莊文皇后選擇年幼的玄燁成為儲君,真是因為他此前出過天花嗎?目前相關(guān)論調(diào)還是眾說紛紜。

可不得不承認,孝莊是有過扶持幼年皇帝上位乃至親政的豐富經(jīng)驗。

既然有前車之鑒,那她選擇年幼的孫子玄燁,完全可以少走歪路,避免順治帝將皇位傳給同年齡兄弟后,出現(xiàn)了難以掌控的局面。

扶持一個幼年天子則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參考資料:

[1]王思治.康熙帝繼位與四大臣輔政的由來[J].史學(xué)月刊,1986(06):37-44.

[2]馮伯群.百年之謎:康熙立儲與雍正繼位[J].檔案,2003(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