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記,小時候吃過的糖果,被主賣咖啡的雀巢全資收購了。雀巢中國官網(wǎng)發(fā)的:

進入官網(wǎng)點擊新聞標題前,還驗證了一下我是不是真人,這也太讓人震驚了。
不過,要說到這個“真人”,我還想說下前幾天的一件事。
我發(fā)了篇短內(nèi)容,到一個平臺,然后不一會兒就通知我“您的內(nèi)容疑似AI創(chuàng)作,請修改或刪除后再發(fā)”(大概意思是這樣)。
然后我點擊了申訴,認認真真寫了一段話發(fā)過去,建議進入人工審核后,再改進一下審核機制。AI寫的難認很常見,把真人寫的審核成AI寫的,那應(yīng)該再改進一下。
之前碰上過好幾次,這次人工審核后,也反饋了“經(jīng)復(fù)核……”,是我這個真人寫的。
所以,我覺得當下的內(nèi)容平臺,應(yīng)該還能有很多地方完善,機器審核都還不是很智能。
1.童年的糖果不香了
回到徐福記被雀巢收購這件事。
小時候吃過徐福記的糖,長大了是不喜歡吃糖了。所以,當年那批吃糖的小朋友,而今步入職場,有了更多的選擇,徐福記的糖果市場也被慢慢瓜分。
賣給雀巢,如果“徐福記”這個品牌能活下去,其實不僅創(chuàng)始人可以全身而退,還能讓百年企業(yè)盤一盤,看能不能活得更好。
一方面是,就算徐福記不賣,也是雀巢控股;另一方面,賣了,好像就是徐福記成外資的了。
后者,也想不到好的理由把它合理化。
怎么想呢?那類比一下。
如果國內(nèi)有一家企業(yè)A,出??毓闪送赓Y企業(yè)B。多年后,A看到B陷入了瓶頸,而A又很想在國外扎根開辟海外市場,那A反正是控股了B,B賣給誰都是A控股,那最后還不如賣給A了。
所以,好不容易開辟的海外市場,A會退出嗎?不會。
這里假設(shè)A是國內(nèi)企業(yè),去全資收購國外企業(yè),是不是看起來就容易接受一點。其實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雀巢收購了徐福記,做大做強后,也是要在國內(nèi)納稅的。那在徐福記本身不前的情況下,交給雀巢多拉動一下國內(nèi)就業(yè),也是很好的。
2.情懷比不上市場變化
再說糖果。
徐福記賣糖果,以前賣得好,當下競爭大??梢愿Q見的是,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
當然,可能也與消費者的生活水平、消費習慣相關(guān)。
在徐福記被收購前,其實也做過各種不同的嘗試。
比如,做高端化糖果,開線下店,上架除了糖果之外的零食新品,最后好像也沒激起太大的浪花。
如果是為了讓徐福記這個品牌不被遺忘,賣情懷是很難的。
看消費人群,如果主要是賣給中青年,這與當下流行的“輕食減肥”有點沖突,畢竟,后者還會教你那些東西少吃、不能吃。這妥妥地簡單粗暴告訴你“少吃零食,最好別買”。
現(xiàn)在不少人不僅是不買徐福記了,連糖都不愛吃了。
這里要是雀巢搭配徐福記的話,還可以研發(fā)一下放在咖啡里的糖,倒也不是很違和吧。
倘若糖果的潛在消費者是小朋友,其實背后還是成年人買單。小朋友只能決定買不買,但大人決定要不要付錢。
我覺得收購成不成功,不僅得看當下環(huán)境的消費情況會不會改變一下,還要看能不能迎合下一代的消費習慣。
畢竟,現(xiàn)在的小朋友,就是未來的消費或客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