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華社報道,馬斯克3月1日在社交媒體身上轉發(fā)了一個帖子,他轉發(fā)的帖子很簡單,說是時候美國退出北約和聯(lián)合國了,馬斯克加了個朱批:我同意。

畢竟馬斯克是美國版的呂不韋啊,扶著特朗普登基,如今在美國政府的位置,超過六部尚書,基本是相邦的身份。他一說同意退出北約和聯(lián)合國,大家就猜是不是宮里那位,我是說白宮里那個普大帝,有了退出的心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美國真會退出北約么?換任何一個美國總統(tǒng)肯定都不會,但是特朗普就不好說了。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他會把退出北約當威脅,要挾歐洲國家,繼續(xù)玩他的蹺蹺板。

北約是什么?是冷戰(zhàn)時期,西歐國家面對蘇聯(lián)軍事壓力,于1949年建立的軍事組織,是美蘇爭霸的工具,美國又是整個北約的最核心的支撐力量。

所以特朗普的心思就是,美國如果退出北約,北約的力量就會被嚴重削弱,歐洲怎么對抗俄羅斯?如果歐洲國家不希望失去支持,要把美國留在北約里,那就不得不求著美國,代價是放棄烏克蘭。而一旦歐洲向美俄低頭,歐洲就會面對一個更強勢的俄羅斯,也就更需要美國的保護。簡單說,就是特朗普逼著歐洲國家被熊咬一口,然后問歐洲國家以后乖不乖?不乖的話大白熊又要來了。讓俄羅斯甜蜜,讓歐洲乖巧,這次特朗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歐洲國家這次就是不低頭,那意味著北約無法成為美國手里趁手的工具,特朗普也不會容忍一個帶刺的工具把他和普京的蜜月搞壞了。而且特朗普以前有過太多退群的經驗。這次就算退出北約,也不用擔心牙口不行的俄羅斯把歐洲吞下去變得太肥。所以特朗普也許就會賭一把,將歐洲一軍。

那么特朗普能否賭贏,還真要看看一旦美國離開北約,歐洲國家還有沒有實力獨立面對俄羅斯。要是歐洲能做到,那可能就是讓歐洲明白,以后不再需要美國這條臍帶和鎖鏈。那美國就不是再次偉大,而是以后和帶著以色列,加上俄羅斯帶著的朝鮮,組成新的家庭。

所以,我們看看沒有美國的北約還有多少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

也就是要比比軍事力量規(guī)模、生產能力、科技水平,還有民意基礎。

軍事力量規(guī)??础?/p>

新華社報道歐洲國家里,各國軍隊總人數達到197萬,俄羅斯兵力110萬。不過歐洲現(xiàn)在動員水平不高,俄羅斯已經進行過多輪戰(zhàn)時征兵,消耗較大,加上俄羅斯人口畢竟比如歐洲國家人口之和,后備人力資源方面,俄羅斯其實更困難一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看武器裝備,俄羅斯海軍除了彈道導彈核潛艇和少數新型潛艇和護衛(wèi)艦,基本艦艇都太古老,已經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面對沒有作戰(zhàn)艦艇的烏克蘭,黑海艦隊都只能縮在港口,所以歐洲國家海軍對俄羅斯可以有效壓制。

空中力量方面,俄羅斯航空兵的飛機和彈藥,受到電子技術信息化水平的制約技術水平比歐洲先進水平落后不少,特別是其預警機嚴重損失無法補充的情況下,空中較量也是一邊倒局面。

地面力量,俄羅斯和歐洲在無人機和穿越機滿天飛這種新的戰(zhàn)爭樣式面前,倒是沒有了代差,不管是T90M還是豹2A6都有被對方擊毀擊傷繳獲的經歷。而且俄烏兩軍都有使用和面對無人機的最豐富的作戰(zhàn)經驗,無人機產能都巨大。而這方面北約其它國家軍隊還沒流過血。這方面北約沒有優(yōu)勢。

信息化,戰(zhàn)場感知能力,那差距就比較大了,俄羅斯可用的軍用偵察衛(wèi)星已經所剩無幾,歐洲可用的衛(wèi)星、偵察機等等戰(zhàn)場感知手段和數據傳輸能力,更有利于提升火力打擊效率。其實俄烏沖突過程中,就已經印證了暴露即死亡的規(guī)律,這對俄羅斯會很致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一個要素,經常被人提到,就是彈藥生產供應能力。很多媒體會把大口徑炮彈的生產數量當做重要的比較標準,指出歐洲國家的彈藥產能嚴重不足。這里要補充一點數據,歐洲最缺少的倒還不是生產設施設備,而是炸藥、發(fā)射藥的供應嚴重不足。所以近來歐洲大量進口炸藥和發(fā)射藥,以德國的155榴彈炮彈生產速度為例,2024年產能比2022年提升了大約5倍,歐洲國家如果繼續(xù)增加軍費開支占比,產能還有提升空間,但是這需要多少時間實現(xiàn)是個問題。只不過,如果考慮歐洲國家依靠戰(zhàn)場感知能力可以提高打擊準確性和效率,歐洲空軍的精確打擊能力有可能對俄軍戰(zhàn)術節(jié)點構成更大威脅,也許北約國家面對俄羅斯的時候,對大口徑炮彈的依賴會降低。

至于民意,俄羅斯畢竟是一個國家,很容易形成一致的意見和行動,而歐洲各國的民眾雖然對俄羅斯有敵意,但是各國政府立場不一,所以紙面上強大的力量很有可能無法整合起來,這是特朗普敢拿捏歐洲的原因之一,特朗普對歐洲施壓,也是想讓某些國家先放棄。

所以,一個沒有美國的北約,如果面對俄羅斯處于守勢,那要頂住問題不大,但是要幫烏克蘭奪回領土,恐怕最缺的還是決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