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電影院里的按摩椅,到底誰在用啊?”
春節(jié)結束挺久了,但春節(jié)檔還沒有結束。
看票房,《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超135億,觀影潮仍在持續(xù);看熱度,2025年春節(jié)檔的6部賀歲電影中,有5部影片宣布密鑰延期。
社交平臺上,“史上最強賀歲檔”論不斷,但同時,幾乎在每部影片的討論區(qū),都有一個關鍵詞被反復提及——
按摩椅。
有人嫌它影響觀影體驗,有人呼吁“按摩椅挪出電影院”,有人心痛“電影院不再是讓我感到安心的地點,按摩椅要負80%的責任”。
不止電影院,在共享按摩椅出現的場所,無論是商場、高鐵站,還是機場,總少不了人們的吐槽。
“難用”“像受刑”“花錢挨了一頓打”……
只不過這邊關于按摩椅,觀眾抱怨不斷;那邊在無人在意的角落,一個消息傳來:
2025年,有人靠“人人喊打”共享按摩椅年入上億,甚至即將“躺”出一個上市公司。
將共享按摩椅搬進商場、機場、車站、電影院的“樂摩吧”,準備上市了。
“不是,共享按摩椅的苦,到底都是誰在吃???!”
比年輕人的心靈更容易崩潰的是什么?是年輕人的身體。
全線飄紅的體檢報告,成了不敢碰的定時炸彈;頭疼、脖子疼、腰疼的哀嚎在辦公室里此起彼伏。
“這年頭,誰還沒得個腰肌勞損/頸椎病?”
急需放松的年輕人,開始把目光轉向可以緩解疲憊的按摩服務。
于是,北上廣各大醫(yī)院的按摩科室里,擠滿了打工人:“感謝按摩師傅,救我一命?!?/p>
想要節(jié)省時間和金錢的年輕人,則盯了另一種似乎更方便快捷的解壓神器——
電影院、商場、機場、理發(fā)店等公共場所里,隨處可見的共享按摩椅。
圖源:《老友記》
和一次幾十甚至幾百的真人按摩服務相比,十元一次的共享按摩椅,顯然劃算得多。
“8元10分鐘喚醒身體,10元15分鐘疏通經脈,20元半小時舒緩身心?!?/p>
當趕路、逛街累到腰酸背痛靈魂出竅的時候,最顯眼的永遠是擺在十米開外的按摩椅。
圖源:作者拍攝
排隊最多的飯店、大廳廣場和電影院門口,永遠有按摩椅等待顧客大駕光臨。
只是這些共享按摩椅安置的位置,多少有些令人尷尬了。
當你四仰八叉準備躺平,卻發(fā)現自己正對著商場中心的十字路口。
網友:這輩子沒這么顯眼過/圖源:微博
窩在商場正中心的按摩椅里,被無數路人觀看,感覺自己像動物園里的猴:
表面波瀾不驚,內心上躥下跳。
按摩椅:抱歉,你的體面人生終究是被我毀了/圖源:小紅書@1234567(已獲授權)
當你選定位置掃碼成功時,痛苦才真正開始。
先綁腿再鎖手,坐上去那一刻就被椅子牢牢封印,主打一個“綁架式按摩”。
按摩椅上躺著的人be like:五指山,放我出去/圖源:《西游記》
按摩椅服務,主要分四步走:一鎖,二擠,三錘/抖,四抬高。
人一坐上去,它將在第一時間將你雙手雙腳鎖住,然后開始以最大程度擠壓人的身體,直到毫無空間不能動彈為止。
圖源:豆瓣@吐艷(已獲授權)
按摩椅的“按”,其實是錘。錘頭蓋骨、肩頸骨、顱骨、軀干骨、四肢骨,哪里不疼它錘哪里。
該按的地方,它是一個都不按。不該觸碰的關節(jié),它倒是一個都不放過。
花錢買的服務,哭著也要享受完/圖源:微博
建議按摩椅都去學學隔壁的人體工學椅,看看到底什么才是相對符合人體設計的服務。
有的按摩椅還擅長將人的身體放平至同一位置,然后一整個抬起,開始狂抖。
當臉上肌肉跟著按摩椅同頻抖動,屁股被抬到一個本不屬于它的位置時,全身而退已成奢望——
因為它在第一步時,就已經把人給鎖死了。
將這一套搬到電影院里,將更是致命,越是“黃金觀影位”,越是躲不開按摩椅。
此時“占地方”,已經是它最微不足道的缺點,硌脖子、影響觀影等罪狀根本說不完。
“老天奶我正看著恐怖片呢,后排沒有人,卻突然感覺后背有人摸我……”
圖源:小紅書
按摩體驗感?“不像在看電影,像在上刑?!?/p>
別問,問就是痛,就像是剛剛經歷了一場暴打,身心都暴打的那種。
使用共享按摩椅就像一場抽獎,你永遠也不知道接下來要面對的:
是被圍觀的社死場面,還是一頓從頭到腳的毒打,亦或是花錢買罪受的糟糕回憶。
坐按摩椅之前腦子里進的水,坐完按摩椅之后被通通搖勻了。
這福氣給誰誰要?/圖源:豆瓣
當你躺在椅子上突然感覺到胸前一松時,不要以為是按摩椅太舒服而產生的幻覺,那將是你往后余生想起來都會腳趾抓地的尷尬回憶。
圖源:小紅書
只能說一輩子很快,希望來世能遇到一個低調且含蓄的按摩椅。
能面不改色享受按摩椅服務的,多少是個狠人。
哪里有按摩椅,哪里就有受害者
如今人人吐槽共享按摩椅,但當它剛出現時,其實慕名而來的消費者眾多。
幾年前,各界都掀起了一股共享的風潮:共享單車、共享網約車、共享充電寶,還有共享按摩椅。
商場、影院、超市等人流密集處的等候區(qū),共享按摩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圖源:作者拍攝
人們一開始也很期待共享按摩椅的出現。
畢竟,在網購平臺輸入家居按摩椅,便宜的不下千元,貴的五位數起步。
而線下的按摩店里,按摩、推拿、正骨服務千千萬,但普通人日常能消費的其實不多。
動輒幾百的服務費、令人望而卻步的按摩痛感、繁瑣的預約流程等,都有可能是勸退要素。
泰式按摩以力度著稱,拉伸時關節(jié)會嘎嘣嘎嘣響,轉頭一看技師表情,感覺自己下一秒就要因經脈全斷而當場去世。
孫紅雷、黃磊沉浸式體驗泰式按摩/圖源:東方衛(wèi)視《極限挑戰(zhàn)》
后來也時興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正骨服務,一套流程下來——
“脖子不前傾了,脊椎跟著伸直了,長短腳也沒了,當然,眼淚也因為劇痛快流干了?!?/p>
而精油水療SPA等200元一次的價格,也不是打工人可以在茶余飯后日日消遣的。
相比起這些或昂貴、或“要命”的服務,十元一次的共享按摩椅似乎也還劃算。
對于需要午休的上班族來說,在公司大樓附近商場里的按摩椅,無疑是一個短暫休息的好去處。
在按摩椅剛剛席卷商場時,總會有好奇的消費者,出于新奇感乖乖掃碼。
就算是沒有消費打算、只是想短暫歇腳的路人,在聽到“按摩請掃碼”三百六十度的魔音灌耳后,也會因為不好意思而為它付費。
一生要強的按摩椅:沒付錢,誰也別想坐/圖源:小紅書@做人咧最緊要開心(已獲授權)
資本熱潮一度涌入共享按摩椅行業(yè),也曾不看好共享按摩椅行業(yè)。
艾媒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按摩椅相關企業(yè)獲投資金額2.6億元,平均每筆按摩椅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
全國的共享按摩椅數量曾一度超過了100萬臺,各大商圈里,共享按摩椅隨處可見。
商場里按摩椅/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不過,比起付費享受“被毒打”的按摩體驗,很多時候,來往的人更愿意把共享按摩椅當做免費的真皮沙發(fā)。
盡管共享按摩椅曾風靡一時 但它的市場其實并沒有完全打開。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相比起日本的27%和韓國的12%,中國大陸智能按摩椅的市場滲透率只有1%。
既沒有源源不斷的客流,也沒有“賺一次吃一年”的高利潤客單價,怎么想都覺得商場按摩椅會虧得血本無歸。
但是幾年的光景都過去了,人們驚訝地發(fā)現:
那些駐扎商場無人問津的按摩椅,怎么還沒倒閉?甚至還越來越多了?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按摩椅,實際上有著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學。
商場按摩椅的單價不高是事實,但與之相對的,是同樣不高的前期成本。
一般的共享按摩椅大概分為三種服務方式:
5分鐘左右的短時體驗,價格在5塊錢左右;20分鐘及30分鐘以上的全身按摩,價格也不過10-20塊。
如“樂摩吧”就分為:13.8元/15分鐘“緩解疲勞”;17.8元/20分鐘“煥發(fā)活力”、23.8元/30分鐘“深度舒壓”。對比40分鐘的按摩服務,附近傳統按摩店至少要100元。/圖源:作者拍攝
有媒體進行了估算,按照客單價10元的收入估算,假設一臺機器每天服務十個人,一個商場十臺機器一個月收入將在三萬元左右。
而一臺普通商用按摩椅的購買成本僅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
再除去按摩椅成本、日常維修費用以及平臺或商場的收成外,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商場共享按摩椅,做的是細水長流的生意。
即便最后選擇退出,按摩椅本身仍然是實打實可以變賣的資產。
因此,不少按摩椅品牌商打出了“三個月回本”“躺賺”的口號。
商場按摩椅運營維修成本低/圖源:36氪
所謂“共享按摩椅”,曾經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共享,來往人流都是它的目標客戶。
以北京西單為例,它的日均客流量在20萬以上。商場顧客臨時起意的一坐,都將成為按摩椅切實的收入。
商業(yè)廣告同樣是商場按摩椅的一大筆收入。顧客或許會吐槽按摩椅“坐上去就被鎖死”,但這樣的場景也正是投放廣告的絕佳時刻。
但與“躺賺”的聲音相對,這些年唱衰和質疑按摩椅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對商家而言,被蹭睡和占用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也直接導致能正常運營營收的按摩椅數量下降。
如果再倒霉一點,遇到惡意損壞按摩椅、劃壞皮座的不軌之徒,那么硬件的成本也跟著搭了進去。
而對用戶而言,共享按摩椅的衛(wèi)生和安全問題梗在心頭。
曾有網友爆料,自己在廣州一家公共場所的共享按摩椅消費時,突然感覺身體發(fā)癢。起身查看,竟然在按摩椅座套夾縫里發(fā)現了好幾只蠕動的蟲子。
網友拍下的視頻中,按摩椅夾縫里有好幾只活蟲子/圖源:封面新聞
按摩椅本身的皮面材質就比較容易藏污納垢,還有人在按摩椅上歪七扭八地摳腳磨蹭,瘋狂抖落食物殘渣。
一旦衛(wèi)生清潔工作不到位,那么這些不干凈的共享座椅,也就成了細菌蚊蟲和傳染病的溫床。
圖源:頭條@廣州廣播電視臺
有媒體抽樣調查了商場里設置的共享按摩椅,結果發(fā)現樣本中超過80%按摩椅存在嚴重的衛(wèi)生問題。
6臺按摩椅,五臺有問題/圖源:周到上海
共享按摩椅最可怕的地方,還不在表層的衛(wèi)生問題,而是安全問題。
曾有消費者在使用商場按摩椅時,頭突然被機器卡住,頭發(fā)也被卷進了機器中。
同年暑假,武漢一位68歲的老人前一天剛剛使用了共享按摩椅,第二天便感到腰疼,就醫(yī)后診斷出腰部脊柱壓縮性骨折。
從“體驗不好”搭配“狀況頻發(fā)”,即便傳出上市消息,共享按摩椅的發(fā)展,無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老人坐按摩椅,意外脊柱骨折/圖源:湖北經視
站在2025回看,共享經濟爆發(fā),似乎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當年和“共享風”涌現的品類中:
共享單車有的被收購,有的干脆破產;共享充電寶的盈利壓力始終都在;共享汽車先后停止運營;其余的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衣櫥……也早消失在市場發(fā)展的浪潮中。
眼下有人殺出重圍,沖擊上市,有人形容它是“共享經濟的幸存者”,也有人并不看好稱“新的圈錢手段罷了”。
無論那種,商場里來往疲乏的顧客,誰不想有個短暫歇腳的地,花上幾塊錢按按摩舒緩身體。
對于共享按摩椅,未來能走多遠,還是那句話——
作為按摩椅,它首要的本職工作便是在安全衛(wèi)生的前提下,把人按得舒服。
當失去了這一基本功效時,所謂便捷又便宜的共享按摩椅,也就失去了它的核心競爭力。
按摩椅,最該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按摩。
先把這項功能做好了,上市也好,盈利也罷,才都有得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