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轉(zhuǎn)載分享。本文包含:原詩/寫作背景/注釋及大意

原 詩

又贈老謙

蘇軾(宋)

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窺詩一斑。1

清夜漫漫困搜攪,齋腸那得許堅頑。2

蘇軾畫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蘇軾畫像

寫作背景

本詩約作于元佑五年-六年(公元1090-1091年)。蘇軾時任杭州知州,年54-55歲。

蘇軾第一次外放,即在杭州做了四年通判(1071-1074年)。元佑四年(1089年),經(jīng)歷了新黨“烏臺詩案”極限打壓、舊黨重新上臺排擠不容后,蘇軾再次要求外放,以龍圖閣大學(xué)士知任杭州(1089-1091年)。

1089年12月,蘇軾到西湖葛嶺群星寺游覽。身在南屏凈慈寺的謙師,一早便啟程趕到北山,為蘇軾一展點茶三昧。蘇軾感動之下,作《送南屏謙師并引》(青牛君曾解析此詩,有興趣者請查看)相贈?;蛟S是謙師高超的點茶技藝讓蘇軾難以忘懷,或許是蘇軾在謙師的“茶三昧”中于佛法有所領(lǐng)悟,在得到謙師的詩句或詩作后,再思謙師之情,遂作本詩《又贈老謙》(一作《贈僧思誼》)。

20鳳來朝 榮獲“國際美味獎”最高評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鳳來朝 榮獲“國際美味獎”最高評級

謙師,青牛君認(rèn)為應(yīng)為南屏梵臻(?-1103年),原名有臻,道號南屏,謚號“實相法師”。著有《釋十類》、《諸文類集》等多部著作,為宋代高僧。與蘇軾交好。

注釋及大意

1、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窺詩一斑。

瀉湯:此處代指點茶。謙師點茶可謂出神入化,被時人稱為“點茶三昧手”。蘇軾在《送南屏謙師并引》中說“南屏謙師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應(yīng)之于手,非可以言傳學(xué)到者”。三昧:來源于梵語“samadhi”,意為止息靜心,為佛家重要修行之法。茶三昧:指能夠?qū)⒄{(diào)膏、注水、擊拂三者完美結(jié)合,讓茶湯點出奇佳效果的高妙技法。覓句:指創(chuàng)作構(gòu)思、尋覓詩句。窺詩一斑:應(yīng)化自“管中窺豹”。

本句大意:昔日曾目睹謙師點茶時出神入化,深得茶之精髓真味;近來又讀到他的詩句,深感謙師又尋到了詩歌的真諦。

2、清夜漫漫困搜攪,齋腸那得許堅頑。

搜攪:一作“披覽”。齋腸:此處代指謙師。那得:怎會,怎得。:如此。堅頑:猶頑強堅定?!皥浴币蛔鳌皯a”。

鳳來朝 茶湯實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鳳來朝 茶湯實拍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夢想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