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一天,朱元璋跟劉伯溫聊天:“老劉,我想打發(fā)李善長回家抱孫子去,你覺得怎么樣?”
劉伯溫對朱元璋說:“李善長是老臣子,功勞大,而且跟諸位將軍之間關(guān)系都不錯!”
劉伯溫的言外之意,李善長可不容易動,這是大動脈啊,盤根錯節(jié)的。

朱元璋很驚訝,問劉伯溫:“你不知道吧,李善長多次在咱這兒說你的壞話,你居然說話還向著他,咱很佩服你!你是個君子!咱想讓你接替他做丞相呢!”
劉伯溫趕緊跪下磕頭,一邊拒絕一邊解釋說:“皇上萬萬不可呀!丞相就像咱們房柱,必須要用大的才能撐起來房子,如果用細(xì)木條捆綁在一起來代替,房子很快就會倒塌!”
但是,老朱早就鐵了心搞掉李善長,又怎么能聽劉伯溫的勸解呢!
沒過多久,朱元璋把李善長給罷免了,想讓楊憲當(dāng)丞相 。
楊憲跟劉伯溫兩個人關(guān)系很好,朱元璋大概覺得劉伯溫應(yīng)該會認(rèn)可自己這個人事決策,又找劉伯溫,問問他有什么想法。

沒想到,劉伯溫對朱元璋說:“楊憲這個人,有相才,但無相器。他是有一定才能的,但是又不足以做丞相,一個做丞相的人,要能夠把心修煉得像水一樣平,以義理為評判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而這些,楊憲卻是很難做到的?!?/p>
朱元璋聽了,對劉伯溫的評價不是太服氣,于是,又問:“那你覺得,汪廣洋做丞相怎么樣?”
劉伯溫說:“汪廣洋不行,這個人氣量太小,跟楊憲都沒法比,更不適合做丞相了!”
朱元璋看到自己提議的人,又被否決了一個,又問:“那你覺得,胡惟庸做丞相怎么樣?”
劉伯溫說:“胡惟庸做丞相,就像一匹馬拉著車,我擔(dān)心他會把車給整翻了!”
朱元璋想了想,笑笑說道:“看來,咱要選一個合格的丞相,那是沒有人能超過你了!”

劉伯溫聽朱元璋這么說,也知道自己前面說的話有些不妥,說道:“我這個人也不行,我性情剛烈,嫉惡如仇,處理復(fù)雜的事情又沒有足夠的耐心,我做丞相必然會有負(fù)皇恩。天下這么大,人才多得是,又怎么會沒有人才呢?只要皇上悉心尋找,一定會找到的,但是,目前咱們這些人,都不是當(dāng)丞相的合適人選!”
老朱還是沒有把劉伯溫的話聽進(jìn)去,后來,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胡惟庸甚至還在丞相的位置上坐了8年,但是,都沒有取得好的效果,正如劉伯溫預(yù)言的那樣。
當(dāng)然了,劉伯溫也沒有好果子吃,不管是評價同僚,還是否定老朱的用人想法,其實(shí),都算不上高情商的做法。
做人難啊,身處權(quán)力的漩渦,想做一個說真話,又不得罪人的人,這更難!
你覺得是這樣嗎?
煮酒論英雄,持杯贊豪杰。
關(guān)注我,為你分享一讀就上癮的人物故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