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今天,我們來聊原子彈與五個00后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100年前,當時的科學江湖之中,出現(xiàn)了五個年齡相仿的天才。
歷史讓他們走到了毀滅或者拯救地球的關口。

——原子彈將從他們手中誕生,而他們又將如何選擇?
五虎大哥叫費米(1901年9月29日,天秤座),他為何用費米悖論暗示我們外星人的存在?
二哥叫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射手座),他為何被稱為拯救世界的男人?
老三是馮·諾依曼(1903年12月28日,摩羯座),他真的是因為原子彈而發(fā)明計算機的嗎?

還有老四奧本海默(1904年4月22日,金牛座),他為何總是眼含愧疚?
以及老五愛德華·泰勒(1908年1月15日,摩羯座),為何總有人說,他才是整個故事的終極大魔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故事……
1939年·密歇根大學
時間回到1939年,7月的北美艷陽高照。

二哥海森堡從德國而來,他是五虎之中,當時唯一不在美國的人。
因為,當時天下未定,希特勒虎視眈眈,猶太科學家們紛紛逃來美國。
而海森堡則是這五虎之中,唯一一個非猶太血統(tǒng)的人。
大哥費米趕來與海森堡相見,勸他也留在美國。
而海森堡則說,祖國需要我。

有人說,海森堡是一個深愛德國的人,這從他少年的經(jīng)歷就能看出。
他出生于一個日耳曼學者世家,出生時,正趕上鐵血宰相俾斯麥讓德國蒸蒸日上。
可后來,日益強大的德國發(fā)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這時海森堡13歲,加入了自由兵團,這是一個由德國童子軍組成的非正式部隊。

然而,4年后,德國戰(zhàn)敗,經(jīng)濟崩潰,連海森堡這種世家大族都要忍饑挨餓,他本人甚至必須靠當仆人才得以果腹,這時的海森堡年僅17歲,可已經(jīng)見證了德國的興衰,這更加堅定了他復興祖國的信念。
1年后,海森堡考入慕尼黑大學,從仆人做起,地位很低。
這是古代歐洲流傳下來的大學體系,就像我們在牛頓故事里分享過的一樣,學生也分三六九等。

本來,海森堡的數(shù)學天賦極高,很適合研究當時最前沿的量子力學,而且,他老師索末菲本就是當時的量子先驅之一,可他卻偏偏讓海森堡去算那些古老又復雜的湍流,完全把他當做一個邊緣的人肉計算機使用……
然而,天才,不甘于淪落,1922年,21歲的海森堡看準機會,在量子大神波爾到訪德國的一次演講中,他勇敢發(fā)言,詢問波爾電子躍遷的時間是多少?

波爾算不出來,搪塞兩句糊弄過去了,而散會后,波爾就托人找到了海森堡,與海森堡肩并肩的散步,談論波爾原子模型中的各種數(shù)學問題,波爾模型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這個電子分層級繞原子轉的模型。
短短幾十分鐘的散步,波爾對海森堡驚為天人,與他約定,你博士畢業(yè)后,來丹麥,來哥本哈根,與我一起研究。
同時,波爾還將海森堡推薦給了比索末菲更厲害的一位量子先驅——波恩。

就這樣,海森堡脫穎而出,來到哥廷根大學,拜入波恩門下,也就認識了自己的大師兄——費米和小師弟——奧本海默。
這是海森堡最快樂的日子,他用自創(chuàng)的矩陣力學首次讓量子成為能夠被計算的微觀物理,他前往哥本哈根赴約,與恩師波爾深入學習,還在波爾的鼓勵下,開始世界巡回,演講量子力學,去過日本,也來過中國,隨后,1932年,31歲的海森堡更是在波爾的指導下,斬獲諾貝爾獎,人生走到了高光時刻。

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臺,他揚言要讓德國復興,要讓日耳曼民族一雪前恥。
而毫無疑問,這也是海森堡的最高理想。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39年,當費米在美國聽到昔日師弟說出——祖國需要我時。
他明白,人各有志,不必強求。
可當他繼續(xù)聽到師弟那有關老鼠夾的理論時,忽然開始后背發(fā)涼……

鏈式反應vs捕鼠夾
也許有關原子彈的原理,你聽說過鏈式反應,聽說過鈾235如何釋放一顆中子,中子又如何擊中下一顆鈾235原子,釋放更多的中子,從而釋放巨大能量。
但是,天才就是天才,海森堡當時可沒跟費米說什么中子、原子,臨界質量的,而是問,你想過盒子里的捕鼠夾嗎?

費米一聽就懂,他恐懼的看向師弟,師弟點點頭。
原來,想象一下,每一顆鈾原子,就是一只扣著兩顆軟木塞的捕鼠夾,當我們將之密集排列后,再扔一顆軟木塞進去,它會立即觸發(fā)一枚捕鼠夾爆炸,接著,捕鼠夾的軟木塞飛出,又觸發(fā)更大面積的捕鼠夾爆炸。
然而,此時軟木塞會飛得到處都是,很快捕鼠夾爆炸就會隨著軟木塞不足而停止觸發(fā)。

但這個時候,我們給它外面加上一個罩子呢?
這樣軟木塞就只能在罩子里彈射,讓捕鼠夾爆炸一直持續(xù),而這個罩子就是臨界質量,軟木塞就是中子……
所以,費米懂了,自己這天才師弟,是想釋放這可怕的原子力量,來幫希特勒制造超級武器……

無需多言,送走師弟后,費米立刻找來了大學同事——里奧·西拉德(LeoSzilard),這也是一位匈牙利猶太人,和費米一樣,1年前剛剛逃來美國,費米本是意大利三代農(nóng)夫之后,但卻意外的頗有家學,據(jù)傳,這是因為他祖上出過一位隱姓埋名的猶太拉比。
費米小時候,本不是天才,而是像特斯拉一樣,一直生活在天才哥哥的光環(huán)之下,然而,在一次意外中,小費米也和特斯拉一樣都目睹了哥哥的離世,從此開始將自己放逐到書本與知識的世界之中,成為天才。

費米擅長構思,他總能想到那些無人關注的細節(jié),比如,那些被扣住的軟木塞,那些中子,這其實最早就是費米的大腦實驗室的產(chǎn)物,他就是通過這一學說獲得諾貝爾獎的,因此師弟海森堡才只用說一個盒子里的捕鼠夾,費米就立刻懂了。
費米獲得諾貝爾獎是1938年,當時,意大利即將暴走,于是,費米就趁著出國領獎的機會,帶著自己的猶太妻子和家人,從頒獎現(xiàn)場,直接逃亡美國……

這都是當時的背景故事,總之,費米與同事兩人按照海森堡的暗示,很快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搭建出一個天然鈾反應堆,并得出結論:只要找到適當?shù)闹凶訙p速劑,就能制造原子彈。
得出結論后,西拉德驅車狂奔到長島,約見愛因斯坦,兩人合作,寫下了這封《愛因斯坦-西拉德信》,信件很快就被愛因斯坦轉交給時任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

信中寫道:在大量鈾中建立核鏈式反應是可能的,這將導致一種新型炸彈的誕生,如果這種炸彈由船只攜帶,并在港口爆炸,很可能會摧毀整個港口以及周圍的一些領土。
而且,德國實際上已停止出售其接管的捷克斯洛伐克礦山的鈾。
美國也應該盡早采取行動。
果然,信件投遞后兩個月,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而此時的海森堡,也在回國后立刻加入德國“鈾工程(Uranprojekt)”,開始研發(fā)原子彈。
可反觀美國這邊呢,羅斯福不過撥款6000美元,成立了鈾咨詢委員會而已。
而且,鈾咨詢委員會的專家們認為,減速劑在哪里?
濃縮鈾在哪里?
誰也沒見過,誰也不確定這種超級炸彈是否真的能造出來。

因此,身在美國的四位天才就這樣依舊歲月靜好的生活著,而殊不知,一聲驚雷即將傳來……
《哥本哈根》
這聲驚雷,就叫做——《哥本哈哥》,據(jù)統(tǒng)計,這是有史以來,演出場次最多的物理戲劇。
它講述了1941年,魔王海森堡與恩師波爾恩斷義絕的故事。

當時的德國已經(jīng)完全占領丹麥,海森堡身為納粹核武器項目的領導人位高權重,再次來到哥本哈哥,故地重游,他約見了恩師。
而此時的恩師波爾,不過是德軍統(tǒng)治下的一名階下囚。
波爾當然知道海森堡的來意,回憶著當年自己第一次與他相見,散步,將他從籍籍無名的小輩中提拔而出,又將他在哥本哈根一路培養(yǎng)成諾獎得主的點點滴滴。

波爾眼前的海森堡似乎說了很多很多,但波爾只聽到一句話,那就是,呈現(xiàn)在還早,你趕緊跟我回去,一起為希特勒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吧。
而波爾只是回答說,你走吧……
眼前這個海森堡,再也不是自己的愛徒,原子彈,很快將從這位魔王的手中誕生……
消息傳到美國,費米再次組織了一場緊急研討會。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德國的原子彈計劃已經(jīng)進行了2年之久,挪威的減速劑工廠——重水工廠已經(jīng)投產(chǎn)多時,海森堡可能即將成功。
同時,1942年,美國珍珠港遭遇日本襲擊,戰(zhàn)爭真的來了。
終于,1942年8月,美國研發(fā)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正式成立,可由誰來領導一眾科學家們?

思來想去,美軍沒有選擇老道的愛因斯坦,也沒有選擇人氣正旺的費米。
而是選擇了奧本海默。
原因其實很簡單:
1,奧本海默是猶太人,他會對德國抱有天生的仇恨;
2,奧本海默是出生在美國的猶太人,履歷清晰,這很安全;

3,奧本海默是富二代,是花花公子,一般的金錢和美女都收買不了他;
4,奧本海默是美國本土出生少有的量子天才……
奧本海默的故事
奧本的老爹17歲從德國來美國,剛到時連英語都不會說,但他卻憑借著對顏色的敏感,幾年之后就成了紐約知名的紡織企業(yè)家,還娶了一位年輕又美麗的女畫家,并生下了奧本。

因此,小奧本在一座掛滿了梵高、倫勃朗和畢加索的豪宅里長大。
小奧本智商太高,過于早熟,很少和同齡人玩兒,于是,14歲時,老爹給他報了一個夏令營,但沒想到,奧本看誰都傻缺的性格,很快讓他成了被壞小子們欺負的對象,給他取了個“美人兒”的外號,還把他光屁股塞進了裝滿一半油漆的油漆桶里。

然而,奧本沒有逃跑也沒有怨言,反而寫信告訴父母:其他孩子正在教我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另外,奧本還是一位語言天才,十幾歲就精通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德語,甚至就因為想閱讀古印度史詩原文,就自學掌握了梵語……
再加上,家里本來就是開染坊的,化學那更是大師水準。
于是,16歲的奧本被哈佛錄取,學習化學。

可是,有一種人,叫做實驗殺手,去到哪個實驗室,哪個實驗室就爆炸。
去到哪一層,哪一層半個月內都得不出準確數(shù)據(jù)。
甚至都不需要他動手,只要是他參與過的實驗,就沒有能成功的……
別問我是怎么認識這種人的,反正,奧本就是這樣一位實驗殺手級別的存在。
于是,他就總盼著去研究點兒不需要做實驗的理論物理。

可好不容易盼到本科畢業(yè),說好的去英國不做實驗呢?
怎么來到卡文迪許實驗室,自己還要每天做實驗?
導師,你是不知道我實驗殺手的威力嗎?
不過,導師認為,什么惡犬我沒有馴服過,你就給我做,做到我滿意為止。
這讓奧本深感挫敗,于是他就和導師展開了明爭暗斗,最后因為一顆毒蘋果事件,被導師抓住把柄,差點兒一舉被送入監(jiān)獄。

這顆毒蘋果竟然是奧本偷偷抹上化學試劑后放在導師桌子上的,幸好導師沒吃,事情就敗露了。
然而,竟蘋果上到底有沒有毒,沒有實證,再加上奧本的金主爹媽趕來,營救奧本,之后,奧本雖然休學一年,但也總算如愿,又在爹媽的運作下,成功進入了德國哥廷根大學,拜入波恩門下,從事不需要做實驗的理論物理研究。

也就是在這里,奧本認識了兩位天才師兄——費米和海森堡。
也許就像是,天才才能與天才順利溝通一樣吧。
到了哥廷根的奧本,再也不是那個怪胎,他開始表現(xiàn)出自己的領導力和演說力,有一次,奧本領著一幫學弟、學妹開研討,費米也來悄悄旁聽。
可這一聽費米不淡定了,奧本這小子在說啥?

這些高深的理論我都聽不懂啊,可他們卻好像都懂,聽到最后,費米都有點兒沮喪,是不是自己老了,跟不上節(jié)奏了。
然而,費米說,直到我聽到最后一句話,我才振奮起來,原來,奧本在說,明白了嗎?
這就是費米的β衰變理論……
費米,這真是,蝦仁豬心啊,天才們互黑,我們吃瓜就好。
其實吧,據(jù)我了解,為什么會成為實驗殺手?

就是實驗時,話太多,總想著瞎扯淡哄學姐開心,你能得出正確結果?
而理論呢?
不一樣,只需要知識面廣泛,會扯會圓,再有師兄、學姐為你背書,你就能行,這個奧本更擅長。
于是,奧本就這樣被美軍選中,他即將率領整個美國,對抗海森堡。
奧本的三個選擇

1942年,奧本領命后,就立刻就面臨著三個選擇:
1,選址;
2,選人;
3,選彈藥。
選址好說,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這里千溝萬壑,是天然的世外桃源,敵國難以發(fā)現(xiàn)。

選人這個也不難,先叫上萬人迷——費米,再叫上偶像派——馮·諾依曼,只要聽說能與他倆共事,這足以吸引來一大批天才學者,再叫上實力派小生——泰勒,他在二十來歲的少壯派中也有很強的號召力。
于是,五虎小聚義,無數(shù)科學家涌入沙漠,后來的歷史學家說,奧本就像一位推銷員,他很快就組建起一座匯集全美最優(yōu)秀頭腦的沙漠小鎮(zhèn),沙漠實驗室。
接下來,最難的就是選彈藥了。

經(jīng)過計算后發(fā)現(xiàn),鈾235好像確實不行,因為這東西特別難提存,畫面里這就是當時美國的鈾濃縮機器,需要上百人操作,包括我們四乙基鉛故事里的英雄小帕,當年20歲,跟學姐在這臺機器前整整看了4年的光譜,也愣是沒能提取出1公斤的濃縮鈾……
而且,當時的天然鈾礦幾乎全部被德國掌控,美國也很難得到,一時之間鈾彈思路,舉步維艱。
于是,退而求其次,奧本選中的钚,這也是一種能鏈式反應的元素。

好提純,產(chǎn)量大。
然而,想讓钚達到臨界質量,就不能用鈾彈的那種槍式結構,它必須要四面八方均勻受壓,才能引爆,而如果要均勻施壓,我們就必須要在它的四面八方同時引爆炸彈,這太難了,算來算去,怎么都算不出這個均勻爆炸的模型。
于是,五虎中的逍遙子——馮·布勞恩出場了……
他天生貴族,自帶音箱,出場時,他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我?guī)湍銈円灰豢谒?/p>
如果說海森堡是心算湍流的人肉計算機,那馮·諾依曼就是口算原子彈的數(shù)學魔王。
據(jù)說,當馮·諾依曼來到沙漠時,依舊是吃吃喝喝,帶領著他的計算組,過得十分逍遙。
每當其他組有計算需求提過來時,馮·諾依曼基本可以口算解決。

比如,這原子彈到底在高空多少米爆炸威力最大,馮總心算后,說,550米,果然,后來日本那兩顆就真的是600米和503米引爆。
再比如,我們到底需要多少鈾235和多少純度的鈾235能夠達到臨界質量?
馮總略微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說,可能不夠,純度要83%,我們做不出來。

重量1公斤就夠,但如果要保證這1公斤發(fā)生鏈式反應,我們至少準備60公斤。
果然,后來廣島那顆,就真的是80%濃度,燒了64公斤,引爆1公斤。
這就是恐怖的馮氏算力,據(jù)說,后來美國研制埃里克(ENIAC)計算機時,有幾個數(shù)學家聚在一起切磋難題,有一道難題困住了所有人。

于是,有個人決定帶著臺式計算器回家繼續(xù)演算。
第二天清晨,他頗為得意地炫耀說:一直算到早上4點半,我總算算出了5種解。
說話間,馮總進來了,他好奇的問,什么題這么難?
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馮氏算力,于是把題目遞了過去,只見馮總眼望天花板,不言不語,迅速進到入定的狀態(tài)。

約莫過了5分來鐘,他就說出了前4種解,又在沉思著算第5種……
青年數(shù)學家再也忍不住了,情不自禁的說出答案。
馮總先是微微一驚,但沒接話茬,又過了1分鐘才說,你算得對。
那位數(shù)學家苦笑著說,這還造啥計算機啊,馮總的大腦就夠了啊。

馮總不解,直到大家哄笑著說,他昨晚用計算機算了一晚上才算出這5個解,馮總也跟著哈哈哈大笑起來。
除了算力,馮總還過目不忘,他是全才,從物理學、到經(jīng)濟學,從生物學,到文學,再從歷史學到八國語言、鋼琴十級,無一不通。
而據(jù)說,馮總最厲害的,還是麥霸K歌、派對蹦迪、雄霸夜店。

馮總是來自匈牙利的貴族,祖上猶太銀行家,曾花大錢,捐了個世襲罔替的馮之爵位。
因此,馮總其實姓諾依曼——純純的貴族天才,小兄弟泰勒曾說,馮總腦海里有一個豐富的笑話庫,還全部是葷段子,比如“一個匈牙利人進入旋轉門的時候在你身后,但他卻比你先出來”,馮總是我見過唯一一個能隨時切換三種語言講葷段子的人。
然而,哪怕是自帶音響的馮諾依曼,面對如何均勻引爆钚彈的問題,也陷入了沉思。

好一會兒后他說,記得當年有一個英國來的小伙兒,叫做圖靈,他跟我講過一種二進制圖靈機的構想,如果他在就好了,這個問題我算不出來,但圖靈機可以。
于是,據(jù)這位當時馮總手下計算組的小兄弟——羅伊·格勞伯(RoyGlauber)說,馮總因此設計了一種穿孔圖靈機,分發(fā)給數(shù)萬家庭主婦,她們就在那些穿孔卡片前不停的算啊算,她們非常辛苦。

計算的結果交到當時年僅18歲的羅伊手中,他們又要進行驗算,從海量的數(shù)據(jù)中選擇出最優(yōu)的方案,再進行下一步運算。
就這樣,算啊算,終于,馮總團隊算出了壓縮钚彈的方案——32塊炸彈組成的圓球包括钚核心。
接著就是實驗組上陣,他們要讓這32塊炸彈在百萬分之二秒內同時引爆,這位當時年僅22歲的實驗組成員說,這太難了,我們?yōu)榱藴y試,需要一臺能拍清引爆閃光的超高速相機,正當所有人都覺得世界上不可能存在這種相機時,奧本來了。

奧本總是不知疲倦的在各組中巡回,他了解物理學的各個領域,核、原子、流體力學,等等等等,他不僅是科學的天才,也是語言藝術的天才,他總是能激發(fā)大家的思路和想象,但結果,當他聽到這不可能的相機時,也只是搖搖頭,走開了。
然而萬萬沒想到,過了沒幾天,奧本就給實驗組帶來一臺軍方的超高速相機——世界上真的有這種東西?

很快,實驗組將引爆同步控制在了百萬分之四秒以內,包括那邊的鈾濃縮組,也已經(jīng)濃縮到75%,眼看著原子彈就要誕生,這會兒,時間是1943年底,在一場歡欣鼓舞的研討會上,似乎誰也沒注意,有什么可怕的東西,悄然誕生了……
費米的腦洞
當大哥費米在研討會上提出,或許我們的鏈式反應還將進一步激發(fā)原子聚合,釋放出更巨大的聚變能量時,大家不以為然,全當是費米又腦洞大開,就像他的費米悖論一樣——既然天上那么多星星,逐一計算,外星文明也應該存在數(shù)十萬個啊,可他們都在哪兒?

費米總是這樣關注這樣一些奇奇怪怪的小點,然而,當現(xiàn)場的小兄弟泰勒聽聞時,卻忽然拍案而起,他認為這簡直是天啟神授一般的靈感,如果將之釋放,這可是比原子彈還強數(shù)千倍的氫彈啊。
他欣喜若狂,他手舞足蹈,而在坐的一眾天才卻認為,是不是有點兒多余,原子彈,一枚夷平一座城市,已經(jīng)夠了,氫彈?
你是真想毀滅世界嗎?

就這樣,小兄弟泰勒的激情在眾人的冷淡之下,被強壓了回去。
但氫彈的種子已經(jīng)在不經(jīng)意間被種下了。
很快,到了1945年春天,盟軍攻入柏林,德國戰(zhàn)敗,兩件事兒,盟軍就想確認兩件事兒:
1,希特勒死沒死;
2,海森堡造沒造出原子彈。

很快,希特勒的遺體被發(fā)現(xiàn),海森堡也被捕獲。
面對審訊,海森堡十分坦然,他說,我1942年就停止了原子彈的研發(fā),因為我算錯了,我錯算出濃縮鈾需要好幾噸才能達到臨界質量,所以,這還怎么做炸彈啊,一顆核心就好幾噸,炸彈不得幾十噸?
什么飛機大炮能將其發(fā)射?

而提純這好幾噸濃縮鈾又要幾萬噸天然鈾,這太貴了,根本就不是一種可行的炸彈方案啊,所以我早就放棄了……
然而,這可能嗎?
雖然歷史就是如此幫海森堡脫罪的,但是,我們從五虎天才的視角來看,馮總略微演算就能算出來的數(shù)據(jù),同為心算湍流的人肉計算機——海森堡能算錯?
就算一遍算錯了,驗算時還繼續(xù)出錯?

就算發(fā)現(xiàn)鈾彈不行,如果真心想幫希特勒,那海森堡難道想不到钚彈?
所以,海森堡大概率不是算錯了,而是他于心有愧,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停止了研發(fā),他不希望如此殺器出現(xiàn)在希特勒手中,出現(xiàn)在世界之上……
會是波爾當年的勸說嗎?
我們不得而知,海森堡也因此被譽為,拯救世界的男人,否則,不少人認為,以他的天才,很可能在1942年,就已經(jīng)幫納粹德國做出了原子彈……

如此一來,博弈的皮球突然又被踢回到奧本這邊,既然德國沒有原子彈,那我們是否還應該幫美國繼續(xù)研發(fā)呢?
離開沙漠
當聽聞海森堡算錯以后,這位名叫約瑟夫(JosephRotblat)的波蘭科學家立即收拾東西,離開了沙漠實驗室。
他是波蘭猶太人,妻子、家人在戰(zhàn)爭中被殺害。

他是懷著滿心復仇來到的沙漠,可當他得知德國沒有制造原子彈時,卻義無返顧的離開沙漠。
——這種大殺器,不應該借我們之手,現(xiàn)身人間。
這種想法,一時之間席卷沙漠,甚至就連這位奧本身邊最親近的學生——威爾遜(RobertR.Wilson)也動搖了,他來找奧本,說自己要開一個研討會,研討大家接下來是去是留,他也認為,我們不必再制造原子彈。

奧本當場以,別給軍方找麻煩為由,拒絕了威爾遜的研討會申請。
可當威爾遜還是勇敢的召開了這場研討會,然而,研討會開到一半,他卻從人群中看到了奧本。
奧本申請發(fā)言,隨后便站到人群前說,雖然與德國的戰(zhàn)爭結束,但原子彈,我們將之制造,它就將成為美國的秘密武器,我們不知道它將來什么時候會被用于戰(zhàn)爭,但世界一定會因我們的核試驗而了解這種秘密武器的可怕,我們將因此獲得足以真正實現(xiàn)世界和平的威懾力。

奧本激情演講,將原子彈有助于世界和平的理念傳播給大家,一時之間,在場人都被說服了,甚至就連威爾遜也暗中點頭,就這樣本應該商討怎么散伙的研討會,在奧本的演說下,沒有一人離開。
隨后,時間來到1945年夏天,沙漠實驗室,已經(jīng)制造出四枚原子彈,兩顆钚核心,兩顆鈾核心。
而與此同時,一場更高層的研討會也被擺上了桌面——到底要不要將這些原子彈用于實戰(zhàn)?

因為,當時德國雖然投降,但日本還在太平洋上負隅頑抗。
不少科學家認為,我們已經(jīng)有了費舍教授的奶泡彈,日本已經(jīng)被炸成了人間煉獄,這個故事我們專門說過,因此,再向日本投這種無差別的大殺器——原子彈是否有點多余?
我們只需要找一個無人的荒島,爆給日本看看,就能起到威懾并勒令他們立即投降的效果。

但奧本卻再次用自己的演說天賦,力排眾議,他認為,必須用于實戰(zhàn),才有足夠的威懾力,才能盡快結束戰(zhàn)爭,而戰(zhàn)爭一旦結束,這無疑將立刻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就這樣,最終奧本在這份立即使用原子彈的文件上簽字,一時之間他成了激進派的偶像,尤其泰勒,他忽然看到奧本背后,閃著光……

四枚原子彈
就像我們曾經(jīng)在哥斯拉的墳墓里說過的一樣,這四枚原子彈,第一枚钚彈——三位一體,在沙漠實驗場中爆炸,震撼了所有在場的軍方和科學家——一枚炸彈真的能毀滅一座城市……
第二枚鈾彈——小男孩在廣島爆炸。
第三枚钚彈——胖子在長崎爆炸。

而第四枚鈾彈——本應該在新潟爆炸的惡魔核心,還沒有投下去,日本就已經(jīng)投降。
看來,奧本的預言沒錯,原子彈果然立即終止了戰(zhàn)爭,救了很多人。
因此,奧本成了英雄,一時之間,風光無限,然而,背地里,科學家們開始后悔,后悔自己將如此殺器召喚人間,當有人問奧本,奧本說出了那句名言——我記得印度史詩《薄伽梵歌》中有這樣一句話:現(xiàn)在我成了毀滅世界的死神。

表面上,奧本被譽為”原子彈之父“被美國軍方、政界推上了制高點,甚至成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院長,一時之間就連愛因斯坦都成了奧本的下屬。
他的政治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可就在這種無限榮耀的嘉獎之下,我們發(fā)現(xiàn),奧本的眼神變了,變得始終包含愧疚。

也許,海森堡是對的吧。
我為何當初沒有計算錯誤?
很多人如此解讀奧本的愧疚眼神,因為,當奧本聽說美軍在得到原子彈后,還想繼續(xù)得到傳說中的氫彈時,他終于暴走了,就像他小時候不惜用毒蘋果來抗爭一樣,他也決定壓上自己的所有,來與美軍抗衡到底——絕對不能研發(fā)氫彈。

這還用說嗎?
在那個冷戰(zhàn)即將來臨的時代,忤逆美軍,禁止氫彈?
你是幾個意思?
再一查,你身邊的女朋友們怎么都是共產(chǎn)主義者啊,說,你是不是間諜……
這就是奧本海默的悲劇,他如何聲辯?

縱使他有天才一般的演說力,縱使他們說服一位位桀驁的科學天才,但當他面對大眾,面對媒體,他要如何自證清白?
大眾可不管你什么原子彈已經(jīng)夠用,氫彈毀滅世界的復雜理論。
但好在,這一時期,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站在奧本一邊,他們一遍遍為奧本出庭作證,哪怕聽證會開了一輪又一輪,軍方依舊無法以間諜罪拿下奧本。

他依舊掌握著沙漠實驗室,他依舊是一眾科學家的領袖。
然而,就在1954年最后一輪聽證會上,所有科學家都預感到,那個魔王,將終結一切……
狠人泰勒
泰勒和馮總一樣,也是來自匈牙利的猶太人,但出身不同,泰勒父親是律師,母親是音樂家。
來自一個書香門第的中產(chǎn)家庭。

從小就是那種要強的狠人學霸,21歲考入德國萊比錫大學,成為海森堡的學生。
海森堡早就看出了這小孩兒的狠勁兒了,因為,當時泰勒和幾個同學去阿爾卑斯爬山,還沒等列車停穩(wěn),泰勒就跳了下去,這讓他摔倒,緊接著又被車輪割斷了右腿。
醫(yī)生建議他休養(yǎng)一年,還開了大量的止疼藥給他,告訴他,扛不住的時候,就吃止疼藥。

然而,泰勒卻認為,止疼藥會干擾自己的思維,我要是吃壞了腦子,以后還怎么出人頭地?
于是,泰勒愣是找了一壺清水,告訴自己,這就是止疼劑,每當他疼得撕心裂肺的時候,他就靠喝這清水緩解……
所以,如果你是導師海森堡,看到這樣的學生怕不怕?

后來,希特勒上臺,泰勒的猶太人身份,眼看要完,這時卻是恩師海森堡相救,讓他輾轉前往哥本哈根,拜在師爺——波爾門下,隨后,又于1935年來到美國華盛頓大學任教。
按理說,泰勒是五虎中,最勤學苦練,又最得海、波二宗師真?zhèn)鞯奶觳拧?/p>
可在沙漠實驗室中,他徹底被奧本的光環(huán)壓制,他視奧本為偶像,但現(xiàn)在,他卻有了親手摧毀偶像的權力……

最后的聽證會
泰勒將在奧本最后一輪聽證會上最后一個出場。
會前,各大科學家都來見過泰勒,意思很明顯,就看你了,你如果也支持奧本,那奧本就能順利過關,氫彈的研發(fā)也將從長計議。
然而,狠人泰勒卻崇拜力量,他相信偶像奧本的話——秘密的超級武器將有助于世界和平。

怪不得我了,這是你曾經(jīng)親口說過的話,難道與魔鬼交易,還有后悔藥可以吃嗎?
于是,在聽證會上,當泰勒被問到,是否認為奧本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時,他說道,我無法理解他的行為,在許多情況下,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希望政府讓更可到的人負責重要的國家事務……
發(fā)言完了,泰勒向奧本伸出手,表達歉意,而奧本則說,現(xiàn)在道歉有什么用?

就這樣,奧本被吊銷了安全許可,被趕出了沙漠實驗室。
而取代他位置的,正是那位狠人泰勒。
泰勒將在這里繼續(xù)研發(fā)更可怕的殺器——氫彈。
也許這其中的恩怨情仇我描述的過于簡單,也許沙漠實驗室里真的有的蘇聯(lián)間諜,是因為蘇聯(lián)已經(jīng)開始了氫彈研發(fā),泰勒才不得不力挽狂瀾,繼續(xù)研發(fā)氫彈,也許還有很多細節(jié)可以深挖,但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我們會員頻道細說。

總之,接下來的故事,就叫做《哥斯拉的墳墓》,在太平洋上美軍試爆了泰勒的氫彈,地球為之顫抖,但此時的泰勒,卻不在太平洋,他在加州大學的地震檢測室里,當他看到強烈的地震波時,他得以的給沙漠實驗室拍出了這樣一份電報:ITISABOY,意味著氫彈是我泰勒的孩子,你們不過是一群接產(chǎn)婆。

原來,哪怕泰勒領導了沙漠實驗室,但他過于狠人的性格,還是讓他被同僚排擠,就在氫彈研制成功前的最后一刻,沙漠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表決,以三分之二的壓倒性優(yōu)勢,趕走了泰勒……
從此,泰勒幾乎與整個科學界鬧翻,老一輩記恨他對奧本的背叛,而新生代又質疑他的為人。

1963年,當奧本獲得費米獎時,泰勒發(fā)去一份賀信,他懷戀兩人在沙漠實驗室里的爭論,懷念那個奧本還是自己偶像的歲月,希望得到原諒,而奧本只是簡單的回復說,親愛的愛德華,謝謝你給我寫信,我很高興,衷心祝福你,奧本海默……
如此而已。

泰勒像是整個科學界的放逐者一樣,他此后長期與軍人、政客為伍。
泰勒一生都有彈鋼琴的習慣,晚年的泰勒也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獨自彈奏,可有一位聽過他彈奏的朋友說,那像是來自地獄深處的痛苦呼喊一樣……
也許,那場聽證會摧毀的不是奧本,而是泰勒……

最后的故事
有關這段故事的愛恨情仇,當另一位后生仔——大物理學家——費曼詢問馮·諾依曼時,馮·諾依曼告訴費曼——你不必對你生活的世界負責任。
這回答,也真的就像置身世外的隱士一樣啊。
然而,更多的科學家則認為,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發(fā)現(xiàn)一條公式,而是有關這公式背后的倫理道德,我們都必須讓人們知道它的好與壞,并防止他被錯誤地使用。

比如,當初義無返顧離開的波蘭科學家——約瑟夫,他后來一生致力于禁止核武器的事業(yè),起草了有關禁止核武器的《愛因斯坦-羅素宣言》,并1995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還有當初奧本的學生——威爾遜,后來也一直投身于這一事業(yè)。
在后續(xù)的故事中,1954年,氫彈成功后的8個月,大哥費米因胃癌突發(fā),與世長辭,享年53歲。

1957年,馮·諾依曼同樣因為胃癌突發(fā),并伴隨胰腺癌折磨,與世長辭,享年54歲。
1967年,奧本在孤寂、悔恨與落魄中,因喉癌與世長辭,享年62歲。
海森堡活到了1976年,他后來和愛因斯坦一樣,致力于統(tǒng)一場論的研究,但就在他計算著宇宙、量子的統(tǒng)一公式時,忽然爆發(fā)腎臟癌變,享年74歲去世……

只有泰勒是五虎中唯一長壽的人,他一直活到了2003年,享年95歲,因為中風而去世。
泰勒的學生,楊振寧曾說,尊師不喜歡別人叫他”氫彈之父“。
而與泰勒同為匈牙利猶太人的諾獎得主伊·拉比則說,如果沒有泰勒,這個世界會更好……
所以,如何看待這五個00后與原子彈的故事?

也許,我們不是第一波設想過這些問題的地球文明……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最后夫人說,恐怕,未來抉擇《黑客帝國》是否誕生的,也將是這樣一群00后吧,但別怕,我們還有泰勒氫彈捍衛(wèi)人類……
(完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