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大家一起思考一些問題,人的頭腦是越思考越聰明,越思考越清醒。學而不思則惘,你只學習不思考,頭腦里亂七八糟,知識無序排列,都是些無用的知識,你把頭腦變成了圖書館。
既不學習,也不思考,這種人就是笨蛋,基本上沒什么用。來到地球上消費來了,消費地球上的資源,消費完了,死了,搞不好再創(chuàng)造一個消費的。
我思故我在,不思考就糊涂、不思考就錯誤,不思考就亂七八糟。
心理咨詢師應(yīng)該是仁者
有一位母親,帶著他30歲的孩子來找我,她的兒子讀完了研究生,但是不能參加工作,也沒有娶老婆。這位做母親的和她的兒子都是我的粉絲,我一看這個做母親的,就覺得她身上有大病,臉上沒有喜悅,臉色發(fā)黑、面無表情,人看起來很憔悴。
后來我才知道,她患有癌癥,肺癌,看她這個臉色的話,肺癌真的很嚴重,她患肺癌已經(jīng)花盡了他們家?guī)缀跛械姆e蓄,還借了很多錢。她又跟我說,孩子的爸爸得癌癥幾年前去世了,孩子又患上了嚴重的強迫癥,強迫思維、焦慮癥。由于焦慮癥和強迫思維的干擾影響孩子不能工作,孩子也變成了消費者。
這個媽媽可憐不可憐?真的太可憐了。這個媽媽看樣子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大說話,我給她咨詢了一次,我就說:“以后你兩個星期咨詢一次,我給你免費。”她讓我推薦他們當?shù)氐尼t(yī)生,我說:“我推薦了,估計你也掏不起這個價格,付不起咨詢費?!?/p>
因為在我們中國,一個小時收1,000元錢就很便宜了,上海的教授一小時收16,000元,你想一下,有幾個窮人能付得起,我估計一個窮人也付不起。


因為當我看到這個母親這么可憐,也許她不久就會離開這個世界,孩子再也看不到他的媽媽了,這個世界上也再不存在這個人了。這個孩子如此焦慮,被強迫所困擾,不能工作,也沒有女朋友。不僅不能賺錢還得花錢,爸爸又患癌癥去世了,家里一塌糊涂,可以說是低端人群,可以說是貧困人家。
”低端人群“這個詞帶有歧視性,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把窮人叫低端人群。窮人就是窮人,窮困的人叫窮人。我看了以后,心里就存憐憫。我說:“以后你的咨詢費就給你免了,我一般不會免咨詢費的,你如果有這個條件,就按我的規(guī)定付給我?!?/p>
像這樣的孩子、這樣的人家實在太可憐了。你要不起,你拿著他的錢手都抖,你拿著他們的錢,你裝在口袋里,這錢在罵你,錢在對你說話。
心理咨詢師不是鐵面無私的法官,心理咨詢師應(yīng)該是仁者,他是一個有仁德的人,這個仁德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表現(xiàn)在他有悲憫之心,看到可憐的人、看到有窮困的人、看到有患難的人,要同情他們,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向他們伸出援手。
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過,醫(yī)生就本質(zhì)而言是為神工作的人。蘇格拉底說,醫(yī)生是圣器的看護者。心理咨詢師過去就叫心理醫(yī)生,他跟法官本質(zhì)上是不一樣的,他應(yīng)該有仁德之心、應(yīng)該有憐憫,對于可憐人,不要想著賺錢,賠錢才對,賺錢是不對的。
積善成德

從咨詢本身的要求來講,咨詢的收費是合理的。因為你不收費,你的服務(wù)沒有價格,對方也不珍惜。對方必須知道他們的服務(wù)是拿錢買來的,所以他才會認真履行你的建議,如果你不給他收費,他可能就不在乎你說的話,他可能不聽你的建議,可能根本不照你的建議去做。所以咨詢收費在世界范圍內(nèi)是合理的,而且收費比較高。
在心理學上有這么一句話,尤其在心理咨詢領(lǐng)域,說:“心理咨詢是最人性又最不人性的職業(yè)。”說他人性,因為他幫助人,把人從痛苦中、焦慮中、恐懼中解救出來,引導(dǎo)人走健康的道路。救人一命,等于救了世界。從這個角度來講,心理醫(yī)生是人性的,是人道的。
但是他又是最不人性的,因為他要收費,你的服務(wù)是拿錢買來的。最合理的辦法、最合理的理念是說:你掏高價買有水平的服務(wù),你的服務(wù)值這么多錢,你就收這么多錢。
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意外,碰到一些特例,就是特別可憐的人,特別可憐的人你就要打算賠錢,不要打算賺錢,你的勞動等于是奉獻。
像這么可憐的人,真的是任何一個有良心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學家都應(yīng)該同情他們,幫助他們,那不是裝的,那是真的可憐。孩子傻傻的,很幼稚,得了焦慮癥,得了強迫癥,孩子也很痛苦,媽媽活到今天,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你說這孩子在沒有治好之前,媽媽就走掉了,你看這多悲慘呀,對不對?


所以,人要有仁愛之心,仁慈之心。人做了好事情,別人感到幸福,你自己也感到欣慰;你做了惡事情,你良心不安,別人還痛恨你。
不管你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善人,或者你現(xiàn)在有沒有做到,你是一個非常有品德的人,你不一定做到這一點,但是你必須有這樣的愿望,通過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實現(xiàn)這個愿望,我不一定是一個善人,但是我確保我今天做這個事情,我是使用了善行,那你就慢慢地變成了善人。
積善成德!一點一點積累善行,就變成了一種美德,你不積善,你就沒有善的美德,這是荀子在《勸學》里面說的話,“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這是給很多學心理學的人所講的一席話,有時候你可以合理合法地賺錢,有時候你必須靠著良心賠錢。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shù)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nèi)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nèi)數(shù)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diào)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guān)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
喜歡本文請點贊分享一下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