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谷雨,我得承認,以前根本沒把“谷雨”這個節(jié)氣當回事。清明剛過,滿腦子只想著啥時候能脫掉厚衣服,沒啥儀式感。直到這兩年,動不動網上就刷到谷雨時令飲食的科普,還有長輩們耳提面命說“谷雨之后飲食要講究”,我才有點懵——這節(jié)氣變化真的會影響咱們想吃啥和該吃啥嗎?那些所謂“5吃3忌3不做”的老理兒,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說說“5吃”吧,這些可是咱們老百姓捂著錢包都能天天吃的實惠貨。
——吃應季鮮蔬莧菜、菠菜、薺菜這些綠葉菜,尤其谷雨之后新上的,維生素和纖維高,吃起來口感清爽?,F(xiàn)在菜市場莧菜最嫩、薺菜最香,有時我干脆一鍋做雜菜湯,打個蛋花,飯都能多吃一碗。

——吃豆類蠶豆、豌豆和新鮮青豆、毛豆,這時候正下新,豆香飽滿。蠶豆炒蛋、豌豆炒蝦仁都是快手菜,蠶豆嫩的時候煮點蘸醬油,保準家里孩子搶得快。

——吃些河鮮這會兒黃鱔、鯽魚入市,嫩且便宜,都是行家眼里的“谷雨必吃”。我家那口子最愛用新鮮鯽魚熬湯,里面加把嫩青菜,喝一碗真是解乏。

——吃點香椿芽說到香椿,谷雨是它最嫩的時節(jié)。香椿炒蛋、拌豆腐、香椿拌飯,都是這時候獨有的清香。香椿苗這會兒便宜,蹭熱點嘗鮮又能感受春天的味道。

——吃百合、銀耳這類滋陰潤燥的食材家里老人講究谷雨防“春燥”,除了多喝水,偶爾燉點銀耳百合湯,加幾顆枸杞,味道甘甜潤口,皮膚都覺得細膩些。

說實話,以上這五樣,真沒誰吃出大負擔,買起來省心,用得自然。每年就這季,吃遍順時菜,算是給身體和嘴巴都放了個小假期。
3忌和3不做,講的是個“收斂”
至于“3忌”,我覺得主要還是提醒大家換季的時候別逞能。
忌油膩、忌生冷、忌暴飲暴食。這三條我有次就沒聽:下班路上買了燒烤、奶茶、冰激凌拼單一氣吃,第二天凌晨就胃脹氣,只能抱著熱水袋哀嚎。
所以說,這時候雖然饞,油炸禽肉、冰飲冷飲能避則避點,火鍋燒烤啥的安排到氣溫再高點也不遲。
“3不做”更像個溫柔提醒:
別熬夜、別情緒大起大落、別泡太久熱水澡。熬夜我是典型代表,這不,前天晚上追劇熬到快一點,結果第二天不光沒精神,連臉色都青了半圈。老一輩說,谷雨后陽氣漸旺,熬夜傷肝傷脾(還有臉),不是嚇唬人。入睡早點,隔天精氣神兒不一樣。至于情緒、洗澡這些,溫和點總沒錯——我現(xiàn)在經常晚飯后一杯銀耳蓮子羹,和家里瞎聊,睡前再拉伸拉伸,一覺睡到自然醒。

說真的,現(xiàn)在商家營銷各種節(jié)令套餐、預制菜,有時價格比自己買材料貴出一大截。我覺得,只要有點時間,自己做反而更自在、更有“家”的味道。當然,很多人早出晚歸,指望頓頓新鮮未必實際,有條件的時候有儀式感,沒條件的時候,哪怕試試一道家常菜,也能體會到節(jié)氣飲食的小美好。
我的體會就是,4月20日谷雨到,不求講究到每條舊規(guī)矩都照搬,但“5吃3忌3不做”真的值得一試。
多吃應季鮮蔬、豆類、香椿、河鮮、滋潤小糖水;能省則省,能新鮮絕不囤太久;避開油膩、別貪涼、學會點到即止。作息規(guī)律、別熬夜、別情緒太大,都是對身體最溫柔的保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