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木石前盟”純粹而真摯,不受世俗的沾染,追求靈魂共鳴。

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金玉良緣”現(xiàn)實世界中精心編織的一張網(wǎng),透露的全是算計和利益。

在賈母心里,心有靈犀的愛情重要,還是家族利益更重要?

“木石前盟”好還是“金玉良緣”好?賈母這位賈府的掌舵人,究竟會如何抉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

賈母,是賈府的靈魂核心 。她出身于金陵史侯家,尊貴的出身為她奠定了不凡的基礎(chǔ)。嫁入賈府后,她歷經(jīng)風雨,從青春年少到白發(fā)蒼蒼,見證了賈府的興衰榮辱。

在賈府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中,賈母處于金字塔的頂端。她雖在晚年將具體的管家事務(wù)交給了王熙鳳、王夫人等人,但在重大決策上,她的意見具有決定性作用。家中的大小事務(wù),無論是婚喪嫁娶、家族祭祀,還是子女的教育、前程,都離不開她的點頭應(yīng)允。

賈母有兩大特點——慈愛與精明。

她對晚輩的慈愛,如春日暖陽,溫暖而柔和。寶玉作為她的心頭肉,更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寶玉稍有不適,賈母便心急如焚,關(guān)懷備至。

在寶玉挨打那一回,賈母聽聞消息后,匆匆趕來,心疼得老淚縱橫,對賈政的嚴厲斥責,盡顯她對寶玉的疼愛。

她對黛玉同樣關(guān)懷有加,黛玉初進賈府時,賈母便將她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地叫著,那股子親昵勁兒,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祖孫情。在日常生活中,賈母也時常關(guān)心黛玉的飲食起居,生怕她受了委屈。

然而,賈母的精明同樣不可小覷。

她在賈府多年,深諳家族的生存之道和人際關(guān)系的微妙。在處理家族事務(wù)時,她總能洞察秋毫,做出明智的決策。當賈府出現(xiàn)經(jīng)濟危機時,她雖未直接插手管理,但對家中的收支情況了如指掌。她明白節(jié)儉的重要性,也會在適當?shù)臅r候提醒晚輩們要注意節(jié)約開支。

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方面,賈母更是游刃有余。她巧妙地平衡著賈府中各房之間的關(guān)系,既維護了家族的團結(jié),又避免了內(nèi)部矛盾的激化。例如,在處理邢夫人和王夫人之間的矛盾時,她總是以和事佬的身份出現(xiàn),用她的智慧和威望化解矛盾,讓賈府保持表面的和諧。

3

賈母對林黛玉的疼愛,是書中濃墨重彩描繪的一筆。

在日常生活中,賈母對黛玉的關(guān)懷無微不至。她會留意到黛玉窗紗舊了,特意吩咐換上珍貴的軟煙羅;會擔心黛玉錢不夠花,私下派人給她送錢 ;在賈府的家宴上,也總是將黛玉帶在身邊,護她周全。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賈母心中對黛玉的未來也漸漸產(chǎn)生了隱憂。

黛玉自幼體弱多病,這是賈母無法忽視的問題。在那個注重家族傳承和子嗣健康的時代,黛玉的身體狀況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她常年藥不離口,嬌弱的身體能否承擔起生育后代的重任,成為了賈母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而且,黛玉的性格敏感多疑,心思細膩。她雖才情出眾,但這種敏感的性格在賈府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中,容易讓她受到傷害,也可能會給家族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賈府這樣的大家族中,需要的是能夠沉穩(wěn)應(yīng)對各種事務(wù)的孫媳,而黛玉的性格似乎與這一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

與黛玉相比,薛寶釵在賈母眼中則是另一種形象,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孫媳人選。寶釵性格穩(wěn)重,舉止端莊,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能保持冷靜和理智。在金釧兒投井事件中,王夫人陷入慌亂,寶釵卻能迅速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展現(xiàn)出她的成熟和冷靜。

寶釵知書達理,博學多才。她不僅熟讀詩書,在文學、醫(yī)學等方面都有涉獵,見解獨到。

更為重要的是,寶釵善于持家。她協(xié)助李紈管理大觀園時,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改革措施,如開源節(jié)流、讓婆子們承包園子中的事務(wù)等,既增加了收入,又調(diào)動了下人的積極性,讓賈府的管理更加有序。這種持家的能力,正是賈府所需要的。

在賈母看來,寶釵的這些優(yōu)點,使她成為了寶玉妻子的理想人選,能夠為賈府的未來帶來穩(wěn)定和發(fā)展 。

4

賈府,這個曾經(jīng)在金陵城赫赫揚揚的大家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陷入了內(nèi)憂外患的困境。從實力層面來看,賈府在朝中的勢力日益單薄。曾經(jīng),賈府憑借著祖輩的功勛和人脈,擁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然而,到了賈政這一代,雖然他擔任工部營繕郎,但官職不高,權(quán)力有限。只能靠賈元春封妃換得暫時的穩(wěn)定,但是優(yōu)勢漸失,已成為趨勢。

在經(jīng)濟方面,賈府的狀況更是不容樂觀。賈府人口眾多,生活奢靡,日常開銷巨大。主子們講究吃穿用度,一頓飯的花費可能就是普通人家數(shù)月的口糧;下人們的月錢、賞賜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賈府的經(jīng)濟來源相對單一,主要依靠賈政等人的俸祿以及郊外莊子的租金。隨著時間的推移,莊子的收成受到自然災害、佃戶拖欠等因素的影響,收入逐漸減少。而賈府內(nèi)部又存在著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如賈珍、賈赦等人沉迷酒色,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動輒花費幾百兩銀子娶小妾。宮中的太監(jiān)們也時常來賈府打秋風,索要錢財。在這種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賈府的經(jīng)濟逐漸走向衰敗,表面的繁榮下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婚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

在古代社會,婚姻對于家族來說,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jié)合,更是家族之間利益的聯(lián)結(jié)和傳承。

一場合適的婚姻,可以為家族帶來政治上的支持、經(jīng)濟上的援助,鞏固家族的地位;而一場不當?shù)幕橐?,則可能會給家族帶來災難。

對于賈府來說,此時的家族命運岌岌可危,急需一場能夠帶來轉(zhuǎn)機的婚姻。

薛家,作為四大家族之一,雖然在地位不如賈府,但在經(jīng)濟上卻擁有雄厚的實力。薛家世代經(jīng)商,積累了巨額的財富,號稱“珍珠如土金如鐵”。

寶玉和寶釵聯(lián)姻,賈家便能與薛家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獲得薛家在經(jīng)濟上的支持。這對于經(jīng)濟陷入困境的賈府來說,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而且,通過聯(lián)姻,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四大家族之間的關(guān)系,形成更為強大的利益集團,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應(yīng)對各種危機。

在賈母眼中,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是挽救賈府命運的重要一步,是家族利益的必然選擇。

元妃在端午節(jié)賜禮時,將寶玉和寶釵的禮物安排得一樣,而黛玉的禮物則與其他姐妹相同。這一微妙的安排,無疑是在向眾人暗示她對 “金玉良緣” 的支持。在那個封建等級森嚴的社會里,元妃的這一行為具有極高的權(quán)威性。

對于賈母來說,元妃的意見她不能不重視。元妃是賈府的榮耀和依靠,她在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關(guān)系到賈府的興衰榮辱。如果賈母公然違背元妃的意愿,選擇支持 “木石前盟”,不僅會讓元妃難堪,也可能會影響到賈府與皇室的關(guān)系,給賈府帶來巨大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賈母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權(quán)衡利弊。盡管她內(nèi)心深處可能更傾向于“木石前盟”,但在元妃的壓力下,她也只能暫時妥協(xié),同意了寶玉和寶釵的婚事。

5

賈母對黛玉的疼愛,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當涉及到寶玉的婚姻大事時,賈母不得不將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賈母看來,黛玉雖然與寶玉情投意合,但她的身體狀況和性格特點,都讓賈母對她能否成為寶玉的賢內(nèi)助產(chǎn)生了疑慮。而寶釵則不同,她的穩(wěn)重、端莊和持家能力,都讓賈母認為她是寶玉妻子的最佳人選。

所以,賈母同意薛寶釵嫁給寶玉,并非一時的沖動,而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jié)果。從家族利益的考量,到元妃的影響,再到對寶玉未來的長遠打算,每一個因素都在左右著賈母的決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賈母在情感與現(xiàn)實之間的艱難掙扎,她的無奈與抉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封建社會中家族命運對個人情感的巨大壓迫。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v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玉和寶釵的婚姻,雖然成就了 “金玉良緣”,但卻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代價。這不僅是他們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家族的悲劇,是封建社會的悲劇。

當金玉良緣的喜樂響起時,賈母摩挲著黛玉留下的詩帕,忽然想起四十年前史家小姐出閣時的嫁妝單子。那些密密麻麻的田產(chǎn)商鋪,何嘗不是另一張金絲網(wǎng)?她終于活成了自己年輕時最不屑的“利益至上者”,而這,或許就是百年望族掌舵者的宿命。

可當寶玉捧著通靈玉消失在茫茫雪地,這場精心策劃的聯(lián)姻終究成了一場空。薛家的金山?jīng)]能填滿賈府的虧空,皇商的招牌抵不過抄家的圣旨。倒是瀟湘館那堆灰燼里,永遠烙著文明轉(zhuǎn)型期的陣痛——當個體情感遭遇家族存亡,當詩性浪漫碰撞實用主義,木石前盟的破碎,實則是整個封建文明體系崩潰的預演。

掩卷深思,我們才會驚覺,所謂“金玉良緣”,不過是末世貴族最后的體面。而那個在瀟湘館焚稿的少女,用生命完成了對封建婚姻最決絕的控訴——這曲紅樓悲歌,竟然是如此的悲壯與哀婉,讓人追憶,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