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有三個孩子,我大爺和我爸,還有我姑姑。

隔壁村有個人叫山東子,此人比我爸小。

爸媽去世的早,山東子領著幾個弟弟快餓死了。

我奶經(jīng)常去幫他們兄弟三個縫縫補補。

扛白面去給他們蒸饅頭,他們幾個才沒被餓死。

后來他們?nèi)齻€弟兄,每年逢年過節(jié),都會輪流到我奶奶家拜年。

拜年,也不是拿什么好東西,好東西我奶奶也不要。

一般都是他們自己家產(chǎn)的地瓜,蘑菇之類的。

奶奶去世前,特意交代我大爺,說,人家對咱也有恩。

說人都會遇到難處,該幫就幫。他們家算是咱們家的親戚了。

我大爺一口答應了。

奶奶去世后,山東子代表幾個弟兄,依然來拜年。

每年都來我大爺家和我家。

我爸爸考慮對方困難,就讓對方每年過年去大爺家就行,這樣對方能少拿一份東西。

那時候,我大爺是個管事的,當個小芝麻官。

有次過年,山東子拎著東西來拜年。

正巧,大爺家有個朋友在吃飯。

我爸爸也在。

大爺讓山東子去廚房吃飯。

我爸爸說,這不合適。

對方停了一下,說沒事的,都自己家人。

我爸爸覺得,大爺招待的朋友也是一般朋友。

甚至,對全家人來說,山東子才是座上賓,這么做不合適。

于是,我爸就拽著對方去我家。

對方不去,說吃一口就走了。

全程,大爺沒和對方說一句話。

之后,對方坐在沙發(fā)上,尷尬的看電視。

從那以后,山東子再也沒來過。

我大爺這個舉動,把兩家人的關系,搞的支離破碎!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說,當年,我大爺念書,是一個老師接濟我大爺,才上完了學。

那個人就是山東子的爸爸。

甚至,山東子的爸爸,還幫我大爺介紹工作。

出了這事,我爸爸氣的不行,和我大爺吵了好幾次。

而我大爺說,這是多少年的事了,沒完沒了了。

以下內(nèi)容為付費內(nèi)容50%

我爸說,人家是來走動的,不是要你報恩的,也不是求你辦事的。

是感恩老太太的。

人家把咱家當親戚,你……

我奶奶活著的時候,對山東子特別好。

奶奶說,當年山東子爸爸是個老師,對我大爺特別好。

夸我大爺聰明。

我大爺嘴饞。

每次中秋,他都會給我大爺攢一個月餅。

那個年代,月餅是個稀罕物。

我大爺每年中秋都去人家吃月餅。

結果一次去晚了,人家以為不去了,已經(jīng)先吃了。

后面,我大爺生氣,再也不去了。

我爸和我說,我大爺就是記恨這件事。

我覺得不能。

我覺得,我大爺就是嫌棄對方窮。

為什么他可以和有錢人一起喝酒,讓對方去廚房吃。

所以,沒事不要走親戚。

這個年代所謂的親戚,是窮的時候踩,富的時候攀。

哪里還有一點所謂的親情。

作為窮人,其實去有錢人家拜年,是一種煎熬,特別的別扭。

一般窮親戚都不喜歡去別人家。

因為,會格格不入。

一旦去,肯定是念及舊情。

我覺得,大爺做的很過分。

之后,每年清明節(jié),山東子幾個弟兄都會輪流去我奶奶的墳頭。

和我爸爸擦肩而過。

不過,也是點頭之交了。

兩家從此也陌路了。

我爸說,窮親戚,給人家買東西讓人家看不起。

到人家連口水都不敢喝,還得去廚房吃飯……

以前的親戚都走好幾輩,不圖啥,甚至越走越親。

不像現(xiàn)在,一家人都不一定親。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窮親戚都是把認為最好的東西留給你。

而富親戚都是,把自己不想要的送給你。

當年,山東子去看我大爺,拎著幾只雞,兩個大鵝,一袋子蘑菇,還有猴頭。

山東子臨走,我大爺隨便拎起來地上的牛奶給對方。

爸爸特意看了日期,都是過期的。

爸爸看不下去,下樓給對方又買了很多年貨,打車給送走了。

對方嚴寒熱淚,將來多走動,你大哥他忙……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