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原圖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轉載!

吳增祥攝
1999年1月12日,胡在濟南第二機床廠下崗職工再就業(yè)培訓班與學員親切交談,了解下崗培訓情況。

李磊攝
山東省第一趟濟南至香港旅游專列1999年2月15日抵達深圳,近千名山東游客將在香港度過除夕。

武巍攝
1999年4月19日,首屆濰坊龍舟賽在濰坊市白浪河上舉行。

馮杰攝
1999年7月7日,首架A320型空中客車平穩(wěn)降落在濟南遙墻機場,拉開了東航山東分公司大規(guī)模更新機型的帷幕。在今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將有十架A320型空中客車陸續(xù)落戶東航山東分公司。

1999年 馮杰攝
山東省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086公里,成為我國第一個高速公路里程突破千公里的省份。

1999年 崔峰攝
山東壽光至黑龍江哈爾濱“綠色通道”開通。這是繼開通壽光至北京、海南至北京、海南至上海后的第四條蔬菜運輸“綠色通道”。壽光每年有10億公斤蔬菜通過此通道運往東北地區(qū)。

1999年 張魯成攝
山東機械行業(yè)今年以來效益逐步攀升,到第三季度末,已完成銷售收入238.4億元,利稅16.82億元,獲利潤7.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4.63%、11.9%和12.6%。

1999年 馮杰攝
安丘市投資近億元,在青云山上建起一座大型民俗游樂園。該園占地3000畝,共設八大功能區(qū)。已建成開放的有山水園林、民族風情、野生動物、齊魯民俗四大景區(qū),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民俗游樂園。

1999年 馮杰攝
莒南縣是山東省柳條的重要產地,這個縣已具備年產草柳編制品上億件(套)的生產能力,其產值達3億元人民幣,出口創(chuàng)匯3000萬美元。全縣白柳條種植面積2萬余畝,年產柳條1200萬公斤,素有“柳編大本營”、“萬畝條園”的稱號。從業(yè)人員達1萬多人。

沂水縣河道治理工程 1999年 吳增祥攝

臨沂市劉團村1998年全村工農業(yè)總產值達1.6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

臨沂市羅莊區(qū) 張維革攝
中德合作山東糧援項目是中德兩國有關部門為解決沂蒙山區(qū)的貧困問題而共同實施的。工程已基本結束,并開始使當地百姓受惠。為實施這一項目,德國政府建立了糧援基金,10年來共提供了18.4萬噸的糧食援助,還提供了3694萬馬克的外匯資金,以及通過相關專家來華提供總計為684個專業(yè)月份的項目咨詢服務。

1999年 馮杰攝
總投資13.3億元的山東大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青島工廠正式建成投產。

1999年 吳增祥攝
山東濰坊亞星集團從1994年起連續(xù)5年推選行“購銷比價管理”,使企業(yè)的采購成本與國內同行業(yè)廠家相比,平均要低8個百分點,累計節(jié)支7092萬元,采購節(jié)支額占實現(xiàn)利潤的43.9%。國家經貿委決定在全國的國有企業(yè)中推廣亞星購銷比價管理經驗。

1999年 吳增祥攝
66歲的黃榮名老漢,家住壽光五臺鎮(zhèn)黃莊村,1995年在家里辦起了山東省第一個“家庭科普站”,帶起了一個大棚葡萄種植專業(yè)村,與鄉(xiāng)親們走上了一條共同致富的科技路。

1999年 吳增祥攝
農民科學家李登海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并已通過資格審查。李登海(左一)創(chuàng)建的萊州農科院已在山東省及全國18個省市建立玉米良種基地30萬畝,形成年生產、推廣良種能力達6000萬公斤。

馮杰攝
1999年10月23日,不到14歲的中國少年卜祥志在“青島日報杯”國際象棋特級大師邀請賽上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在此之前,這一紀錄一直由烏克蘭選手波廖馬涅夫保持。

查春明攝
1999年11月24日晚,由煙臺駛往大連的山東煙大汽車輪渡有限公司“大舜”號滾裝船在煙臺牟平區(qū)姜格莊附近海域遇難。船上共有旅客船員302人,已搶救生還22人。

獨進兩球的功臣宿茂臻 張魯成攝

百事可樂全國足球甲A聯(lián)賽精英評選頒獎典禮上,山東魯能泰山隊教練桑特拉奇(左)獲得最佳教練金牌獎
1999年12月5日,在全國足球甲A聯(lián)賽最后一輪比賽中,山東魯能泰山隊主場5比0大勝武漢紅桃K隊,最終以48分奪得聯(lián)賽冠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