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隱居徂徠山之間,經(jīng)常外出巡游,期間在家時間少在外時間多,其詩中寫思念孩子的詩篇不少,但是寫家庭住址的不多,提到的地名不少,具體哪個是說家庭住址,爭議頗多。筆者認為李白筆下孩子的住所就是家庭住址,最能說明李白子女居住地點乾封的詩是他的《寄東魯二稚子》: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此詩寫于天寶八載(749)春天,李白滯游金陵。他看到吳地桑葉一片碧綠,自然地想起徂徠山下的家。龜陰之田是子女謀生的來源,可是子女幼小,有誰來耕種呢?由此看來李白家的田地在龜陰田。
在這首詩里,李白披露了一些他家中的情況?!都臇|魯二稚子》尾句提到的“汶陽川”,與次句提到的“龜陰田”,其實是一個概念,類似互文見義,都是指李白在山東種的田。詩中有四個關鍵地名證明李白的家在乾封縣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是東魯。東魯這一地名在史籍上出現(xiàn)較少?,F(xiàn)存曲阜的乾封元年崔行功能撰《贈孔宣尼碑》有“東魯陪臣,奄成麟鱉”句,“東魯陪臣”指孔子。此東魯,不過駢文與前句“南楚狂捐,舊辯鳳衰”相對仗之習氣,不能說與李白之東魯有多大聯(lián)系。李白心目中的東魯具體在哪里,只有到他的詩中去尋找?!段逶聳|魯行答汶上翁》詩,此處的東魯似指汶水流域而不是汶上縣,可以肯定的是詩中的“汶上”就是汶水北岸,大致范圍應該是泰山以南,汶河流域,相當于汶陽田的范疇。唐代首都是西京長安,李白把泰山腳下的魯國故地稱為東魯也是無可非議的,進一步說乾封縣是兗州的屬縣,位于兗州上都督府的東北部,被稱為東魯是合乎規(guī)則的。李白在《嘲魯儒》中:“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睆慕裉斓牡貓D可以看出汶水濱都在泰安轄區(qū)內(nèi)。唐代,汶水之濱的城市只有一個,那就是乾封城。
二是龜陰田。“龜陰田”即龜山之陰的田地,汶河流域、徂徠山周圍的龜山只有一個,就在乾封古城北的桂林官莊(今泰山區(qū)邱家店鎮(zhèn)舊縣村東北桂林官莊)?!睹駠匦?a class="keyword-search" >泰安縣志》記載:龜山,在縣東南22里,此地有橫阜類龜,因名龜山,阜北之田曰龜陰田?!褒旉幹铩必S收時的美景,被稱為“龜陰秋稼”,是泰安八景之一?!洞呵铩ざü辍罚骸褒R人來歸鄆、讙、龜陰田。”杜預在《左傳》考釋中注有:“三邑,皆汶陽田也,泰山博縣北有龜山,陰田在其北也?!薄?8】這說明龜陰田位于汶陽田的范圍內(nèi),龜山位于汶水北岸?!端?jīng)注》:“龜山在博縣北,昔夫子傷政道之陵遲,望山而懷操,故《琴操》有《龜山操》焉。山北即龜陰之田也,《春秋》定公十年,齊人來歸龜陰之田是也?!笨梢悦鞔_龜陰田位于博縣北,也就是唐朝的乾封縣城北。
還有一個地名能證明龜陰田在乾封城附近。齊國歸還魯國汶陽田之后,魯國在在這里筑了一座城紀念這件大事,稱作謝過城。據(jù)乾隆《泰安府志》卷四《古跡》載:“謝過城,縣東北十五里,春秋夾谷之會,齊侯歸田以謝過,城之名以此。歷史上的謝過城位于今泰山區(qū)大津口鄉(xiāng)東、西(謝過)城村,在今天舊縣村(唐乾封城)村北4公里,謝過城村的位置證明龜陰田就在乾封城附近。
李白所稱之龜陰田大體位于龜山附近、齊魯必爭的汶陽田范圍內(nèi),這處龜陰田在的乾封縣城北面2-5公里范圍內(nèi),因此,可以肯定,李白種的“龜陰之田”屬于乾封縣的土地。
三是汶陽川?!般腙枴碧刂搞胨卑?,語出《春秋》“汶陽田”。 春秋時之汶陽,所指為泰山之南、汶水之北大片地區(qū)。而所謂“汶陽田”,則泛指今汶水北岸博城縣(治所在今岱岳區(qū)邱家店鎮(zhèn)后舊縣村)之大片沃土。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隋文帝改博城縣為汶陽縣;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封禪泰山,改為乾封縣,治所即今山東泰安。
“川”主要有河流和平原??梢钥隙ǖ氖倾腙柎ň褪倾腙柼?,也可以認為就是乾封縣城附近的平原。李白筆下的龜陰之田和汶陽之川是同一個地方,龜山與汶陽田的交匯點就是乾封縣城附近。由田地推出家的位置,可以確定李白的家就在乾封城。
四是酒樓。唐代實行坊市分離的管理辦法,商業(yè)活動受時間地點限制,唐代有酒樓的地方大都在城市里,考古報告顯示,唐代民宅全是單層,不準設立沿街商鋪,更不準設立商鋪高樓。所以李白家的酒樓絕對不是在鄉(xiāng)村,而是在城市的市內(nèi)。
綜上所述,李白多首詩歌表明,他的東魯寓家之地在汶河之濱。龜山和徂徠山兩地重合的五公里之內(nèi)的城市,選項只有乾封城。所以,由李白詩可以推演出他的寓家之地不在任城、兗州,而是在泰山和徂徠山之間的乾封城。筆者推測,由于宋代時乾封城遷址到了泰山腳下,李白寓家之所歷經(jīng)變遷而蕩然無存,沒有留下任何遺留物,故而不為人所知,也留下了李白寓家之所究竟在何處這一千古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