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高級的審美在宋朝。
甚至有人說,宋朝的審美領先世界一千年,至今仍無法超越。以至于如今已提起宋朝,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朝代的名稱,而是一個獨特的美學符號。
很難想象一個許多人印象中積弱積貧偏安一隅的宋朝,竟能凝練出中國歷史上的審美巔峰?;蛟S正是崇尚文治的宋朝,使得全民文化素養(yǎng)普遍較高。且國雖弱,但民卻富,長期在外患的威脅下,使得宋朝缺少了唐朝那張揚大氣的自信,卻更傾向于細膩地向內追尋那內心的寧靜和謙和。
因此,宋朝審美最大的特色便是自然、淡泊與和諧,頗有《周易》中賁卦上九“白賁無咎”的境界,簡約雅致,卻觸動人心。
如宋瓷之美,在其含蓄而溫潤。

蔣勛曾說:“宋瓷,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薄白龅媚敲此?,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br/>
宋代是瓷器發(fā)展史上的鼎盛時期,它以五大名窯為龍頭,八大民窯緊隨其后的宋瓷格局,形成了千山萬壑爐煙繚繞且各領風騷的局面。
然遍地開花的宋瓷雖釉色千差萬別,但其獨特的氣韻卻讓人難以忽視。相比元瓷,宋瓷多了幾分細膩;于明清瓷器相較,又少了些許柔媚;在鮮亮張揚的唐三彩面前,宋瓷又顯得那么內斂而清澈。宋人最是擅長用簡單方、圓、素、樸、拙來表現(xiàn)質感和單純,將美提升到極致。在精湛的工藝加持下,卻呈現(xiàn)出如此安靜內斂,樸實卻動人心魄的美。
而宋朝的丹青之美,亦有大道至簡的素樸雅致。

縱觀宋畫,便可發(fā)現(xiàn)其最大的特色便是那細膩低飽和的色調,這種溫柔暗淡的美頗似早幾年流行的莫蘭迪色調的高級感灰度。
御筆丹青《瑞鶴圖》,那花青渲染的天空,雪白的瑞鶴翱翔,姿態(tài)生動優(yōu)雅,詩意布局的畫面給人仙音裊裊,高壓靈動之感。正是宋徽宗,開辟了宋畫“尚意”的理念,并引領了宋畫走向中國的繪畫巔峰之境。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則是青綠山水畫的巔峰亦是中國山水畫的里程碑之作。它巧妙地以石青表現(xiàn)遠山和山陰,以石綠表達近山和山陽,以通透的絹色渲染出氤氳的霧氣和陽光,施色手法層次分明,富麗又不失雅致。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是國寶級的北宋風俗畫,它以散點透視的構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中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為我們留下了汴京繁華的見證。其筆觸細膩,機構嚴謹,圖長而不冗,繁而不亂。以淡彩畫就,寫實且注重質感,看來栩栩如生,讓人身臨其境。
然而篇幅所限,今天便以最典型的宋瓷與宋畫點出宋代審美精髓的一斑,之后小君還將從更多的角度來分享宋代的高級審美,如果有興趣別忘了關注小君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