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事件無疑是我軍軍史上一次慘痛的教訓(xùn),出征時足足有21800人,回延安的時候卻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甚至后來的開國元帥徐向前都是靠一路乞討才回到了延安。

能回到延安的人都是比較幸運的,還有不少人一直就流落在外地,其中不乏一些大人物,比如今天要介紹的熊國炳。
熊國炳當(dāng)初可是和徐向前平起平坐的人物,在西路軍出征的時候成立了軍政委員會,成員一共只有11個人,其中更是不乏像徐向前、陳昌浩、王樹聲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而熊國炳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路軍開始征途之后,在河西走廊遭到了馬家軍的截?fù)?,因為我軍在大平原上無法和敵人的騎兵抗衡,部隊的傷亡非常慘烈,熊國炳本人更是直接受傷被俘,最后是靠假扮成伙夫才勉強逃了出去。而在養(yǎng)好傷之后,他又無法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所以一直都沒能找回組織。

當(dāng)時熊國炳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有時候要假扮成生意人,有時候還要假扮成道士,最后一路流落到了甘肅酒泉,才算勉強安穩(wěn)下來。他隨即改名為張炳南,和當(dāng)?shù)氐囊粋€女人結(jié)了婚。
在解放軍解放酒泉的時候,熊國炳激動的淚流滿面。但是因為他對自己沒有堅定決心尋回組織的經(jīng)歷感到心中有愧,所以就沒有站出來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選擇繼續(xù)在酒泉這座小城里當(dāng)一個普通人,從來都沒有想過去和自己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和部下敘敘舊,而他的名字也一直被列入在西路軍失蹤將領(lǐng)的名單中。
可惜熊國炳的安定生活沒有持續(xù)到最后,在那場全國范圍內(nèi)的大饑荒中,熊國炳病餓而死,終年67歲。又過了二十多年,他的老戰(zhàn)友徐向前才在偶然中得知了熊國炳的遭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熊國炳原來的妻子張庭富也在西路軍事件中成為馬家軍的俘虜,不過她被馬家軍的一個班長黃大明給救了,還跟著一起去了黃大明的家鄉(xiāng)。為了隱瞞自己的身份,張庭富就和黃大明結(jié)為了夫婦。而且更加幸運的是,最終在1949年8月,張庭富在他人的介紹下重新加入了共產(chǎn)黨,還擔(dān)任過高臺縣天城鄉(xiāng)黨支部書記等職務(w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