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小的中考就決定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官方終于動手了,這能徹底破解中國教育的魔咒嗎?關注我,這里只聊最犀利的話題。

20幾年前,我國就提出了素質教育改革,萬萬沒想到,不改還好,這越改越讓人看不懂。

當初,改革初衷之一是說,通過一次高考就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太不合理,結果折騰了半天,高考確實不再決定一個人一生命運了,提前到中考定終身了。

是不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某些部門的意思是,所有人都想去上大學做白領,沒人愿意當技工,這是不行的。

為了保證工業(yè)有源源不斷的接班人,2015年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各地大力實行普通高中與職業(yè)中學分流制度,在某些地區(qū),只有一半甚至不到40%的初中畢業(yè)生有機會讀高中,其他的孩子則會被中考無情刷掉。

他們要么去讀職中、技校,要么輟學,在家待滿16歲后然后到外出打工。

這個措施引發(fā)大量爭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長們覺得,14,15歲青春期的孩子啥都不懂,很多人到了高中階段才反應過來學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為三年初中沒努力就進了職中、技校不太公平。

一些專家也認為,中考定終身為時過早。比如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陳眾議連續(xù)幾年建議推遲普職分流。

他說,從目前我國少年兒童成長的普遍情況看,初中階段恰逢孩子叛逆期,大多數人還沒有顯示出實際學習能力,更不要說職業(yè)興趣和人生規(guī)劃了。

“從性別的角度看,男孩成熟期普遍比女孩晚1-3年。初中男生大多處于貪玩階段,對個人學業(yè)、職業(yè)興趣等等沒有形成清晰的目標,以致中考成績往往不如女生?!?/blockquote>

陳眾議認為,應該盡早實施12年義務教育,把億萬孩子從十四五歲定終身的不科學的“中考普職分流”中解放出來。

對于老百姓的呼聲,國家看到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我國將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學位供給,受到廣大家長歡迎。

問題來了,光靠增加一點學位就能破解我國教育的魔咒嗎?答案恐怕沒有那么樂觀。

按照官方的統(tǒng)計,2024年,全國初中在校生為5386萬人,畢業(yè)生1698萬,而普通高中招生1036萬,缺口很大,不增幾百萬個學位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但官方顯然不可能增加這么多。

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高中課程不是一般的難,高一突然就比初三多出好幾門課,節(jié)奏極快,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基本上都被關在教室里,倘若你在初中階段沒有打好基礎,此時完全是聽天書。

將成績好的孩子和成績不好的孩子放在一起,容易引發(fā)優(yōu)秀學生家長的不滿,學校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并保證升學率,往往會搞出所謂的慢班、快班、火箭班,師資力量向火箭班、快班傾斜,在慢班其實跟職中沒啥兩樣。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分流不分流,而是好的高中跟職中、普通職業(yè)學院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在不少家長眼里,職中幾乎等同于壞學生的聚集地,把自家孩子送進去,不但學不到真東西,還會影響到他們的價值觀。職業(yè)學院同樣良莠不齊,不少就是弄個牌子騙國家補貼。

如果加強一下管理,讓這些學校名副其實,他們的優(yōu)勢還是挺大的。按現(xiàn)在的政策,想高考的可以高考,不想高考的也能學個技術,只是誰愿意牽頭做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