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勝,郝思洋,付文婷.科普智庫傳播力提升路徑研究——以“科普中國智庫”為例[J].今日科苑,2024(11):30-37

提升科普智庫傳播力是科普智庫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發(fā)揮科普智庫咨政建言、輿論引導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科普中國智庫”為例,分析其傳播力現(xiàn)狀,剖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為科普領域智庫提升傳播力提供參考。

總的來說,“科普中國智庫”傳播力建設成效明顯,但仍存在著傳播渠道需進一步拓展、智庫產品的數(shù)量和吸引力需進一步提升、智庫活動類型需進一步優(yōu)化等挑戰(zhàn)。為進一步提升高端科普智庫的傳播力,研究從傳播主體、傳播渠道、智庫產品和智庫活動等方面提出了傳播力提升的理想路徑:

第一,系統(tǒng)化協(xié)同建設傳播主體。加強智庫人才培養(yǎng)力度,提升智庫人員的研究能力和傳播意識。加強與政府工作人員的學習交流,了解決策機制,積累人脈,搭建傳播渠道。引入曾在國家相關機構工作的人員,將其納入科普智庫,提升智庫決策水平。搭建科普智庫合作傳播網(wǎng)絡,與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機構建立連接,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傳播格局。

第二,構建多元傳播渠道。與政府部門和政策制定者建立常態(tài)化交流機制,拓寬咨政渠道。跨界融合,構建科普融入“五位一體”建設理論體系,推動科普在各學術領域開花結果。積極構建包括傳統(tǒng)媒體、自媒體等多元傳播方式在內的立體傳播矩陣。

第三,堅持問題導向,提升產品質量。以求真務實、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高質量完成研究任務,提出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建設性的研究建議,提升智庫影響力。建立智庫研究選題機制,緊密圍繞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實際問題與迫切需求開展研究,重視設置科普相關的世界性議題和中國特色議題。依據(jù)受眾類型選擇不同的智庫產品形式。建立多層次智庫產品體系,內容上涵蓋科普理論研究、實踐發(fā)展和戰(zhàn)略研究等,形式上包括藍皮書、智庫報告、案例集等。

第四,構建多層次、常態(tài)化活動機制。與科普相關的政府部門加強溝通,結合相關工作安排,設計科普智庫活動方案,借助政府部門的公信力,提高智庫活動的影響力。針對科普創(chuàng)作者、科技工作者、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不同群體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層次的智庫觀點等交流分享活動,如高端論壇和研討會、專題研究或工作坊、分享沙龍等,拓展科普智庫發(fā)生渠道。與合作單位或機構定期開展智庫研討活動,通過聯(lián)合開展研究項目等形式,推動科普智庫取得高質量成果。

本篇為全文摘編版,論文全文請于中國知網(wǎng)下載。

今日科苑》投稿地址:modsci.cnais.org.cn

郵發(fā)代號:18-267 全國郵局均可訂閱

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復興路3號

電話:010-6857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