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陽春三月野菜香”,春天是最適合吃野菜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的野菜不僅鮮嫩而且也是食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最高的時候。你像野芹菜、藜蒿、清明菜、茵陳、魚腥草、荔枝草、薺菜等等。周末沒事的時候帶著剪刀、鐵鍬,就可以去郊區(qū)或者野外打野,保證每次都會讓你滿載而歸。

而作為植物科普博主,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菜,它就是春天野菜中的極品(天花板),如果你也喜歡打野挖野菜,那么這種野菜萬萬不能錯過。用它炒雞蛋或者炒臘肉,簡直是一絕,它就是野蔥。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極品野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認識野蔥、了解野蔥

野蔥,原產(chǎn)于中國,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它的正式中文名稱之為薤白。薤白它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地方,被譽為植物界的“四不像”。因為它的外形像韭像蔥又像蒜,卻非韭非蔥又非蒜,所以在民間人們也稱它為野菜、野蒜或野韭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野蔥雖然是野蔥,但是它卻有非常深厚的植物歷史人文?!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有云,人想要健康,保持均衡飲食,就需要吃補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而這其中五菜是指五種蔬菜,即葵、藿、薤、蔥、韭,其中薤指的就是我們今天講到的主人公野蔥。由此可見在野蔥在我國的食用歷史是非常悠久的,相傳杜甫、白居易這些古代名人都特別喜歡吃這種蔬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古詩《訪隱》還提到了野蔥,曰:“薤白羅朝饌,松黃暖夜杯”。大概的意思就是說,薤白客人來了用薤白和松花酒招待。另外同一時期的著名詩人于鵠在詩詞《題鄰居》中也有講到薤白,曰:“蒸梨常共灶,澆薤亦同渠”,從這些文字記載中不難看出,在唐宋時期野蔥就已經(jīng)走入尋常百姓家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惜隨著白菜、胡蘿卜、辣椒等大量外來蔬菜的引入國內(nèi),野蔥最終也逃脫不了淘汰的命運,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淪為野菜。薤白在農(nóng)村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野菜,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年有兩次生長旺盛期,一次是在陽春三月,一次是在深秋。特別喜歡生長在田間地頭、河邊乃至山坡林下。

薤白的價值

薤白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植物,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講。第一它的食用價值,薤白可以像韭菜、蔥一樣,用來炒雞蛋。而且相比種植的韭菜、蔥,薤白的香味更為濃郁,炒出來的雞蛋也更香。其次薤白還可以炒臘肉,非常的香,個人覺得沒有比薤白炒臘肉更加下飯的菜肴了。另外它地下的鱗莖還可以用來涼拌或者腌制食用,也非常的不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它的藥用價值,薤白屬于藥食同源的植物,它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藥用歷史。你像先秦時期著名的中醫(yī)著作《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薤白的藥用記載。說明薤白不僅是一種極品野菜,它的藥用價值也是極高的,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以及心絞痛之類的,薤白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味本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藥王孫思邈就說過:“薤白,心病宜食之”,這里的心病說的就是現(xiàn)在的冠心病、心絞痛這類的心血管病。薤白藥用部分是它的地下鱗莖,它蒸熟曬干之后用來煮粥喝,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jié)之功。所以如果你的家鄉(xiāng)也有薤白,那么千萬要珍惜。挖回去不管是用來作野菜吃,還是藥用都是非常不錯的,前幾天筆者就在湘江打野,就收獲滿滿的一袋,滿載而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野蔥(薤白)了解了嗎?你認識野蔥嗎?你吃過野蔥這種極品野菜嗎?你喜歡怎么吃呢?在你的家鄉(xiāng)有野蔥這種野菜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分享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