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記昨晚《詩經(jīng)》日課之《邶風(fēng)·泉水》詩義發(fā)微,配圖是直播中邊講邊寫的課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懷于衛(wèi),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出宿于泲,飲餞于禰。女子有行,遠(yuǎn)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飲餞于言。載脂載舝,還車言邁。遄臻于衛(wèi),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詩經(jīng)·邶風(fēng)·泉水》)

“《泉水》,衛(wèi)女思?xì)w也?!彼荚谛l(wèi),泉水之源也。源,我之所從來;流,我之所生發(fā),皆“女子有行”之生命原理也。 遠(yuǎn)離父母,乃為成為父母。思懷父母,乃為做好父母。

《泉水》之泉源與流水,正如《葛覃》之葛根與葛葉、《桃夭》之桃花與桃實(shí),都是一個(gè)女子連接兩個(gè)家庭,一個(gè)女子連接三代生命。肥泉,泉之流別而迤邐平原也;葛覃,葛之延施而彌蔓山谷也;桃夭,桃之盛開而掩映庭院村舍也。

“載脂”,情也;“載舝”,禮也。發(fā)乎情止乎禮,猶《書譜》所謂“導(dǎo)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也。

方諸朱子《觀書有感》,則“半畝方塘一鑒開”,家族生命之大觀也;“為有源頭活水來”,女子之為生命傳續(xù)之“毖彼泉水”也。修身齊家之道,本無二致也。

“毖”者,小而活也,猶泉眼雖小,女子雖小,而為“亦流于淇”之大源也。周之所以興,文王之所以為文,非太任、太姒不能辦,而二氏女流,以女子之“小”而不見于他經(jīng),唯見于《詩》者,以《詩》為六經(jīng)之“毖彼泉水”也。

詳情請(qǐng)掃碼觀看直播回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