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大陸最初生活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大約有150萬人,然而到了1607年5月24日,英國倫敦的弗吉尼亞公司組織了一個105人組成的英國殖民團體登陸了北美大陸,打破了印第安人往日的寧靜。
這撥英國人建立了詹姆士鎮(zhèn),成為英國在北美大陸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作為他們的活動據(jù)點,當時英國在七年戰(zhàn)爭勝利后奪走了法國的殖民地加拿大,使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開始更加肆無忌憚地進行開疆拓土活動。
此后,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愛爾蘭等大批歐洲海洋強國也竭力移民到北美大陸,跟英國分一杯羹,為了獲取北美利益,這些歐洲移民不僅大規(guī)模搶奪印第安人的土地,還大規(guī)模屠殺印第安人。

鑒于英國的國際地位,英王實際上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并根據(jù)經(jīng)濟利益關系相繼劃設了13塊殖民地按照英國的政體進行有效管理,分別是弗吉尼亞、馬薩諸塞、新罕布什爾、馬里蘭、羅得島、康涅狄格、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紐約、新澤西、賓夕法尼亞、特拉華、佐治亞,這13個殖民地州成為日后美國成立的主體。
然而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歐洲移民融入一起生活后,逐漸形成了不同于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生活模式,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特色、管理方式,最終演變成了“美利堅民族”。
北美大陸新民族的誕生,使得美利堅民族與英國的矛盾越來越大,甚至誕生了獨立的念頭。北美殖民地的領導階層在要求脫離英國獨立的想法被英國王室拒絕后,雙方矛盾終于在1775年徹底爆發(fā)了。
1775年4月19日,駐波士頓的英軍指揮官托馬斯·蓋奇率領英軍企圖逮捕波士頓的反英領導人亞當斯等人,并要摧毀民兵基地康科德的軍械庫,誰知他在萊克星頓附近遭殖民地的民兵伏擊,英軍損失了247人。至此,英軍開始武力鎮(zhèn)壓殖民地民兵。
萊克星頓之戰(zhàn)揭開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序幕,從此,反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戰(zhàn)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為了有效應對英軍,1776年7月4日,北美13州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推舉帶頭反抗英國統(tǒng)治的弗吉尼亞下議院議員華盛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全面領導殖民地民兵抗擊英軍。
當天在第二次大陸會議上還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不過美國國體是建立了,政體還沒有確立,各項規(guī)章制度、政府機構還沒完善,而且還處于與英國的軍事作戰(zhàn)中,因此美國成立的當天,并沒有選出美國的國家元首。

直到1787年5月25日,華盛頓在費城主持召開美利堅合眾國制憲會議,制訂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一次創(chuàng)造性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lián)邦制,確立資產(chǎn)階級總統(tǒng)制的民主共和政體,才標志著美國的國家政治體制正式完善。
由于《美國憲法》是在1789年3月4日才生效,因此,在憲法生效一個月后,華盛頓才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tǒng),正式領導美國政府施政,此時距離美國1776年建國已經(jīng)過去了13年時間。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