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于貪官污吏的憎恨,是絕對一致的,但是,這種“餓死貪官”的懲罰,真是從古到今,空前絕后的。
北宋的蔡京早年才華橫溢,素有才子之稱,詩詞、散文、書法樣樣了得。 他的書法,有人把他稱為宋四家“米、蔡、黃、蘇”之一。 可他從政卻是首鼠兩端,投機(jī)倒把,是個被人不恥的機(jī)會主義分子。 “元祐更化”保守派當(dāng)政時,他見風(fēng)使舵,力挺保守派司馬光廢免役法,獲重用;紹圣初變法派當(dāng)政時,他又轉(zhuǎn)而支持變法派章惇行免役法,繼續(xù)獲重用。 徽宗即位,因為他的名聲太臭,被劾削位,貶到了杭州。 正好宦官童貫搜尋書畫珍奇南下,蔡京對這位內(nèi)廷供奉的籠絡(luò)無所不至,得以重新入相。 從此,趙佶像吃了他的迷魂藥一樣,言出必從,計無不售。 從此,無論蔡京如何打擊異己,排斥忠良,竊弄權(quán)柄,恣為奸利,宋徽宗總是寵信有加,不以為疑。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fēng)潮掀起,宋徽宗雖然迫于情勢,不得不降黜外放一下,以撫平民意,但總是很快地官復(fù)原職。 在趙佶當(dāng)政的二十多年里,前后一共四次罷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 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蹣跚,趙佶還倚重著他,直到自己退位。 徽宗退位后,蔡京也終于走到盡頭了,老百姓等到了看他垮臺失敗的這一天。 據(jù)《宋史》記載:“欽宗即位,徙(蔡京)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年八十?!薄半m譴死道路,天下猶以不正典刑為恨?!?老百姓沒看到他被明正典刑,都深以為憾,但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以泄心頭之恨,以吐多年之積怨,也以此煞一煞小人得志不可一世的威風(fēng),卻是全國上下,不約而同的想法。 大家忽然悟到,既然不能動他一個指頭,不能打他一巴掌,卻有一條收拾他的絕妙主意,是人人可以不用費力,不需張羅即能做到的,那就是在蔡京充軍發(fā)配的路上,堅決不賣給他一粒糧,一根菜,更不要說是一塊烙餅,一個饅頭了。 于是,前無古人的情景出現(xiàn)了,蔡京充軍沿途的老百姓,沒有人給他們發(fā)通知,沒有人給他們貼布告,下命令,但是沿途的街鄉(xiāng)市井、城鎮(zhèn)村社、驛站旅店、莊戶人家,凡蔡京所到之處,大家都關(guān)門閉戶,更不要說能買到任何食物了。 所有的老百姓,表現(xiàn)出從來沒有過的齊心,就是不供給他的飲食,讓他活生生地餓死。 中國人對于貪官污吏的憎恨,是絕對一致的,但是這種“餓死貪官”的懲罰,真是從古到今,空前絕后的。 南宋學(xué)者王明清在《揮塵后錄》這樣寫道:“初,元長之竄也,道中食飲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罵,無所不至。遂窮餓而死?!?蔡京是一路上老百姓不賣東西給他,還加上不斷地“辱罵”,是“羞辱”加饑餓而死的。 說他“窮餓”似有不確,他錢多得很,怎么會“窮”呢? 至此,蔡京才發(fā)出沉痛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與背貼”餓極而死。 真是“萬千錢財今何在,千古留下惟罵名”。
北宋的蔡京早年才華橫溢,素有才子之稱,詩詞、散文、書法樣樣了得。 他的書法,有人把他稱為宋四家“米、蔡、黃、蘇”之一。 可他從政卻是首鼠兩端,投機(jī)倒把,是個被人不恥的機(jī)會主義分子。 “元祐更化”保守派當(dāng)政時,他見風(fēng)使舵,力挺保守派司馬光廢免役法,獲重用;紹圣初變法派當(dāng)政時,他又轉(zhuǎn)而支持變法派章惇行免役法,繼續(xù)獲重用。 徽宗即位,因為他的名聲太臭,被劾削位,貶到了杭州。 正好宦官童貫搜尋書畫珍奇南下,蔡京對這位內(nèi)廷供奉的籠絡(luò)無所不至,得以重新入相。 從此,趙佶像吃了他的迷魂藥一樣,言出必從,計無不售。 從此,無論蔡京如何打擊異己,排斥忠良,竊弄權(quán)柄,恣為奸利,宋徽宗總是寵信有加,不以為疑。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fēng)潮掀起,宋徽宗雖然迫于情勢,不得不降黜外放一下,以撫平民意,但總是很快地官復(fù)原職。 在趙佶當(dāng)政的二十多年里,前后一共四次罷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 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蹣跚,趙佶還倚重著他,直到自己退位。 徽宗退位后,蔡京也終于走到盡頭了,老百姓等到了看他垮臺失敗的這一天。 據(jù)《宋史》記載:“欽宗即位,徙(蔡京)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年八十?!薄半m譴死道路,天下猶以不正典刑為恨?!?老百姓沒看到他被明正典刑,都深以為憾,但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以泄心頭之恨,以吐多年之積怨,也以此煞一煞小人得志不可一世的威風(fēng),卻是全國上下,不約而同的想法。 大家忽然悟到,既然不能動他一個指頭,不能打他一巴掌,卻有一條收拾他的絕妙主意,是人人可以不用費力,不需張羅即能做到的,那就是在蔡京充軍發(fā)配的路上,堅決不賣給他一粒糧,一根菜,更不要說是一塊烙餅,一個饅頭了。 于是,前無古人的情景出現(xiàn)了,蔡京充軍沿途的老百姓,沒有人給他們發(fā)通知,沒有人給他們貼布告,下命令,但是沿途的街鄉(xiāng)市井、城鎮(zhèn)村社、驛站旅店、莊戶人家,凡蔡京所到之處,大家都關(guān)門閉戶,更不要說能買到任何食物了。 所有的老百姓,表現(xiàn)出從來沒有過的齊心,就是不供給他的飲食,讓他活生生地餓死。 中國人對于貪官污吏的憎恨,是絕對一致的,但是這種“餓死貪官”的懲罰,真是從古到今,空前絕后的。 南宋學(xué)者王明清在《揮塵后錄》這樣寫道:“初,元長之竄也,道中食飲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罵,無所不至。遂窮餓而死?!?蔡京是一路上老百姓不賣東西給他,還加上不斷地“辱罵”,是“羞辱”加饑餓而死的。 說他“窮餓”似有不確,他錢多得很,怎么會“窮”呢? 至此,蔡京才發(fā)出沉痛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與背貼”餓極而死。 真是“萬千錢財今何在,千古留下惟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